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识近代中国文学的功利主义与审美价值的二律背反现象

如题所述

在民族生存危机、封建社会的政治危机和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传统文化的危机这三重危机形势下产生的近代中国文学,从它发生的那一刻起,时代便把它卷入了历史进程的中心旋涡。在此之前,任何一个时代的文学,都没能像近代文学那样,把文学的社会功利作用推崇扩展到如此之高且广阔的领域。在文学功利主义被无限夸大的同时,文学的审美特性被忽视了。诚然,在民族生存危机、救亡与启蒙、反帝与反封建成为时代中心议题的近代中国,文学若去追求自身审美品格的完善而无视民族变革生存的需要,那么它势必会丧失其存在的价值和地位。近代中国社会特殊的文化氛围与全面危机的形势,决定了近代文学必须随时代的演进而不断调整自身的结构,以求与时代取得同步。因此,文学功利主义的盛行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与必然性。但从文学自身演变的规律看,它作为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殊存在和人类认识自身把握生活的一种审美方式,又有其相对的独立性和本体存在意义。极端功利主义往往是以削弱甚至牺牲文学的审美品格为代价,这必然会导致文学发展的深刻缺陷甚至是危机。这两个命题的二律背反,构成了近代中国文学发展的内在的不可解决的矛盾。从其各自的角度看,其各有存在的理由、自足性、合理性,但又隐含了不可克服的缺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