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鹳雀楼这首诗反映了诗人什么样的精神

如题所述

《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一作朱斌诗)创作的一首诗。诗人受大自然震撼的心灵,悟出的是朴素而深刻的哲理,能够催人抛弃故步自封的浅见陋识,登高放眼,不断拓出愈益美好的崭新境界。

此诗前两句写的是自然景色,但开笔就有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后两句写意,写的出人意料,把哲理与景物、情势溶化得天衣无缝。

此诗虽然只有二十字,却以千钧巨椽,绘下北国河山的磅礴气势和壮丽景象,意境深远,千百年来一直激励着中华民族昂扬向上。特别是后二句,常常被引用,借以表达积极探索和无限进取的人生态度。

扩展资料

一、古诗原文

《登鹳雀楼》

作者:王之涣(唐)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二、白话译文

太阳依傍山峦渐渐下落,黄河向着大海滔滔东流。

如果要想遍览千里风景,那就请再登上一层高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登鹳雀楼 (唐代诗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2-22
一共三首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李益 《登鹳雀楼》
鹳雀楼西百尺樯,汀洲云树共茫茫,汉家箫鼓空流水,魏国山河半夕阳。
事去千年犹恨速,愁来一日即为长。风烟并起思乡望,远目非眷亦自伤。

诗歌的前半部分描述了鹳雀楼的景色并抒发了怀古之思,后半部分诗人由山河壮丽的景观联想到了人生苦短的愁怅。

畅当 《登鹳雀楼》
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
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

此诗虽然只有区区二十个字,但诗歌意境非常壮阔,可以说是描写鹳雀楼风光的上乘之作。
北宋大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道:“河中府鹳雀楼三层,前瞻中条,下瞰大河。唐人留诗者甚多,惟李益、王之涣、畅当三首能壮其观”。这三首中,李益的诗是一首七律;王之涣、畅当的诗则是五绝,均题作《登鹳雀楼》。其中以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最为脍炙人口,畅当的诗境也很壮阔,不失为一首名作,但有王之涣的这首诗在前,比较之下,畅当之诗终输一筹,不得不让王诗独步千古。

希望对你有帮助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12-22
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第3个回答  2013-12-22
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第4个回答  2013-12-22
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