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桑》太守的形象

如题所述

陌上桑属于《相和歌辞》,写采桑女秦罗敷的美貌与操守,以及反映了汉代社会制度即春兴季节太守出行劝课农桑。最早著录于《宋书·乐志》,题名《艳歌罗敷行》,在《玉台新咏》中,题为《日出东南隅行》。本诗一直以来被误解为太守调戏罗敷,而被罗敷义正言辞地回绝,其实这是误读。这首诗其实是汉代社会制度的一个缩影,太守作为地方最高长官,在春季时行所主县,劝民农桑,振救乏绝。从诗文中可以看出,秦罗敷显然是一个贵妇人形象,太守因其美貌和疏忽了礼节上的不合理,罗敷明确地指出,表现出高尚的操守和知礼节的大家女子。

以前的说法:
汉乐府诗《陌上桑》,属于相和歌辞.最早记在沈约的《乐志》里,题为《艳歌罗敷行》,到了陈代徐陵的《玉台新咏》,把它题为“日出东南隅行”,一直到宋代郭茂倩编乐府诗集时,才题为《陌上桑》.
汉乐府民歌在思想内容上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即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许多诗歌作者,都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用诗来反映他们对现实的不满,对理想的追求.即所谓 “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一些优秀诗篇还从不同角度,揭露了统治阶级对人民的残酷欺压和剥削,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荒淫无耻.《陌上桑》就是这样一篇优秀的叙事诗.它通过名叫秦罗敷的女子严辞拒绝当地太守调戏的故事,揭露了封建官吏欺压民女的丑恶面目,歌颂了劳动妇女“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的崇高品质,歌颂了罗敷的聪明机智.
全诗原来分作三解.“解”,是音乐术语,古代乐曲演奏告一段落,暂时停歇叫做一解.“三解”也就是音乐的三个段落.从诗歌来讲也就是三段.
第一段头四句“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这四句说,太阳升起在东方,照到我们秦家的阁楼上.我们秦家有个名叫罗敷的女子,是个非常美丽动人的姑娘.这几句是作者介绍罗敷的姓名及她的美貌.极写罗敷之美.“罗敷喜蚕桑,采桑东南隅.”这两句既是交代罗敷热爱劳动,又为下文太守调戏罗敷在情节上作引渡.接下来十四句,作者极力夸耀罗敷的美貌.先正面描摹她服饰盛妆之美.“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二句,写她所携、所用器具之美.一支放桑叶的竹篮子是用青丝做的络绳,用桂枝做的提柄,给人一种精细、香洁之感.“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是写她所着上衣之美,上身穿的是紫色花纹的丝绸短袄,下面系的是黄色花纹的丝裙,给人的感觉是素雅、高洁,落落大方.“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是写她头饰发型之美.头上挽着一个堕马髻,耳下挂着两个明月珠,给人的感觉是新颖、华美.这里用的是绿叶衬红花的手法.罗敷究竟怎么美暂且不说,单说她所用的、所穿的、所戴的就和别人不一样.这里作者想夸耀一番罗敷的美貌,可一个字也没正面描绘她的美丽,如眼睛怎么样,嘴巴怎么样?像有些笨拙作家那样写樱桃小口,柳叶眉,脸似满月,腰像杨柳,闭花羞月,沉鱼落雁之美等.他这是用罗敷自身的衣物,穿的、用的来衬托她的形象之美.这种绿叶衬红花,从侧面加以烘托的手法,会诱发读者的审美联想,根据各自求美理想去填补空白.接着用行者、少年、耕者三种人见到罗敷后的反映,如醉如痴的形状,从侧面烘托罗敷之美.下面八句比上面六句写的更为省略,说赶路的人看见罗敷也会惊讶的放下担子捋胡须一睹尊容而忘记了赶路.那些少年男子看见罗敷,则是下意识的摘下帽子,整理起自己的头巾,也是想借机多看几眼罗敷.少年为什么脱下帽子整理自己的头巾呢?这是看罗敷美貌以后下意识的动作,唯恐自己的打扮不整齐被罗敷看不起.“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这是说,耕地的人忘记了犁田,锄地的人忘记了锄草,他们回家后都自相埋怨,埋怨什么呢?只是因为观看罗敷而耽误了田里的工作.这几句写的十分省略,作者描绘罗敷的美貌却没在她身上花一个字,只是极力夸张罗敷之美对旁人所起的强烈震动.这一震动使“行者”、“少年”、“耕者”、“锄者”等都失魂落魄,忘乎所以.“下担捋髭须”,是慈和年长之人对罗敷所流露出的喜爱之情.“脱帽著帩头”,是同龄少年下意识的卖弄自己,以期引起对方关注的爱慕之情.“忘犁”“忘锄”者,是被罗敷的美貌所征服,一时忘乎所以的惊讶之情.身份、年龄的差别,使他们的表情各异,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任何人都不能不为罗敷的美貌所动.可见罗敷美到极点了.
读完这段,我们虽对罗敷的容貌没有一个明晰具体的感受印象,仍不知罗敷长的什么样,但她的美丽非凡是十分可信的.这样我们就会把脑海中对美丽女子的记忆、印象全部调动搜集起来,而演义到罗敷身上,对她的容貌进行最充分、最完美的联想.晚唐诗评家司空图在《诗品》中说:“诗歌有一种境界,是不著一字尽得风流”.《陌上桑》对罗敷美貌之神妙写法,就是不写一个美字,却能获得十分巧妙的效果的写法.这一段,作者重点夸张了罗敷的美貌.这里既是塑造罗敷的形象,又为第二段太守调戏罗敷在情节上作了铺垫,起到引子作用.
第二段写罗敷拒婚.作者采用对话的形式来展示罗敷与使君的斗争,这是一场侮辱与反侮辱的斗争.“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当地有个太守坐车经过陌(大陆)上,看到罗敷以后也像“行者”、“少年”一样,被罗敷的美貌吸引住了,便命令赶车的把马停住.“五马立踟蹰”,也可以从另外角度理解,罗敷太美了,连马见了也徘徊不前了.从这一角度理解,我认为会更好些,可以更加突出罗敷的美丽,更加显示出这首诗的夸张手法,而且更加体现出这首诗的民间色彩.民间经常有这样的说法,现在北方人说书,描写某某人的美貌还常说,“人见了不走,鸟见了不飞”,不肯前进,留步瞻仰.使君跟行者、少年、耕者、锄者是不同的,这是一个贪淫好色,卑劣无耻的家伙.他见到罗敷的容貌美丽,就垂涎三尺,起了不良之心.于是派遣手下官吏前去打听,问“是谁家姝?” 这是谁家的美丽姑娘?“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这是太守那个下属回答太守的话,“是秦家的姑娘,据说叫罗敷.”于是太守叫那个小吏进一步去打听“罗敷年几何?”那个下属打听后回答说,“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颇”,梢微,略微.这句,看上去二十不到,十五岁略微超过一些.言下之意,罗敷正当青春妙龄,豆蔻年华.太守听后更加中意,他满以为凭着自己的地位和威势,完全可以使罗敷这个农家女羡慕,于是恬不知耻地向罗敷提出了赤裸裸的要求.“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是说,使君问罗敷,你可愿意和我一同坐车回家吗?罗敷面对无耻太守的要求,作了义正辞严的拒绝.“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你这个人多么愚蠢啊!你自有你的妻子,我也有我的丈夫.你怎么能说出这样无耻的话来呢?说得正气凛然,威不可犯.这里明写使君挑衅,暴露其无耻,实暗写罗敷品质之高尚.太守、吏役和罗敷之间三方问答,语言简括明快,遣词生动贴切.太守的骄横、吏役的奴才相、罗敷的庄严,都从字里行间流出,进一步歌颂了罗敷的高贵品质.这是矛盾的展开,构成本诗所叙故事的中心内容.
照理整首诗到此可以结束了,但作者又写了第三段,写了罗敷对自己丈夫夸耀的一大段文字.罗敷从丈夫显贵的身份、威势的煊赫、器饰的华贵、才华的超卓、品貌的俊美、气度的雍容及旁人的评价等各个角度,进行了夸耀.“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东面来的一千多人马,走在最前面的就是我的丈夫.骑在白马上的后面跟着一匹小黑马的就是我的丈夫.下面几句与第一段描写的一样,也是从服饰上来进行夸耀.“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中辘卢剑,可直千万余.”前两句说马的打扮,马头、马尾都十分漂亮,很不一般.马这样漂亮,那骑马之人就更不用说了.仅就腰中所挂之剑,也价值千万两银子.下面四句是历述丈夫仕宦履历:“十五府小吏”,十五岁就在太守府里做官了.“二十朝大夫”,二十岁就到朝里做了大夫.“三十侍中郎”,
自己丈夫在三十岁就成了皇帝的亲信了,可以在皇宫中自由出入.“四十专城居”意思是做了太守、刺史、洲牧一级的长官.罗敷历述自己丈夫的仕宦履历,其目的,是要震慑对方,在气势上压服对方,有力打击太守的嚣张气焰.
我们认为罗敷的机智,是建筑在她对封建统治者的深刻认识上的,她深深知道,不能使她心动的富贵权势,恰恰是能够制服对方的法宝,大官压小官,远官压近官,官大一级压死人.像太守这样的人对权势比自己大的人是奴颜婢膝的,罗敷正利用了他这一奴性,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大夸特夸夫婿的位高势大,不管罗敷是否真有其夫,但这话却说的淋漓痛快,使使君不得不信服.收到了一箭双雕的效果.那么,对丈夫的夸耀,也是对太守的百般嘲弄、讽刺;与其说是描述想象中的夫婿,倒不如说依太守为准绳、为靶子,设计了一个足以制服他的偶像.
如此还嫌不够,罗敷又极力夸耀夫婿的容貌仪态超凡出众,迫使太守自惭形秽.我们看“为人洁白皙,”说这个人皮肤白晳.“鬑鬑颇有须.”胡须修长,古代男子以胡须长为美.关羽“三绺美髯飘”.《水浒传》里有个美髯公朱同.都是从胡须长而得名的.罗敷丈夫不仅容貌美,走起路的样子也很漂亮.“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说她夫婿走起路来非常有样子,脚步轻捷,从容不迫.最后两句是周围人对罗敷丈夫的评价:“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在座的数千人当中,都说罗敷的丈夫非常突出,不同一般.
这部分通过罗敷多方位、多角度的夸夫,不论从哪个方面来说,自己的丈夫都比眼前这个太守好千百倍.因此“太守一何愚!”他要罗敷同他一道坐车回去,实在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痴心妄想.从此切断太守邪念,压倒了太守的气势,故事在富有喜剧意味的热烈气氛中结束.
《陌上桑》所描写的内容,在当时是有典型的社会意义和现实性的.它通过太守调戏罗敷这一事实,揭露了当时封建官吏对百姓的残害.富贵权势对妇女的侮辱、迫害,人民是十分愤恨的.在汉代有个“行县”制度,每到春天地方长官都要到民间去巡视,“贤观民俗,考长吏治绩”.名义上是到各地考察民俗优劣“劝课农桑”,劝勉百姓抓紧时机搞好耕田播种,而实际上许多官吏都借此机会到民间去骚扰,盘剥百姓,满足私欲.
《陌上桑》所描写的事实,就有力地揭示了太守所谓巡行的真像,揭示了他们巡行的一个侧面,暴露了当时现实的黑暗,以及上层社会分子的无耻、轻薄行为,表现了群众对他们的蔑视.更为可贵的是,作者在揭露社会黑暗的同时,还以饱醮热情的笔,塑造出了罗敷这个既美丽勤劳,又勇敢机智的妇女形象,讴歌了劳动人民的高贵品质.罗敷这一形象应当说塑造的相当成功,它给读者留下了难以忘怀的深刻印象.作者以非凡的笔墨刻画了罗敷的外表美(第一段),而且还以巧妙的构思,突出了罗敷的心灵美——聪明、机智、勇敢.这在第二、三段罗敷拒绝使君无耻要求表现得最为突出,毫无惧色,挺身而出,仗义执言,严正指责身为使君,却非礼而动的愚蠢行径.
如果从叙事角度看,第三段好像可有可无,并不影响叙事的完整性.但从罗敷形象塑造、性格刻画来要求,则是必不可少的.它对突出罗敷聪明机智起着非常有力的作用.罗敷深知,她用严辞拒绝了太守的无耻要求,太守是不会甘休的,肯定要恼怒.像这种坏家伙心地卑劣,是什么坏事都能干出来的,报复肯定少不了.但罗敷也懂得这些官吏的心理,外强中干,都怕上欺下,怕硬欺软.为使太守不敢伺机报复,所以就大夸特夸了一通自己的丈夫,迫使太守就范,在自己超凡丈夫面前,太守相形见绌,无地自容,望风而心折.由此可见,这一段不仅不能减少,它对刻画罗敷性格起了积极作用,同时他还使这首诗充满了浪漫主义气氛.这也是这首诗在艺术上的一个特点.
过去有人对这一浪漫虚构手法不理解或未能正确理解,反而因此提出一些疑问,“罗敷既然有这样一位有地位、有钱财的丈夫,为什么还叫她到田间去采桑叶呢?” “罗敷有这样一个丈夫,就不应是普通劳动妇女了.”据此,罗敷就不应当是劳动人民形象了,这首诗也就不是歌颂劳动人民了.也有人认为,罗敷如果是劳动人民怎么会有这样一位显赫的丈夫?怎么能穿戴的这么好?如此等等.其实说穿了,就是没有能够理解作者的浪漫主义手法,也没搞懂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之间的联系.笔者认为,罗敷应该是一农家姑娘,最后她所说的那段话是虚构的,其实她没有这样一位丈夫,她是为了打击太守的气焰,而随口胡诌的.我们诠释诗歌时,不能把这解的太实.至于罗敷的打扮及头上妆饰,所用器具等,都是作者对罗敷的赞美、褒扬.我们知道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一般都是美的,因为艺术毕竟比生活要高,这个道理好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