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语言暴力

如题所述

语言暴力:“有一种暴力,不会在人身上留下伤痕,却能在人心里投下不易散去的阴影,甚至毁掉一个人的一生。这就是语言暴力。”

学者马家辉认为:世上有两种语言暴力,一是带着暴力修辞的语言,即是杀气腾腾、脏字连篇;另一种是只要开口讲话便意味着使用暴力,因为权力在其手上,他早已替你定下了所有结论,话语的霸权可以是杀气腾腾的,也可以是冠冕堂皇的,更可以是指鹿为马的。
正面谩骂 恶言中伤
这种类型的语言暴力主要是出于施暴者的情绪宣泄,暴力修辞倾向普遍性,通常是脏话、猥亵字眼或诅咒。

根据语言学家的分析,当我们首次听到某个猥亵字眼时,会产生巨大的震惊值,但当听惯了这个猥亵字眼后,震惊值就会逐渐下降,直至麻木。因此,宣泄型的暴力修辞,用语陈烂,且缺乏针对性,对受害人的伤害相对较小。

暴力指数:★★★

威胁 恐吓
施暴者会对受害人说出具有威胁性的话,包括恐吓言辞及诅咒,令受害人感到恐惧和不安,达到心理伤害的目的。这类语言暴力的受害人可以举证,诉诸法律追究。

暴力指数:★★★★

话里有话 阴阳怪气
明明话里藏着刀,却还是一副友善的样子。常常能很好地修饰语言背后的暴力,多半为开玩笑形式,委婉中让人感觉着实不舒服。一旦受害人表达不满,就会被讥讽为小气,玩不起。

暴力指数:★★★★

“冷嘲热讽式”否定你、质疑你
施暴者会针对受害人的身体特征(比如高矮胖瘦)、性格能力(比如内向)、家庭背景(比如父母职业)等,做出语言上的侮辱,这种类型的语言暴力往往是群体加诸于个人身上的,而且会维持一段时间。

请记住大部分语言暴力的目的都是为了推翻原来你坚持做自己的原则。它们犹如一条蛀虫不断阻碍你前进的路。

暴力指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07
语言暴力,就是使用谩骂、诋毁、蔑视、嘲笑等侮辱歧视性的语言,致使他人的精神上和心理上遭到侵犯和损害,属精神伤害的范畴。而低龄语言暴力,就是限定了施暴者或受暴者是青少年。很多情况下,语言暴力源自不平等的相互关系,受害者通常缺乏自卫的力量,未成年人遭受的语言暴力就属于这一类。
从表面上看,语言暴力比体罚显得文明,但它带给学生的伤害绝不会比体罚小。从某种程度上讲,可能还有过之而无不及。体罚更多伤害的是学生的身体,其痛苦可能是短暂的,但语言暴力的伤害却是长久的,不仅侮辱了孩子的人格,损伤孩子的自尊和自信,摧残学生心理健康,严重的还会导致学生心智失常,丧失生活勇气,引发厌学、逃学、违法犯罪、自杀等严重恶果。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邹泓说,“同伴或老师实施的语言伤害,还会给孩子的心理上投下一种阴影,致使他们不再相信外部世界,觉得这个社会是冷漠的、恶毒的,对社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排斥感……”
第2个回答  2020-12-07
语言暴力,就是使用谩骂、诋毁、蔑视、嘲笑等侮辱歧视性的语言,致使他人的精神上和心理上遭到侵犯和损害,属精神伤害的范畴。而低龄语言暴力,就是限定了施暴者或受暴者是青少年。很多情况下,语言暴力源自不平等的相互关系,受害者通常缺乏自卫的力量,未成年人遭受的语言暴力就属于这一类。
第3个回答  2020-12-07
语言的暴力就是骂对方的亲人,他的父母,或者他的孩子,或者伤他的自尊心,揭他的短。 这些都属于语言暴力。
第4个回答  2020-12-07
“你太笨了”、“你真没用”、“你是个坏孩子”……经常听到家长或老师这样责骂孩子。由于孩子的年龄小、个性不一,一些“淘气包”在闯祸或考试不理想时,往往会受到老师的训斥,在家里也常常因为“不听话”被家长责骂。其实,这类“语言暴力”对孩子的心理伤害比体罚更严重,孩子容易产生自卑感。认为自己不如别人,严重的还会患上抑郁症。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