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第一回讲的是什么

西游记第一回讲的是什么?急!

  全篇第一回, 开宗明义, 诗曰:

  欲知造化会元功,

  须看《西游释厄传》。
  《西游释厄传》即《西游记》。
  要想知道“造化会元功”, 就得看《西游记》。
  功: 指功能, 功用, 力量, 变化, 作用, 等等。
  会元: 指时间。 一元分为12会, 一会有一万八百年, 一元有十二万九千六百年。就像一天有12个时辰, 一年有12个月一样。

  造化: 一指自然界的发展繁衍, 创造演化, 一指命运、运气, 造化弄人。
  命运、造化究竟是怎样弄人的呢?
  读《西游记》能更好的帮助我们了解人生的命运与造化。

  “灵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这是《西游记》第1回的标题,也是全书的开篇。对本回的理解非常重要,是解读《西游记》的门径,开启“造化会元功”的钥匙。这一回故事讲孙悟空出世后,道心开发,至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求道;借此讲解元神及识神的形成,并由人心生发道心,修持心性,运用“悟空”的方法获得长生之道。下面分三段解读。
  一、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
  第一段从开头至“故曰人生于寅”,主要讲了三个问题:一是阐明了《西游记》主题,指明“造化会元功”与“西游释厄传”的关系。二是阐明了造化会元与参照系,演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过程。
  〈一〉《西游记》主题
  从“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可知,《西游记》主题或作者意图就是告诉读者“造化会元功”,同时指出,必须通过阅读“西游释厄传”来了解“造化会元功”,这是涉及主题的第一层涵义。
  造化会元功以功能与方法的形式表达,西游释厄传以记叙与描述的形式表达。《西游记》前七回突出功能与方法,可概括为造化会元功,后九十三回突出记叙与描述,可概括为西游释厄传,也就是说,《西游记》由“造化会元功”和“西游释厄传”两部分构成,两部分所表达的意义是一致的,只是形式不同而已。这是涉及主题的第二层涵义。
  前七回以造化会元功的形式表达长生之道的理论体系和顿悟法,后九十三回以西游释厄传的形式表达长生之道的实践过程和渐修法,这是涉及主题的第三层涵义。
  总之,《西游记》主题是长生之道,表达形式是造化会元功和西游释厄传,造化会元功是西游释厄传的抽象和概括,西游释厄传是造化会元功的具体和演绎。
  〈二〉会元参照系
  人们认识事物,通常都选择或依据一定的参照系,比如太阳东升西坠,是以地球的东南西北方位及地平线为参照系,若没有这个参照系,或者依据其他参照系,所获得的认识完全不同。因此,参照系的选择对于认识事物是十分重要的。认识造化会元功,了解长生之道,以什么为参照系?《西游记》作者开篇展示了“会元”参照系,长生之道依此得以识别,得以求证,得以圆满。
  什么是会元参照系?由一元分为十二会所构成的标识体系,称为会元参照系。小而论,如一日十二时辰。大而论,如十二会,交亥之初是混沌,天开于子,为阳,有日、月、星、辰四象。地辟于丑,为阴,有水、火、山、石、土五形。人生于寅,为阴阳。这个参照系有两个基本特点,即时间的周期性和事物变化的特征性。
  周期性表示时间的周而复始。一个变化周期称为“一元”,时间幅度为129600岁。“一元”又分为“十二会”,用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支表示,“一会”的时间幅度为10800岁。《西游记》第1回“盖闻天地之数,有十二万九千六百岁为一元。将一元分为十二会,乃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之十二支也。每会该一万八百岁”。所谓天地之数,即阴阳变化的总体概念。邵康节在《黄极经世书·以元经会》说:“日主乾为元,月主兑为会,星主离为运,辰主震为世”、“以元会经,谓以一元谓十二会之经。犹以年经月,以一年为十二月之经也。盖一年十二月,统三百六十日,共四千三百二十时,积一十二万九千六百分。一元十二会,统三百六十运,共四千三百二十世,积一十二万九千六百年。…其衍之则无穷,约之则无几,并而归一。一者元也”。周期性是时间的一种标识,表示时间循环性的特点,比如一年或一日。元又称劫,如《西游记》“每劫该十二万九千六百年”。
  特征性表示在时间周期中不同时期或阶段,事物生成、发展及其变化状态所呈现有序的规律性特征。譬如《西游记》第1回“且就一日而论:子时得阳气,而丑则鸡鸣;…戌黄昏而人定亥。譬于大数,…交亥会之初,…故曰混沌。…近子之会,而复逐渐开明。…到此,天始有根。…正当子会,轻清上腾,…故曰天开于子。…正当丑会,重浊下凝,…水、火、山、石、土,谓之五形。故曰地辟于丑。…正当寅会,生人,生兽,生禽,正谓天地人,三才定位。故曰人生于寅”。特征性是变化的一种标识,表示变化象征性的特点,比如黑暗等。
  周期性和特征性是统一的,周期性标识时间定位,特征性标识变化征候,“天地人”三才定位是参照系中最重要的时间和特征标识。《西游记》作者借用邵康节的话说:“冬至子之半,天心无改移。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子时是万事万物待生或初始时期的状态,长生之道也依此而始。
  如何依据会元参照系认识长生之道?《周易参同契》讲:“乾坤者,易之门户”。乾寓意天和阳,坤寓意地和阴。就人体而言,头是天,腹是地。一元寓意由督脉与任脉所构成的周天十二会,即子会在尾闾、丑会在肾堂、寅会在玄枢、卯会在夹脊、辰会在陶道、巳会在玉枕、午会在泥丸(百会)、未会在明堂、申会在膻中、酉会在中脘、戌会在乾阙(神关)、亥会在气海(会阴
  会元参照系是以认知对象为本体的标识体系,具有广泛的适用性。《西游记》作者虽提出以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支建立参照系,但这个体系也可用其他符号标识,如用复、临、泰、大壮、夬、乾、姤、遁、否、观、剥、坤十二卦,或者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十二属相等标识。十二支借寓时辰,十二卦借寓卦象,十二相借寓属性。此外,还有诸如六十四卦体系、鼎器药物火候等炼丹标识体系等,读者不必拘于形式,要识别真义,触类旁通。
  欲知“造化会元功”,请续研读《西游记》。

参考资料:如果您的回答是从其他地方引用,请表明出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7-03
01 西游记第一回主要讲了东胜神洲傲来国海中有花果山,山顶上一仙石孕育出一石猴。石猴在所居涧水源头寻到名为“水帘洞”的石洞,后被群猴拥戴为王。又过三五百年,石猴忽人生无常,不得久寿而悲啼。后根据一老猴指点,石猴经南赡训洲到西牛贺洲,上灵台方寸山,入斜月三星洞,拜见须菩提祖师,被须菩提祖师收为徒,起名曰孙悟空。

西游记第一回名称是灵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主要讲述孙悟空的由来和主要时代背景。开篇描述了一番宏大的神话场面,使得后面石猴孙悟空的求仙问道成为可能。《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现存明刊百回本《西游记》均无作者署名。清代学者吴玉搢等首先提出《西游记》作者是明代吴承恩。

全书主要描写了孙悟空出世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沙僧和白龙马,西行取经,一路上历经艰险、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该小说以“唐僧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通过作者的艺术加工,深刻地描绘了明代社会现实。

《西游记》是中国神魔小说的经典之作,达到了古代长篇浪漫主义小说的巅峰,与《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并称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西游记》自问世以来在民间广为流传,各式各样的版本层出不穷,明代刊本有六种,清代刊本、抄本也有七种,典籍所记已佚版本十三种。

《西游记》的出现,开辟了神魔长篇章回小说的新门类。书中将善意的嘲笑、辛辣的讽刺和严肃的批判巧妙地结合的特点直接影响着讽刺小说的发展。所以说《西游记》是古代长篇浪漫主义小说的高峰,在世界文学史上,它也是浪漫主义的杰作,魔幻现实主义的先驱开创者。
第2个回答  2010-08-30
第一回是《灵根孕育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
主要讲:
仙石迸裂,石破天惊。石猴为猴群找到水帘洞,被尊为“美猴王”。一日,道心发现,到海外去寻师学长生不老的本事。终于在灵台方寸山寻访到菩提祖师,祖师给石猴取名“孙悟空”。
第3个回答  2021-11-25
西游记第一回讲的是:
东胜神州傲来国中有花果山,山顶一块仙石孕育出一个石猴。石猴在群猴居住的涧水源头寻找到名为【水帘洞】的石洞,于是被群猴拥戴为王。又过三五百年,石猴忽然觉得人生无常,因为不能长寿而感到悲哀。后来根据一个老猴的指点,经过南赡训洲到西牛贺洲,上灵台方寸山,进入斜月三星洞,拜见须菩提祖师,被须菩提祖师收为徒,起名曰孙悟空。
简述:
孙悟空的由来和主要时代背景。
作者作品:
《西游记》是一部神魔小说,给人们展示给人们展示了一个绚丽多彩的神魔世界,人们无不为人们无不为作者丰富而大胆的艺术想象而惊叹不已。鲁迅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指出,《西游记》【讽刺揶揄则取当时事态加以铺张描写】。又说:【作者秉性,‘复善谐剧’,故虽变换恍惚之事,亦每来解顾之言,使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吴承恩的西游吴承恩的西游记内容丰富故事吴承恩的《西游记》内容丰富,故事情节完整,严谨 人物鲜活丰满 想象多姿多彩,语言朴实通达 通过唐僧师徒四人啊通过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历经千辛万苦的故事 表达了人们表达了人们渴望表达了人们渴望摆脱传统束缚 追求精神自由的强烈愿望表现了强者无敌追求精神自由的强烈愿望,表现了强者为尊,高扬个性的精神同时又行同时又形象的同时又形象的喻明纵心人妄,摄心摄心成真的道理 。t,作品主张应当约束,磨练人的心性, 应当投身于正义事业 在普济众生在普济众生的伟业中实习在普济众生的伟业中实现自我价值。实现美好理想,达到至善的境界 其思想境界,艺术境界高超,为中国文学乃至中国文化添上了光彩的一笔 尤其是作者以浪漫主义的手法,表现了神魔故事时,在处理现实生活活的内活的内容时,十分注意细节及基本事实的真实,在神奇故事中 融入了政治,文化习俗 伦理道德观念 有历史本质的真实 再现了社会现实生活。因而,有深刻的现实主义精神
吴承恩,(约1504----1582年),字汝忠,号射阳山人 淮安府山阳人,(今江苏淮安县人),
第4个回答  2019-10-17
灵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主要讲了故事的背景,猴王的出世还有前往三星洞拜菩提为师。(求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