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诫子书》提出了什么样的教育观点

如题所述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我们讲这个是为了响应一些妈妈的倡议,荤素搭配,也讲作文、也讲古文。但有一个基本的准则,我们讲的古文,不脱离学生的课本。为的就是务实一些,实在一些。我们还要重复一个观点:读书、分析、写作、是一回事,不是三回事。讲古文,看上去是在讲分析,其实也是在讲作文。你要跟古人学习,在古文中汲取最丰富的营养。不要简单的以为讲古文了是“阳春白雪”,古文我们只是欣赏了,跟作文这样的“下里巴人”,沾不着边。不是这样的,是一回事,不懂“下里巴人”的“阳春白雪”,不是真的“阳春白雪”。同样的,不识“阳春白雪”的“下里巴人”,也不是真的“下里巴人”。

我们现在开讲第一句话:夫君子之行,这个作品我们不少人读过,有不少人背过。我们也许背了学了十几年、二十几年这个作品了,什么叫君子?这个是个大问题。在过去经典中,常常用这个君子两字,比如说在论语中就出现在很多次: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子曰:君子不器。有子曰:“其为人也孝,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己.”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还有很多,我们就不一一而举。我们先从论语的这几段话里来体会一下“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简单的意思讲,就是君子与别人交往一视同仁,不比,就是一视仁,不管你是老的、少的;男的、女的,只要同道,即可同谋,即可同处,这是君子的做法。小人的做法就不一样,他不能一视同仁,他要比较,是不是对我有利?是不是对我有好处?

我们再看第二句: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君子在社会上混,没有硬性规定说这个可以做,那个不可以做。他做的一切,都是用“义”来做标准的。这是我们简单的讲,“义”,我们先前讲过很多次,“义”是“宜”是适合。在论语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两口子是你的邻居,在吵架,门开着,你听到了,你不劝,说明你不仁不义。但是,你在家休息,你的家在西单,你听到东单你的邻居在那里吵架了,你还打着车去劝,那你是多事。这就是“义”都“宜”也的意思。所以,我们学了这段话,大体上讲,君子在社会上混,就是游刃有余。但好多人又曲解了,以为八面玲珑、溜须拍马,叫做君子,这又错了。

我们再来学这一句,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己”。简单的说,是君子的精神与物质生活层面。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在《老子》中,同样的道理,叫“圣人为腹不为目”。吃的、喝的、住的、不要过分,简单一些,因为吃、喝、住这些不是君子的目标,君子的目标是就有“就而正于道”。

我们这里先不谈“敏于事而慎于言”。我们再学这一句话:“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这是《论语》最先提到君子的一段话。“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君子追求的是根本,根本有了,道在其中。我们在讲陋室铭的时候,讲过一个概念什么叫体?什么叫相?什么叫用?这里面“君子”是体,后面讲的这些,“君子周而不比”、“君子不器”等等,是君子的相、或是用,这里不深说了。在《易经》里面,我们还熟悉一句话“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等等这些,很多,关于君子的说法。君子这个话题,展开来讲,可以讲很多。我们现在引用《论语》,是为了大家来感受,君子这两个字的外延太广,刚才我们只是初步涉略到了一点。那么什么又是君子的“本”呢?什么又是正道呢?这个问题我们先放在一边。

我们讲到现在,要破一个观点: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我们现在常常以为小白脸,西服领带,说话温文尔雅这样的人,就是君子。这就谈不上什么“君子之本”了。我们用通俗的话来讲, 什么叫君子?穿西服、打领带、说话彬彬有礼,绝不能笼而统之的叫君子。君子是英雄的代名词。那么什么是真正的英雄呢?不是说你把别人打得鼻青脸肿了,就叫英雄。也不是说你占了人家三分五亩地叫英雄。在古人看来,真正的大英雄不是战胜别人的人,而是战胜自己的人。

前几天我们讲《陋室铭》,讲到了宠辱不惊。只有真正内心淡泊,才可以有大志。怎么内心淡泊?战胜自己。所以我们现在就好理解了,古人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内心不修,战胜不了自己,成不了君子,怎么能当治国平天下的英雄呢?同样的,一个人能成为治国平天下的英雄,他就是一个能战胜自己的君子!这是一回事,不是两回事。举个例子,也许大家好理解:唐太宗,大家知道,一代君王。君子也有自己的私心、私好。有一天,他玩一只鸟,正好魏征过来,唐太宗就怕魏征,于是就把鸟藏在衣服里。魏征心知肚明, 但不点破,有意跟唐说很长时间的话,结果那只鸟被捂死了。回到宫里, 唐太宗气得砸锅不砸缸,说要杀了那个老不死的。皇后知道原因了,沐浴更衣后就跟唐太宗道贺。说你有了这么一个好的臣子,这是你的幸运,是大唐的幸运。唐太宗一听马上回过神来。这就是战胜自己,一念之间,这才是大英雄。

我们看看历史,那些开国的君王,战胜自己的功力是极强的。当然,这些只是我们举的例子,这些人离儒家的标准还差得很远。这些人,在得道的人看来,那是不值一提。也正是如此,在中国就有了一种文化,叫隐士文化。

孔明在出山之前,就是一个隐士。他们比的不是财富,而是内修的功夫,或者说战胜自己的功力。我们在学《庄子》的时候学过,有些帝王不想当了皇帝了, 想请这些人出山。这些人听了后, 都觉得污秽了自己的耳朵。这是我们从英雄的方面来讲的。我们过去可能还听过一个词,叫“内圣外王”。“内圣”是什么意思?简单的说,就是内心的力量。“外王”,就是外用,通俗地讲就是,心有多远,你就能走多远。心有多坚,你的骨骼就有多坚。

修身,就是内圣。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外王、外用。

所以, 我们现在再来理解“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就有道而正焉”。 就容易理解什么叫“本”什么叫“正道”了。也就好理解什么叫君子了。简单言之,君子不是“绣花枕头”。君子是战胜自己内心的大英雄。所以,我们在讲《陋室铭》的时候,一直在强调一个观点 ,很多人以为归隐山林、寄情山水,那是作者不得已而为之的一种做法,这就错了。大家想一想, 昨天还在高堂之上,今天却被贬江湖,换成当今社会有多少人不跳楼自杀? 今天我们还可以讲,“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在那个社会,大部份读书人一生的追求就是为朝廷出力、光宗耀祖。如果一旦被贬, 就相当于被判了政治上的无期、经济上的死刑。读书人,除了当官,百无一用。想想,还有人可以寄情山水,这需要多么强悍的内心呢?

我们再说这个“行”字。我们一读书,又忘了这个“行”字了。有的时候,会来问大家, 听的怎么样?大家齐声说, 听的好,老师讲的好。这个话不爱听。为什么不爱听呢?脑子里的收获,只代表了你脑子里又填了一些东西。但是,“行”能就成。好话、真话,有威力的话,说一万遍、一亿遍永远也不能有成就。要想有成就,唯有一“行”,唯有去做,这才是“行”的意思。

刚才我们讲了论语中的一句话,现在我们再看,就有意思了: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敏于事而慎于言。什么叫敏于事?就是行动要果敢,说话要小心。不要像我一样的,天天在这里只说不做。所以,我们现在再来看《易经》的话。“天行键,君子以自强不息”。就更有意义了。君子之行, 要象宇宙的运行一样 ,永不停止,永远追求,永远强悍。庄子讲“君子之行”要有如“挺入三军”,就像一个人,冲到三军阵营中的勇气。在佛学中叫“精进勇猛”。刚才我们也引用了《论语》,这个“行”是什么“行”呢?不迁怒、不贰过。不迁怒,就是内圣;不二过,不犯同样的错误。这个勇气就太大了。什么叫不二过?就是忏悔,真心的忏悔就是不二过。我们做家长的做不到。我们今天对孩子发火了、生气了,必定事后忏悔,但不是真心的。不是勇猛精进的,也不是挺入三军的。今天后悔了,说不定下回遇到事的时候,家里的小受气包还是受气包,所以家长们非但不是大英雄,连小英雄也不能算。这就是我们讲的“君子之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0-20
品德高尚、德才兼备的人,(应该)用静来修善自身,用俭朴来淳养品德。不看轻世俗的名利就不能表明自己的志向,不静心思考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目标。学习必须静心,才识需要学习,不学习无从拓广才识,不立志不能学习成功。沉迷懈怠就不能励精求进,偏狭暴躁进就不能冶炼性情。年龄随着光阴飞逝,志向随着年龄消退,最后精力衰竭学识无成,大多以不能承接先世的志向不为社会所用,可悲地守着贫寒的居舍吗?那时候再有想法学习哪来得及啊!

诸葛亮写这封家书用意是告诫儿子要注意珍惜光阴,勉励他刻苦学习。上文中,诸葛亮所提“德、志、学”发展至今,与我们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每个人接受教育的内容,可谓“德、智、体、美”等并无实质性差别,“德”当然指的是德育,也是品德教育和道德修养;“智”指的是智力教育,也即指的是学习成绩;“体”指的是体育锻炼,要有一个好的身体,才能够去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美”指的是身心完美,形体的美与心灵的美,而这几方面又与德、智、体三项密切相关,所以,后来也不再过多提及,主要指德、智、体三方面全面发展。现在看来,每个人在学习、成长过程中,都必须加强这几方面的培养和锻炼,每项内容都是极为重要的,否则,难以实现社会发展的每一个阶段性目标。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