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怎样进行创新教育

如题所述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怎样进行创新教育
小学语文是基础教育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又是一门极富情感、极具个性、极易激发想象和创造思维的学科。它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造思维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培养小学生的创新精神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和基本任务。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呢?
一、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学生而言,学习兴趣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创造能力的形成。因为兴趣是创造动机的表现形式之一,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时,他的注意力就会高度集中,会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思考,而且使知、情、意等整个心理活动都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无数成功者的事例证明:兴趣是引发创新的先导,他们的成果、成就无不由兴趣而生。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无论是导入新课,还是教学环节的设计;无论是课堂上的训练题,还是课后的巩固;无论是阅读教学,还是作文教学,教师都应在“兴趣”上做文章,都应该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上,让他们在听说读写思诸方面都得到发展,为创新能力的培养从心理上做好充分的准备。
1、设境激趣。
小学生主动性的发挥,与教师的主导作用密切相关,需要教师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而小学语文教材中不少感人的故事,如果单纯地进行字、词、句、篇的教学,师生游离于情感之外,文章就显得形散神离,枯燥无味了。因此要根据教材内容创设情境,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用环境去渲染,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能全情投入到学习中去,成为课堂的主人。如教学《月光曲》时,可以先以音乐大师贝多芬优美的《月光曲》导入,用多媒体播放月光从海面升起的情境,让学生感受月夜的美。当学生沉浸在老师所创设的月夜情境时,再以感人的语调诉说这首动人的《月光曲》的来历,学生立刻对盲姑娘的不幸产生了同情,并对贝多芬的行为予以肯定。学生的情感在这样的氛围下得以调动,迫不及待地要学习这一感人的课文。在悠扬的乐曲中,在真实的画面面前,结合课文的语言文字描写,学生又有了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这样创设情境,以情激情,既收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又使学生在自己的情感实践中生成了新的思维,这就是创新意识。
2、置悬引趣。
悬念作为一种学习心理机制,是由学生对新学知识未完成感和不满足感而产生的。悬念能产生最直接的探索欲望,也是调动学生兴趣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所以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和教材具体内容,恰到好处的设置悬念,便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发学生参与探索知识的兴趣中来。如在教学《落花生》一课时,我先出示题目,然后由简介作者引出:作者的笔名叫落华生,和题目仅一字之差,作者为什么要起这个笔名?再让学生自己去读课文,自己去发现。通过这种方法组织的课堂教学,就把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交给了学生。学生通过教师巧设悬念组织的自学训练,学会了在学习中多提问题,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这样一来,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探索兴趣,直至知道其中的奥妙。由此,学生便在兴趣盎然中学会新知。
3、图文持趣。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图画不单是文字的说明,且可拓展儿童的想象。”要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简笔画就是一种很好的引情激趣的手段。如《故乡的杨梅》的教学,要学生理解杨梅果颜色的变化时,我让学生先自读课文,找出课中语言文字的描写,再联系自己的想象,把杨梅果颜色的变化以简笔画的形式画出来。大家对比交流,图文对照,加深了学生对杨梅果颜色可爱的认识,使他们进一步理解了作者爱杨梅的情感。小学语文教材中还有不少插图,这些插图是课文内容的缩影,它往往形象生动地把课文的重点、难点展现在学生的眼前。因此充分利用插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文对照,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能提高他们深究课文的兴趣。另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还可以采用实物演示情境,用语言描绘情境,用音乐渲染情境,以表演体会情境,以生活展现情境等方式,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所学语言内容。综上所述,兴趣是一张高扬的风帆,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想方设法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技术,吸引学生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创设问题的情境,激活学生的创造兴趣,则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
二、启发想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爱因斯坦说过:“一切创造性劳动都是从创造性的想象开始的。”想象是创新的翅膀。学生读有情有景的课文,教师可启发学生再造想象,边读边在头脑中浮现图画,这样既能用图画帮助理解内容,又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增进创新技能,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于留有想象空间的课文,要鼓励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比如学了《桥》让学生说说,你们最想对老支书说些什么?学了《新型玻璃》让学生说说,你们还想发明什么样的玻璃?读了《坐井观天》让学生想象,青蛙听了小鸟的话怎么想,怎么做了?这样在仿写实践中展开想象的翅膀,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美国教育家杜威也说过,“科学的每一项巨大的成就,都是以大胆的幻想为出发点的”。对事物的未来大胆地幻想是创新的起点,从某种意义上讲,科学史上的许多事物的过去和今天都表明,“只怕想不到,不怕做不到”。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引导学生对事物的未来大胆进行幻想,并以此幻想目标为导向,激励学生改组、迁移、综合运用掌握的知识,寻找各种将幻想目标化为现实的途径,从而增进创新技能。同时,教师要善于利用“空白点”,引发学生“补想”,培养学生的合理想象能力。小学语文课本中加强语言文字训练的好课文很多,蕴含着培养创新能力的因素和良机,我们要充分挖掘这些因素,把握培养良机,引导主体参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造思维,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鼓励质疑,增强学生的创新信心。
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一个基本的问题就是要从鼓励学生发问质疑开始。实际上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天生的发问家。对小学生而言,整个世界就是由一个个问号构成的,所以他的问题很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为什么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问题会变得越来越少,很多孩子最后不会问问题,提不出问题来,这跟我们的教育方式是相联系的。对于孩子的很多荒诞不经的问题,我们常常采取的方式是呵斥制止,不予理睬。这样时间长了后,孩子的质疑问难的精神就会被窒息掉。所以一方面,要鼓励学生发问质疑,另一方面,要保持学生始终有一种比较强烈的问题意识。要使学生能够不断的提出问题来,教师还应该有正确的应对发问的策略。在课堂里,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对学生发表的意见,教师应该冷静地对待和思考,特别是对于那些跟教科书、跟老师设定的不一致的意见,教师更应该慎重地给予解答,在不明确的情况下,最好延迟做出判断。而不象我们现在所形成的习惯,教师马上要给一个反馈,甚至在很多情况下是习惯性的、条件反射式的给予否定。这样,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在老师不经意间就可能受到伤害。学生需要成就感,他们总希望自己的知识技能得到表现和认可。为了及时鼓励学生的积极性,教师除了要让学生认识自己的表现、鼓励他们相互学习外,还要特别重视对富有创新的作品给予热情的肯定、评价,对学生的标新立异,异想天开要加以保护,对学生点点滴滴的创新都要给予重视。教师肯定的评价对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增强创新信心,有着不可估量的力量。
四、注重实践,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传统教育偏重知识的传授而轻视实践能力,以被动接受为主,很少有学生自己从活动与实践中获取真正的知识。创新教育的一个显著特征是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只有在实践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才转化为创新能力。否则,创新意识会淡化,创新精神会消退,创新能力也只是空中楼阁。因此,教师应广泛开展语文活动,在活动中提高学生语文创新能力。一是明确主题,开展读书活动。如学完《给予是快乐的》一课,以“怎样和别人分享快乐”为主题,向学生公布读书目录,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阅读评比。让学生在广泛的阅读中进一步了解社会、了解自己,从而提高认识评判能力。二是举行辩论大赛,让学生思想的火花在撞击中迸射,让学生的语文能力在辩论中得到锻炼。三是积极为学校网站投稿,尽量发表自己的佳作。让学生自己体会成就感,这种自由的形式正为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缤纷的舞台。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充实了学生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在活动中让学生进一步认识自己、认识社会,提高对事物的判断能力和语文实际操作能力。另一方面创新意识的语文实践活动也使学生学到了书本上所缺乏而学生真正需要的知识与能力,从而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语文创新能力。
五、善疑巧问,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质疑是创新的开始,是孕育探索未知世界的摇篮。的确,学生在课堂上大胆质疑问题,教师能及时了解学生学习中的疑点、难点、焦点,随时随地进行教学调控,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和创新兴趣,形成巨大的创新动力。
1、问中求巧。
“问题是接生婆,它帮助新思想的诞生”。教材的重难点知识是质疑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少教师在处理重难点教学内容时,不是想方设法去激活学生的思维,突破学生的认知矛盾,通过问题探索、解决矛盾获得长进,而是要学生死记硬背或由教师满堂解释,向学生奉送知识,这种教学很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已有的知识和内容,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善疑巧问生成新的知识,寻求新的发现,获得新的认识。有位教师在教学古诗《泊船瓜洲》时提问:“春风又绿江南岸”你是怎样理解的?这样的提问,起到了“一石击起千层浪”的作用,学生的思维马上活跃起来,不同层次的学生按自己的分析做出了不同的回答。学生的答案有的包括了教参所列的内容,有的却与教参发生冲突。如学生说,这春风吹绿长江南岸的景色,不是因为诗人看到的,而是诗人想到的。因为,诗人不可能从北岸的瓜洲看到南岸的景色。尽管学生的理解与教参不同,但却有自己的创意,有一定的道理。使教师的提问达到了推陈出新的目的。
2、易中出奇。
小语教材中的有些内容,学生似乎一看就懂,处于无疑的境地,也就失去了再去研究学习的兴趣。所以,为了让学生能积极地完成自己的每一项学习任务,在这些内容的处理上,教师要注意于浅处深问,于无疑处激疑,引导学生探讨课文的思想,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激励学生思维,撞开了学生的创新意识阀,收到意想不到的神奇效果。如《穷人》这篇课文,学生通过预习,加上课上交流,基本上弄懂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知道讲的是桑娜收养了西蒙的两个孩子,表现了她善良、帮助穷人的品质。他们觉得很容易,没有什么再思考的了。这时,可以启发学生继续于无疑处来生疑,设计这样一组提问:“对于用《穷人》做题目,你是怎么想的?这篇课文重点写桑娜,为什么又不以‘桑娜’为题,而用‘穷人’为题呢?谁能从课文中所描写的人物和事情上去理解?请同学们再好好想想。”这样一问,学生一下子又活跃起来:“原来这里面还有这么多我们不知道的内容啊!我要把它弄清楚。”学生的好奇心马上涨涌起来,又积极地去思考,去讨论。这样“无中生有”,突破定势,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质疑品质,敢于质疑,善于质疑,实现思维的创新。
3、同中求异。
课文是“文道”的统一体。我国的语言文字丰富多彩,用词造句、构段连篇没有固定的模式。课文的思想感情,作者的观点、态度等的传递也具有间接性、模糊性等特点,同样的思想内容可以用不同的文体、不同的表现方法、不同的语言文字来表达;同一篇文章,因为阅读者有着不同的知识背景及经验积累,他们对文章的理解也会不尽相同。因此,在教学中,我注意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不要人云亦云;要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交流合作,取长补短。为学生质疑创造条件,提供机会,让他们把隐藏的认知过程充分显示出来,在充分“求异”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比较正误和优劣,并作出公正合理的评价,选择最佳答案或进行优化组合。如在教学《两猫失鼠》一课后,我提出:“这只老鼠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并说出各自的理由。”由于在学生的知识经验中,老鼠是公害,所以大部分学生说老鼠非常狡猾,哄骗两只猫放跑了它。有的学生却说:“老鼠虽然狡猾,但它遇到危险时,能随机应变,这是爱动脑筋的表现。”说的多好啊!说出了与众不同的见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不应当僵化地绝对排他的去追求统一,要在学生个体差异上做文章,为此教师就要在情感价值观的正确取向下,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新见解、新观点、新思路,提出一些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问题,提出一些乍听起来有违常规,有悖常理,甚至是荒唐无稽的问题。教师要以宽容、尊重、赞赏、激励为主的情感态度点拨引导,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语文教学的独特作用,不仅在于它承传着直接孕育创造精神的民族文化,而且是养成创新能力,培养创新个性的主要源泉。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教育是不容忽视的,需要我们教师联系语文学科的特点采用各种方法,多种形式,进行创造性地教学,只有这样学生的创造能力才能得到发展,创新教育才能得以实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