古人对园林类植物有哪些研究?

如题所述

我国造园有着悠久的历史,隋唐宋时期是园林建造异常兴旺的一个时期。园林的发展也带来对园林植物认识的深入和研究的繁荣。

大规模收集园林植物和珍稀动物来布置园圃,客观上对人们集中认识这些动植物生活规律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动植物引种驯化经验的积累和园林艺术水平的提高。

据记载早在商周时,就已开始利用自然的山泽、水泉、鸟兽进行初期的造园活动。

隋炀帝杨广即皇帝位后,修建了洛阳西苑,其苑甚是宏伟,据说周长达140多千米。接着隋炀帝三下江南,他在全国范围内收集奇花异卉和一些珍禽异兽,将它们种植和养殖在园圃中。

唐代的大型皇家园林,基本是沿用隋代的。这一时期的许多官僚有颇具规模的私园。其中也引种有大量的观赏植物。

唐初宰相王方庆的《庭园草木疏》一书,专记载园林植物。这本著作久已失传,现在一些丛书所收的寥寥数条,显然是从《酉阳杂俎》中抄来的。

在王方庆著作的启发下,中唐宰相李德裕根据自己的私园平泉庄,写下了《平泉山居草木记》一书,堪称为平泉庄的“植物名录”。

平泉庄是李德裕在洛阳城外约15千米处营造的一座私园。

李德裕出身世家,一生酷爱嘉树芳草、奇石。他营建这座园林时,费尽心机收罗植物名品,以期传流后世,陶冶子孙的情操,增加他们的博物学知识。

据乾宁年间崇文馆校书郎康骈《剧谈录》记载,平泉庄“卉木台榭,若造仙府”。李德裕是当时的权臣宰相,“远方之人,多以弄物奉之”。

据李德裕他自己的记载,园中有金松、琪树、香柽木、四时杜鹃、碧百合等上百种。这些植物主要都是来自于江浙、湖广一带,大多是园林珍品,以木本植物为主。收罗之全面,也称得上穷极天涯,令人叹为观止。

即使是后世的名园,也很少能在收集珍品植物方面望其项背。

经过唐代的积累,宋代人对园林植物的了解、认识更为具体和深入。不但各园记载有大量的植物,而且出现了许许多多的园林植物专谱。其中一些有较高的植物学价值。

向全国征集园林植物的做法,在宋徽宗时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据宋徽宗所写《御制艮岳记》等文献记载,宋徽宗在营建艮岳时,不但仿照自然山水叠成各种山岩沟壑,造就许多亭榭楼阁,而且还派官吏到全国各地收集观赏植物和珍奇动物。

宋徽宗从南方等地移来的植物中有枇杷、橙、柚、橘、柑、荔枝、金蛾、玉羞、虎耳、凤尾、素馨、末莉、含笑等。在这个巨大的皇家苑囿中,造园者别出心裁地开辟专圃种植植物和放养动物。

有植梅万棵,芬芳馥郁的萼绿华堂。人工湖上,凫雁浮泳水面,栖息石间,不可胜计。水边还种有大片苍翠蓊郁的竹林。

艮岳西部的药寮,人参、白术、枸杞、菊花、黄精、芎等生长茂盛。仿农舍的西庄,种植有常见的农作物和一些观赏的攀援植物,颇有乡居风味。在蜿蜒的山腰上,密植青松,号为“松岭”。

可以看出,这里的植物安排非常注意模仿自然,但更精练和概括,突出体现了我国自然山水园林的艺术特点。其中也包含着建园者对植物生态习性和生理特征的深刻理解。

北宋文学家李格非《洛阳名园记》一书,记有大量私园中所栽植植物的情况。

如“天王院花园子”没有什么园亭建筑,但却种了几十万棵牡丹。“李氏仁丰园”中种有众多的各类花木。园主的嫁接技术很高,可以“与造化争妙”。

园中“桃李梅杏莲菊各数十种;牡丹芍药至百余种”。还有“紫兰茉莉琼花山茶之俦”。“归仁园”种植大量的牡丹、芍药、竹和桃李。“丛春园”是以桐、梓、桧、柏等乔木为主,环溪栽种各类花木和松桧。

从书中的记述可以看出,当时洛阳不但荟萃了大量的花木,而且引种、栽培、嫁接的水平都很高,所以一些南方的植物如茉莉、山茶等才能在那里生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