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琐记》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如题所述

介绍了鲁迅先生冲破封建束缚,为追求新知识,离家求学至出国留学的一段生活经历。从切身感受出发,写出了进化论及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对进步青年的影响。文章简介:鲁迅散文集《朝花夕拾》中文章之一,主要描写鲁迅为追求新知识而从挣脱封建束缚求学的过程。在文章中,鲁迅以自身经历和心路历程为主线,从当时的江南水师学堂和矿务铁路学堂的“乌烟瘴气”中,讲述了对进化论的兴奋心情,以及对《天演论》的炽热追捧,其内涵思想揭示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对进步青年的重要影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0-05
作品介绍了鲁迅先生冲破封建束缚,为追求新知识,离家求学至出国留学的一段生活经历。文章从作者切身感受出发,写出了进化论及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对进步青年的影响。
第2个回答  2021-10-05
“《琐记》是鲁迅先生的一篇散文,是《朝花夕拾》一书中第八篇文章。介绍了鲁迅先生冲破封建束缚,为追
第3个回答  2021-10-05
苏老师的译本语言比较欧化。可以看看他写的散文,有读外文的感觉。他的词汇还是很丰富的,但句式结构与我们习惯的不一样,和他所处的年代也有关系。是偏向于异化的文学译者。他译的《红字》文采不错,但对照英文译本读起来,感觉读不太通。其实巫宁坤也是此类的翻译策略。比较遵守源语的习惯,所以汉语上就有牺牲。我发现大部分建国后的老翻译家基本还是偏爱异化的风格,那个时候翻译研究还没怎么起步。加上运动较多,很多基础比较好的专家的语言学习和研究中断了很长时间,加上资料匮乏,过后译出来的东西就很生硬牵强。改革开放后,随着西方翻译研究的传入,我们本土化的翻译研究也开始起步并逐渐有了小高峰,对翻译也有了新的认识。同时,受过专业训练的译者出现了,归化的翻译更多了。所以市面上越来越多语言流畅,表达优美,贴近汉语读者的译作出版了。苏老师和许多建国后第一批文学翻译家一样,读者读不通他的译文也是正常的,年代之过,思念观念之过。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