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为什么会有“成一家之言”的野心?

司马迁为什么会有“成一家之言”的野心?还把它埋在了目录里?

可能是司马迁希望自己能成为史书编著体系的第一人,希望自己能成为春秋时期的孔圣人一般,让自己的《史记》藏于名山的私家之中,并借助《史记》来表达自己对于历史的看法,让自己的观点自成一家。

在《史记》这本史书的编写上,司马迁运用的是自己创新的一种史记编辑之法,在但是历史记载之中属于自成一派,并且在某种意义上讲秦朝时没有史家这一概念的,因此司马迁希望通过自己独特的史书编辑之法,成为第一史家。在上对于秦朝大量史书被销毁司马迁也是十分惋惜,因此司马迁希望自己能够还原当初诸子百家那一段辉煌历史,怀揣着这样是历史使命,司马迁开始了史记的编著。

我们刚才也讲到了,历史上秦朝时期的史书基本上都被销毁,而在这之中许多关于诸子百家的历史也都尽数消失,但是为了还原这一段历史。也为了能够效仿孔子,能够统一天下的学术之风,古史今用来传播自己的思想言论,让自己所编著的史书成为治世之书。加上虽然汉朝以休养生息的道家为主要思想,但是总有一天道家的统治思想不再适用时,《史记》可作为治世之书被世人关注,因此司马迁所写的《史记》其实是一本治世书而非史书。

因此会有“成一家之言”这样的野心,可能是因为司马迁希望自己能成为史家第一人,而自己的著作可成为当世的治世之书,教化众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8-06
有两个原因:
一,为了歌颂汉王朝。司马谈在临死时,曾对司马迁说,作为一名史官,别忘了著书歌颂西汉的“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司马迁自己也认为,对汉武帝的“盛德”和王侯将相大臣的功绩,作为史官如果不能记载、宣扬,是“罪莫大焉”。司马迁是西汉夏阳人(现陕西韩城县)。生于公元前145年,死于公元前87年左右。从小受过良好教育,20岁时曾漫游全国。后当官,虽只是一个小官郎中,但负责保卫、扈从皇帝,接近武帝机会比较多,并因此得到汉武帝赏识;以后接父亲司马谈的班,充当太史令。太史令在当时是一个中下级官吏,负责天文历法,掌管、整理国家的图书资料。官虽不大,作为一般士人,能有这个位子,已经相当满足了。正因此缘故,司马迁对汉武帝可以说是忠心耿耿,一心想通过拼命工作“亲媚于主上”。司马迁遭宫刑后,担任中书令,相当于今天的机要秘书,天天在皇帝身旁。可见与汉武帝的关系非同一般。司马迁以“古贤臣”要求自己,爱岗敬业,一直是“尊宠任职”。所以司马迁在《史记》中说:“汉兴五世,隆在建元”。“建元”是汉武帝的年号。“隆在建元”就是说汉武帝的功德达到了西汉诸帝的最高峰。
二,为了宣扬儒家思想。《史记》全书130卷,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达汉武帝之时,前后约三千年,共52万多字。司马迁于公元前104年开始写《史记》,花了十多年时间才完成。司马迁说,他之所以要写三千年的通史,主要是为了探讨历代统治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以拾遗补艺,成一家之言”。
艺,是指儒家经典。拾遗补艺,是指弥补儒家经典的不足之处。儒家经典发展到汉武帝时,数量庞大,内容烦琐,而且多半是一些抽象的原则,很难为一般人所吸收。司马迁感到,如能继承孔子著《春秋》的传统,撰写一部系统的通史,通过具体的历史事实,总结历史上的经验教训,就能更好地宣扬儒家思想,而弥补已有经典的不足。这是“拾遗补艺”实质所在。在宣扬儒家思想上,《史记》确实成为前无古人,独具特色的“一家之言”。
第2个回答  2019-12-10
史学家有时候是一种很有意思的存在。他们身为演员却企图站在观众的立场看问题。然而当他们真的当自己是观众的时候,却又希望通过自己的“观看”来阐述演员的感悟。可以说,他们是一种,既不是演员,也不是观众的存在。他们当然有自己独特的立场,但这立场,却不属于他认为自己属于的任何一方。司马迁成,成在开创了这一尴尬的立场。不足之处,也是他没有认清楚自己立场的尴尬。当天人之际,古今之变,都只是外在认知的对象而不是内在构建本身的元素时,一家之言,也只是存在于内外之间的尴尬存在。
第3个回答  2019-12-09
“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是全句。
至于,为什么“成一家之言”成了野心,可能是个人理解偏差吧!史,历史本身就是连贯的一体。无论是本纪、表、书、世家、列传,都不过是历史长河的点滴。
史学,是探究类的学问,要讲真实。“成一家之言”在我眼中,只是司马迁对他作的看法罢了!
第4个回答  2019-12-09
那个时候,记载史事的官员不敢违背皇权,司马迁继承父业,刚正不阿,却遭奸人陷害受了宫刑,痛苦不堪之下,发奋著书,想要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流传百世,是野心也是对现状的不满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