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落实三维目标提高教学有效性

如题所述

目前,大多数老师对新课程的三维目标的设置,从备课薄上看都能够较好地体现出来,但具体在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却不尽人意。大多数的课堂呈现出的仍只是仅仅关注知识目标的落实。尤其是过程目标的落实最为欠缺。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落实、体现新课程的目标要求呢?应注意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理解三维目标的含义及其之间的关系,强化“三维目标和谐统一、不可分割”的意识
  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层面上的目标要求。具体到我们的课堂教学之中,首先应明确一节课的知识目标,然后是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的过程,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获取有效的学习方法,发展各方面的能力,并且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提升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
  三者的关系,决定了我们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既要关注学习的过程,也要看重学习的结果,既要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积累与基本技能的养成,也要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二、在理解教材编排意图的基础上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制定适宜的三维目标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要做到这些,一定要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师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教师不能认为让教材再现就是完成了教学任务,必须经过再加工重新创造,更大程度上把知识的教学伴随在培养态度、能力的过程之中。既不能把教材看作是教学的目标,看作是教学中必须贯彻执行的文件,也不能走向创造使用的极端——唯有改变才是创意的错误倾向,更不能进行盲目地“创变”,应在正确理解教材编排意图基础上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总之,灵活使用教材是教学的手段,促进学生的发展才是目的。衡量教材是否是用活了,唯一的标准即是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在课堂教学中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切实贯彻三维目标
  现代课堂是倡导生成的课堂, 教师可以根据学情变化, 随时添加或删除预设的教学环节, 从而调控教学流程。但是课堂必须切实贯彻三维目标, 不能因偶然性和不可预测性而盲目改变或放弃目标, 要使课堂教学向着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方向纵深推进。在课堂讨论、提问环节中, 教师也应围绕三维目标,切实考虑问题的针对性、有效性, 考虑检验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 考虑学生在思考、讨论和回答过程中的方法渗透, 考虑如何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如运用儿歌、故事、谜语、幽默的语言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地参与数学活动,快乐的参与数学活动。另外还注重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寻找数学信息,发现数学问题,进而尝试解决问题。由于问题情境具有情感上的吸引力,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其求知欲与好奇心。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激起学生对新知学习的热情,拉近学生与新知的距离,为学生的学习作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教学中我们应根据知识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选择有效的学习方式,对于许多单凭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难以感悟到的知识,教师还必须予以讲解。当然这里所说的讲解、引导,教师要把握讲解的时机,应在学生产生困惑的时候讲,要在学生感悟不出或是感悟肤浅的时候讲。具体地说,课堂教学中需要老师讲解时,教师应及时予以讲解与引导,需要学生合作、探索的,就让学生合作、探索,需要动手操作实践的,就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和实践。给每个孩子提供了思考、创新、展示和体验成功的机会,让学生快乐学习数学。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及其认知特点出发,让学生经历知识与技能形成的过程,将知识的传授过程变成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学会知识和运用知识技能的过程,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既重“知识”又重“结果”,“过程”和“结果”并重。我们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适时发挥教师的组织、指导作用,抓紧学习知识与技能的脉络,使知识与技能目标在数学课堂中得到有效的落实。
  只有将“三维目标”有机整合在一起,教学才能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世界,才能唤起学生数学学习的需要,才能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数学课堂才会焕发出无穷的生命活力。
  四、通过课后反馈、巩固,有效落实三维目标
  兼顾三维目标考察学生的课后练习设计, 教师教学成功之处、失败的教训以及教学中的应变的自我反思的撰写,是对三维目标的落实情况形成正确全面的自我评价, 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和教学能力, 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举措。
  教师课堂组织的信息及时反馈,可使教师根据学生的听课反应,及时调节教学方法。学生课内练习的信息及时反馈,可使教师及时调节课外练习的数量和难度,避免机械重复。形成性测试的信息及时反馈,可使教师根据学生的知识缺陷,及时调整教学要求,制订补救方案和措施,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使教与学两方面的素质都得到充分地发展和提高。作业批改要做好批改记录,仔细分析存在的共性问题和个别问题。如是共性问题,就要集中讲评;如是个别问题,就要个别当面辅导。
  同时,教师在上完一堂课后,要及时地对教学任务的完成、存在的问题、学生的学习情绪、课堂教学的设计和实施进行回顾和反思,将经验和教训记录在案,以便今后调整教学方法,及时查漏补缺,可使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的发扬优点,改进不足,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和教学能力。
  总之, 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要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切实落实三维教学目标, 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获得进步与发展。使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更赋实效,才能使数学课堂焕发强大的生命力。
  课程并没有薄弱之分,只是有些在实施方面显得力度不够,效果较差。主要指的是地方课程、学校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她认为全面落实课程方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也是时代的要求。将三级课程落实好是走素质教育的康庄大道,否则就是歪门邪路。尤其是被称为薄弱课程的实施情况,对于改变人才培养模式意义重大,传统的教学方式,陷入讲——背——练的封闭学习,对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没有出路的。我们落实国家课程方案,是体现国家意志,是落实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具体表现,也是作为教育工作者的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否则,就是破坏国家的培养目标,成为国家和民族的罪人!
  首先,在面临诸多挑战和压力时,她不等不靠,没有一味停留在师资老化,办学条件简陋、人力物力匮乏的困难面前,而是相信主动发展会赢得机遇,相信自助者天助,以超越赢得超越。这和很多人牢骚满腹,怨天尤人,不思进取有天壤之别。一个想做事的有心人,才会善待每一天,排除万难,创新性地开展工作,慢慢接近自己的目标。
  其次,能从宏观上对学校发展进行谋划,对教育发展的趋势有清醒的认识,并科学制订了学校的发展方向。他从对教育公平的呼唤,认识到教育必将走向均衡,作为农村联小,硬件设施短期内不可能赶上城市学校。但是可以挖掘潜能,发挥优势,主动缩减和城市学校的差距。把学校的发展定位为建立新型乡村学校。并确立了学校发展的愿景。这样远比简单的追赶和复制先进学校显得务实而又高明。像她提出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双十双百工程”就非常简洁而实用——会做十种家务,会做十道饭菜,认识100中植物,认识100中动物,农村孩子的条件和资源丝毫不比城里孩子差,反而具有相当大的优势。
  第三,在管理上的深入保证了课程实施不浅尝辄止。从师资专职化入手,杜绝了薄弱课程的形式化。从制订考核目标,包括课程的双向选择,到课程目标的制订,到对课程实施质量的考评。无一不是对课程管理走向深入的必要保证。在一个多数人都认为是难题,无从下手的时候,这样一位年轻的女校长,却意气风发地炫耀着自己的成功,非常让人感慨!
  其实,这得益于她对课程深刻的理解。她既然甘于将语文教学很棒的老师教地方课程,因为她相信,课程内容之间互通,并不是相互隔绝的。她能够注意将国家课程内容校本化,让老师从对国家课程的循规蹈矩,疲于应付中跳出来,努力实现校本化、师本化。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她对教师职业生活幸福的体验比许多老教师更深刻,因为她认为教师的工作生活质量,会影响自己家庭生活的质量。不管是教师还是校长,自己的角色意识的清晰程度会影响自己的行走方向。当教师和校长都以工作业绩作为教师的职责担当的话,这个职业其实是很神圣的。作为教育工作者身上,也就多了很多崇高,少去许多小气和低速。
  一个农村联小都能让人赞叹“课堂内外唱大戏,泥土地里有诗意”,那些各方面条件都比它好的学校,有什么理由还存在薄弱课程呢?我想与其是老成,有顾虑,怕失败,还不如说少一份勇气和担当。缺少对教育规律的尊重,小心翼翼的背后其实是底气不足,行动不力,管理缺位和保守无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