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道韫传节选翻译和注释

如题所述

谢道韫传节选翻译和注释如下:

节选原文

凝之妻谢氏,字道韫,安西将军奕之女也。聪识有才辩。叔父安尝内集,俄而雪骤下,安曰:“何所似也?”安兄子朗曰:“撒盐空中差可拟。”道韫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安大悦。凝之弟献之尝与宾客谈议,词理将屈,道韫遣婢白献之曰:“欲为小郎解围。”乃施青绫步鄣自蔽,申献之前议,客不能屈。

及遭孙恩之难,举厝自若,既闻夫及诸子已为贼所害,方命婢肩舆抽刃出门。乱兵稍至手杀数人乃被虏。其外孙刘涛时年数岁,贼又欲害之,道韫曰:“事在王门,何关他族!必其如此,宁先见杀。”恩虽毒虐,为之改容,乃不害涛。

翻译

王凝之的妻子姓谢,字道辑,是安西大将军谢奕的女儿。聪明,有见识有才华,能言善辩。一次叔父谢安曾经把家人聚会在一起,忽然间,雪下得紧了,谢安问:“这大雪像什么呢?”谢安哥哥的儿子谢朗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谢道超说:“不如比作柳絮乘风而飞舞。”谢安非常高兴。王凝之弟弟王献之曾经与客人谈论诗文,将要理屈词穷了,谢道温叫婢女告诉王献之说:“想替小弟弟解围。”于是放置青绫屏障把自己遮挡起来,电述王献之前面的议论,客人不能使她理屈。

注释

白:告诉。

步鄣:用以遮蔽风尘或视线的一种屏幕。

孙恩之难:起义军领袖孙恩起军反叛东晋。

厝:同“措”。

贼:对国家、人民、社会道德风尚造成严重危害的人,此指孙恩。

肩舆:乘坐轿子。

扩展知识: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汉语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五四运动”以前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言。春秋战国时期,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随着历史变迁,口语的演变,文言文和口语的差别逐渐扩大,“文言文”成了读书人的专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