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眼儿媚【宋】石孝友愁云淡淡雨潇潇,暮暮复朝朝。别来应是,眉峰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眼儿媚【宋】石孝友愁云淡淡雨潇潇,暮暮复朝朝。别来应是,眉峰翠减,腕玉香销。小轩独坐相思处,情绪好无聊。一丛萱草 ① ,数竿修竹 ② ,数叶芭蕉。注:①萱草”又名“谖草”,古人以为此草可以忘忧。②杜甫《佳人》诗中有“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之句。小题1:本词上片诗人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请选择其中的一种简要分析。(3分)小题2:结处三句 ,“萱草”“修竹”“芭蕉”,一句一景,而含不尽之意,试简要分析。(4分)


小题1:①情景交融。(1分)“云淡淡雨潇潇”应和“愁”字,(1分)“暮暮复朝朝” 既写出阴云密雨时间之长,更体现了抒情主人公难耐的心绪,表达出对心上人的强烈思念之情。(1分)
②想象(从对方着笔、对写法、虚实结合)(1分)。作者遥想请人,推想她别后容态变化,想必陷入离别痛苦中的他,独居无侣,无心梳妆,“眉峰翠减”;而且随着无休止的思念,定会容衰体瘦,“腕玉香销”。(1分)诗人从对方着笔,寄托自己的无穷思念。(1分)
③比喻。(1分)把眉比为山峰,无心梳妆,如山峰“翠减”,腕如美玉。(1分)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心上人的美好和对自己的强烈思念之情。(1分)
④叠词连用(1分)。“淡淡”写阴霾的天色,“潇潇”状雨脚淅淅沥沥绵密不歇;“暮暮”“朝朝”一天又一天,写阴云密雨时间之长;(1分)叠字的连用,烘托渲染了阴郁沉闷、迷蒙伤感的气氛(1分)。
小题2:作者相思心切,既得萱草,也不能解忧,加倍突出忧思的绵绵无尽,难排难解。(1分)“修竹”引自杜甫诗句,只见“ 修竹 ”而不见美人,自然会触目伤怀。(1分)“芭蕉”,更是助愁添恨的景物。” (1分)在寂寞的相思中,这三个意象 ,一句一景,却不是简单的罗列,无不关合着忧思,添愁加恨,更加充分表现了诗人对心上人的无尽思念。(1分)


小题1:
试题分析:此类艺术手法的题,可从多个角度分析,如抒情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等角度展开。如上片景物有“云”“雨”,一个“愁”字便将词人的愁绪融入景物描写中,故运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暮暮复朝朝”一语双关,既有云雨时间久,又暗示词人的无奈思绪,从而把词人对心上人的思念之情表达出来。由“别”可知,“眉峰翠减,腕玉香销”是词人想象的情形,故运用了想象的手法,通过想象情人的容颜与体形变化来抒发自己的思念之情。其它的如修辞手法、叠词的运用等,要在分析中答出其表现出的词人情感即可。
小题2:
试题分析:此题可结合着注释来理解“萱草”“修竹”“芭蕉”这三个意象词,虽得忘忧草,却无法解忧,突出了词人的相思之切;借用杜甫的“修竹”,触目伤怀,更能体现词人的思念之深;雨打“芭蕉”本是表现愁绪的景物,因此,这三个意象词充分表现了词人的思念情感之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