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渗透了哪些佛教思想?

如题所述

1、《红楼梦》中的“色空”思想 著名红学家俞平伯先生曾说过,《好了歌》是读懂《红楼梦》的关键。《好了歌》以及甄士隐对它的注解中,充满了佛教的“色空”思想。全诗四段,每段都以“世人都晓神仙好”开头,而“神仙”属道教谱系,人们也许会认为这《好了歌》是道教思想的反映。然而道人念完此诗,又笑道:“……可知世上万般,好便是了,了便是好;若不了,便不好;若要好,须是了”。流露出强烈的佛教“色空”思想。而甄士隐听罢道人的念诵与解说“心中早已悟彻”。他对《好了歌》的一段“注解”也颇得佛家色空三昧。

2、所谓“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两段文字中充满了佛教的幻灭思想。一些眼前的荣华富贵都是虚妄,到最后都是一场空,都是“为他人作了嫁衣裳”。“他人”到最后也会落得一样的下场,但世人还是不能认清这个真谛,还是不停地去追逐富贵荣华,不停的陷入这个怪圈,不能自拔。 


3、《红楼梦》中的宿命论 ,曹雪芹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流露出了极其浓重的佛教思想。《红楼梦》开篇作为总起故事的神话,就透露出强烈的宿命论思想。绛珠仙草和神瑛侍者作为林黛玉和贾宝玉的前身,注定要在人世间经历一番悲欢离合,而其他女孩子的命运,也在第五回贾宝玉游太虚幻境时,通过薄命司上的诗句透露出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