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自主解读与探究

如题所述

提问:首联诗人写到哪些意象?一系列的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气氛?通过对意象的还原想象,学生经历了一个完整的审美体验过程,从而感受诗人当时的情绪。
3、比较法。在阅读教学中,适当采用比较的方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一种有效方法。“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比较可以打开思维的闸门,点燃思维的火花。如教学鲁迅先生的《祝福》,教师可启发学生与电影《祝福》比较。
三、“布白”设疑,再创作品意义
“布白”是艺术创作中常用的手法,是指为了更充分地表现主题而有意留出的空白。阅读教学也是一门艺术,从课堂教学的角度讲,课堂教学的“布白”是指教师于一定的时空中,针对某一目标,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给他们以足够的时间,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运用他们各自的知识与技能来促进个性化阅读,借以培养创造性思维,使阅读充满生命的气息,让学生的阅读更加精彩。
总之,阅读是一种由许多因素组成的复杂的智力活动,又是十分个性化的认知行为。在阅读教学中,我们提倡学生对文本进行多元解读,读出自己的见解和感悟。这就必须要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活跃学生的思维,给予他们更多探究的时空。唯有如此,文学欣赏课才能成为一片孕育个性创造思维的沃土。
如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自主解读与探

宣汉县胡家初级中学 韩雪英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如果说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那么,课堂切入就是艺术中的芭蕾,是艺术中的艺术。特别是现代文阅读,一个好的教学切入,既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又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整节课的学习打好良好的基础,使整个教学活动进行得生动、活泼、自然,有效而有趣;更能够促进学生自觉对文本进行自主解读与探究。那么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解读与探究呢?
通过网络培训,结合自己的教学,我有以下的认识:
一、精心教学设计,培养学生解读与探究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情感对人的行动有巨大的推动力。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兴趣的培养、情感的交流与共鸣,能使学生体验到愉快、积极、振奋,更主动积极地去领会知识和探索语文知识的奥秘。初中生喜欢做游戏,创设一个与学生知识背景密切相关,又使学生感兴趣的游戏情境,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自主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策略去体验和理解知识,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自主探究,使学习活动生动有效、事半功倍。对学生而言,他们没有等待知识的传递,主动建构了知识,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教师在这个过程只是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促进者。教学过程中老师带领学生不仅仅是游戏,而是在游戏中引导学生观察、理解,让学生在游戏中获取知识,激发了学生自主解读与探究的兴趣。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解读与探究的欲望。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引导学生形成问题意识的策略主要是创造性地构建学习环境,给予机会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文本时,可以给学生“猜读”的时间和空间。为此,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给学生表明观点的机会;充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给学生大胆猜测和“异想天开”的机会;对学生所出现的错误或不足应加以引导,给学生反思和修正的机会。
三、设计合理练习,注重学生解读与探究的延伸。
练习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测和反馈,对于学生能力的发展和提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语文课上一样离不开练习,老师讲解的重要语法及答题技巧要通过练习题得以巩固。这样课内外相结合,就注重学生解读与探究活动的延伸。
四、求实效和落实,增强学生解读与探究的成效。
一堂课,无论你用什么方法切入,其归宿点总要落在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和教
学重点,文本的解读与探究,离开了这些,一节课就是热闹异常,也只是教师的作秀,哗众取宠而已。课堂上,通过教师的精彩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整体感悟文本,在和作者,文本、老师和同组组员的交流中,完成教学目标,掌握教学重点,进入文本重点。
语文教师在上课时要注重课堂切入,不要用美轮美奂的导入,代替整节课的教学。在后面的环节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逐步落实教学重难点。在具体教学中,我一般采用我们学校推行的“和谐互助”的教学模式,通过“三步落实”的办法,将教学内容落到实处。做到在导入新课后,布置学生分小组学习。查找资料,落实作者及写作背景;整体阅读课文,落实字词;读后反思,落实文章内容和主旨,文章最精彩的段落或句子。总之,就是落实文章情采,抓住文眼。
教学中,我坚持尊重学生探究的需求、获得新体验的需求、获得认可与欣赏的需求,使学生的经验得到激活、丰富和提升,知识得以建构和运用,技能得以形成、巩固和熟练,学习策略得以丰富和完善,情感得以丰富和升华,态度和价值观得以形成和完善。我引导学生自己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做好具体的学习准备;在学习活动中能够对学习进展、学习方法做出自我监控、自我反馈和自我调节;在学习活动后能够对学习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鼓励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围绕共同学习任务,进行明确的责任分工,相互支持、配合、沟通、互动,对个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的集体加工,并对共同活动的成效做出评估。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只有营造一个生动活泼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建立民主平等的人际关系,学生才能主动身心愉悦地投入到学习中,在自主解读与探究中学习语文,并学会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如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自主解读与探究
现代中学生,视野开阔,思维敏捷,对传统文本的阐释带有鲜明的个性色彩。著名文学评论家、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教授 王先霈 教授说:“在多数情况下,文学文本是以纸质印刷品的外在形态出现,人们通常见到的是一本文学书,或是一本文学杂志。但是,纸质印刷品的文学书籍、杂志,只是文学文本载体,还是物质性的东西,本身还不能说是文学文本。打个比方说吧,一箱箱的《莎士比亚戏剧集》从印刷厂搬出来放在货运箱里面,和其他货物有什么区别呢?所以,书籍的纸张,纸上用的油墨印刷的文学符号都不是文学文本,只是文学文本的物质载体。这些纸质印刷品的文学书籍、杂志,只有在审美的接受过程中才成为文学文本。同样,作为一个学生,也只有处在运用视觉和听觉把语言文字符号转化为艺术形象的一种接受过程、一种心理活动过程中才能称其为读者,一个人的社会角色只有在活动中才能实现,学生也只有在阅读中才是读者。”
尊重学生,就是要倡导个性化的阅读。“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教师要为学生的阅读实践创设良好环境,提供有利条件,充分关注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
尊重学生个人的见解,应鼓励学生批判质疑,发表不同意见。教师的点拨是必要的,但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文学作品的解读难以一时完成,甚至永远也无法完成,它是一个不断修正和完善的过程。在引导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理解的过程中,既不能强加定性的理解、又不能对学生粗糙和褊狭视而不见,要积极创设一种氛围,让学生对话、探讨和争论中调整自己的观点。
倡导个性化解读,并不意味着鼓励学生固执地坚持自己偏激和错误的理解,而是引导学生在论证中要么用自己独特的观点去说服别人。达成共识,或者接纳别人不同的见解,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使阅读闪烁着创造性的火花。
激励创造性的阅读。“一件文本并不是偶然地超越它的作者,而是不断的超越作者的意向。因此,理解并不是一种复制过程,而总是一种创造过程??可以说,只要人在理解,那么总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实际上,同一性和可变性这两个因素不可分割地互相依赖并共存于解释的过程中,解释的本性就是用不同的方式说出相同的东西,而且正是由于用不同的方式说,它们才说出相同的东西,那么我们仅仅是想象我们在说相同的东西,而实际上我们说的是完全不同的东西。”现代阐释学立足于创造性,认为课堂就是师生创造新思想、新生活的天地。读者与文本的对话,就是一种创造。读者与文本在创造中再生。阅读过程的创造性,必需有阅读主体的主体性精神的积极参与,没有或忽视了主体性的积极参与,那么阅读的创造性便是“纸上谈兵”。
任何阅读都不可以是“清白的阅读”,必然渗透着主体者的复杂的心理活动。任何读者理解到的意义都不可能完全等同于作品原来的意义,不仅不同的读者对同一文本,所理解到的意义不可能完全一样,而且同一读者对同一文本,在不同的时期或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阅历的丰富,都会有不同的体会或理解。“文本本身所具有的不确定性在阅读过程中不断被读者的想象力所确定和填充,从而变成读者心目中的具体的现实的东西。文本的意义和生命力是在读者的阅读活动中得到实现的。
当然,创造性阅读必须以文本为基础,以人类所公认的古今美德和审美标准为依据所进行的文本意义的创造。为了尊重作者去推求原意,为了尊重历史去推求不同时代的文本意义是必要的。但是如果一味“返朴归真”,就有碍对文本的创新理解了。“‘实用文本'尚且还允许各种诠释并存,文学作品的解读就更应该是充分敞开的,因为它本应该就是一种创造。??再放到当今课改的背景下看,在大力鼓吹多元解读和培养言语创新能力方兴未艾之时,还是不要设禁区为好,种种禁令务必缓行!??有必要大力提倡‘过度诠释',让学生大胆地去挑战所谓的‘共同诠释',去打破‘教材与教学用书 ( 参考资料 ) 诠释的‘合理性',即所谓‘矫枉必须过正'。??只要跟文本不是毫无关系,任何的‘过度诠释'和误读,都是合理的,都应受欢迎。??不要把成人的观念和思维作为诠释的尺度,也不要把约定俗成的诠释强加给学生,那样做,只会把学生变成没有情感和生命力的机器人、植物人,也是不符合文学作品解读所要求的读者自我表现的‘创造'本质的。”要实现创造性阅读,教师在引导学生解读文本时需要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去构建时代的新意义,即“运用脑髓,放出眼光”,刻服自己的“前见”,解读出文本“有意义结构”,特别是“召唤结构”中的新义。
例如 李清照的词《如梦令》:
“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下几个问题值得思考: 作者是“沉醉”之后出游吗?“兴尽晚回舟”怎样解释合理?“争”字应如何解释?通过这些问题的探讨,自然会引发学生对于本首诗词的深入思考与探究。
再如《孔乙己》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叫人半懂不懂的。”阅读文章后我们发现并非如此!进一步研究之后,学生会发现,孔乙己只在两种情况下满口之乎者也:一是,被人耻笑后辩解时;二是,开心时。由此,可以再进一步探究孔乙己为什么会这样,小伙计这么会做出这个错误的判断,自然就引发学生对文本的精读。
“一部人文经典,自其诞生之日起,就预留了无限广阔的阐释空间。从不同视角出发,可以看到不同的风景,读出不同的意蕴。正是在这各不相同的阐释之中,人文经典获得了永久的生命力。”(赵义良《老故事的新读法》)文学性文本必然会有多元解读,但是诗歌、小说等文学作品进入教科书,作为课文教学,向学生讲解,有些意义应该是公认的、确定的、相对统一的。作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认同性文本解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