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写法的诗歌典例有哪些?

如题所述

具体典例如下:

我国古代诗词中在自己思念远方的亲人朋友时,不写自己如何苦思冥想,怎样神损形销,而是从对方下笔,设想亲人朋友面对此情此景会是怎样,把对方的苦苦相思写得真切动人,也就反映了自己思念的深切。这种手法叫“对写法”。这类诗作常给人以曲折有致、情韵悠长之感。

具体典例: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也运用了这种笔法。诗因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而作,诗人想的却是远在故乡的兄弟们今天登高时身上都佩了茱萸,却发现少了一位兄弟——自己不在内。这就比一般化地遥想兄弟如何在重阳日登高,佩带茱萸,而自己不能参与更显得深情且富有新意。

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此诗表现出门在外的游子节日之夜的思家之情。一、二句为实写,三、四句是虚写,异于常人之处在于:诗人不是直接写自己如何想念家里人,而是换一种角度,重笔写家里人如何思念自己。

杜甫的《月夜》是运用这种写法的典型代表:“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这首怀妻之作凝注了诗人真挚而深切的情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5-26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