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势能计算公式

如题所述

弹性势能计算公式:

其中,k为弹性系数,x为形变量。注意:此公式中的x 必须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

弹力做功与弹性势能变化的关系:弹性势能是弹力做功转化而来,弹力做正功,弹性势能减少,弹力做负功,弹性势能增加。弹性势能的定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各部分之间,由于有弹力的相互作用而具有势能,这种势能就是叫做弹性势能。

扩展资料

(1)不是所有发生形变的物体都具有弹性势能,如橡皮泥发生形变就不具有弹性势能,因为它发生形变后不能恢复原状,属于塑性形变。具有弹性的物体也不一定具有弹性势能,如放在桌面上自由伸长的弹簧。

(2)要判断物体的弹性势能是否发生了变化,关键看此物体的形变程度有没有发生改变。若物体的形变程度变大,则物体的弹性势能变大;若物体的形变程度变小,则物体的弹性势能变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弹性势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2-14

Ep=1/2*kx。k是弹性系数,x是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程度,即伸长或被压缩的距离。

弹力做功与弹性势能变化的关系:弹性势能是弹力做功转化而来,弹力做正功,弹性势能减少,弹力做负功,弹性势能增加。弹性势能的定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各部分之间,由于有弹力的相互作用而具有势能,这种势能就是叫做弹性势能。

弹性势能可与动能直接相互转化,但不能与重力势能直接转化。核心或实质:(势能和动能间之间可直接转化,但势能不能与势能直接相互转化,就是说不可能在动能不变的情况下转化)

扩展资料

弹性势能是以弹力的存在为前提,所以弹性势能是发生弹性形变,各部分之间有弹性力作用的物体所具有的。如果两物体相互作用都发生形变,那么每一物体都有弹性势能,总弹性势能为二者之和。

弹性的本质是可逆性。应用于弹性材料的力将能量转移到材料中,在将能量转移到其周围环境之后,能够恢复其原始形状。然而,所有材料对于它们可以承受的变形程度都有限制,而不会破坏或不可逆地改变其内部结构。

因此,固体材料的特征包括通常在应变方面的弹性极限的规格。超过弹性极限,材料不再以弹性能量的形式储存在其上进行的机械作业的所有能量。

物质内或物质内的弹性能量是构型的静态能量。它对应于主要通过改变核之间的原子间距离而存储的能量。热能是材料内动能的随机分布,导致材料关于平衡构型的统计波动。但是有一些互动。

例如,对于某些固体物体,扭曲,弯曲和其他变形可能会产生热能,导致材料的温度升高。固体中的热能通常由称为声子的内部弹性波进行。

孤立物体规模较大的弹性波通常产生足够缺乏随机化的宏观振动,它们的振荡仅仅是物体内的(弹性)势能与整体物体的运动动能之间的重复交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弹性势能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5-26
错了 楼上的 k(单位是N/M)是劲度系数 而不是你所说的弹性势能
E=kx2/2 弹性势能=劲度系数*弹性形变量再除以2
我们直到功=力*距离 弹力=1/2*劲度系数*弹性形变量 而对于弹簧来说功=其能,即弹性势能的改变量 而且距离=形变量
所以弹性势能=1/2*力*弹性形变量*弹性形变量
明白了吧
求采纳为满意回答。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4-11-16
弹性势能是个复杂势能,没有公式,
初高中一般用把弹性势能转化为其他能量后再测量。
大学时可以使用微积分进行直接计算,前提是知道各形变量时的弹力大小。
比如劲度固定的弹簧,就可用积分求得其公式为(kx^2)/2。其中,k为劲度系数(初高中叫弹性系数),x为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量。
第4个回答  2020-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