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弦下调的结构是什么

其实每一段弦下调都有相同的风格,很动听,但不知它的结构,还有,推荐一下好听的弦下调,除了黛玉之死这些脍炙人口的,因为我听过,想听一些新的,最好是袁派,陶琪的,其他人的也很好

越剧弦下调,首先无论是爱好越剧的观众,还是文艺界的同行,都对“山伯临终”,“宝玉哭灵”,“单恋”,“贺老六托孤”等留下深刻印象,范瑞娟同志的深沉哀怨、催人泪落的“弦下调”把你心弦扣响,难以遗忘。 那么,范瑞娟的“弦下调”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呢? 当我们采访范瑞娟时,她坦率地说:“我这个人很笨,但是又很喜欢中国的戏曲。平时稍有空档,我就哼哼唱唱。邢……,
我当时还没有意识到自己要去创造什么调。那时是‘四工调’时期,每次演出,在台上唱的时候,老感到嗓子压低了,想唱得高一点,后来偶然发现移高了一个调,唱得非常舒服,以后才逐步形成了‘弦下调,。” 范瑞娟用她自己朴素的语言,简单的讲述了她创用“弦下调”最初的起因。正如世界上任何新事物的产生,就在于发现了它的不合理,不适应一样,她提供了有价值的历史原由,提示我们注意到当时历史条件下产生的越剧腔调存在着局限性的问题。
越剧从嵘县一带的农村小戏进入上海时·,以其清新质朴开始吸引了观众,那时唱的是正调(主胡定弦1一5)、四工调(定弦6一3),但是,小生小旦的唱腔不分,腔调比较单一,运腔不够丰富,又妨碍了自身的发展。四十年代是越剧发展的转折时期,弦下调是范瑞娟首创的,是1为D的调即1-5调,弦下调又名为弦下腔,范派弦下调很有特色,而范派的尺调也很有特色.我认为,每个流派的弦下调或尺调或嚣板或四工调或流水都有自己的特色,否则,就不能算派! 弦下调都为在比较悲壮的场合演唱的,如范派《梁祝》中"楼台会"一折"英台说出心头话"以及《孔雀东南飞》中"人去楼空空寂寂"等都是弦下调.前者表现了梁山伯在得知英台已经许配给马文才时的那种悲痛欲绝、万念俱灰的心情"英台说出心头话,我肝肠寸断口无言, 金鸡啼破五更梦, 狂风吹折并蒂莲! 我只道两心相照成佳偶, 谁又知今生难娶祝英台。 满怀悲愤无处诉啊…… 无限欢喜变成灰!”相信你在听后一定会潸然泪下!而后者表现了焦仲卿在回忆与兰芝往日的恩情切切、夫妻甜蜜的幸福日子,由于母亲的相逼使夫妻苦悲泣,终于“孔雀东南飞”的那种彷徨、痛恨的心情。相信你在听后一定会对焦仲卿既可怜又可恨又同情又无奈。同样的弦下调表现的手法却不尽相同,这就是流派的魅力所在。 范派多用真嗓,少用或不用假嗓,范派曲调纯朴豪放,小腔迂回曲折,丰富动听,独树一帜,特别是唱弦下调时就更少用假嗓了,当你练习的时候要注意哟。
所谓弦下调是相对主胡而言的,主胡就两根弦,里弦(空弦)最低音为"1"。低于“1”的音只好翻上去拉,这样就形成了唱在弦下8度走的格局,故称弦下调。弦下调音差大,音域宽,主要是低音要沉得下去,比较吃功夫。越剧分南调与北调,北调哦呤腔,唱弦下调够呛,南调喊风调,演唱弦下调高上去没问题,就怕低不下来,所以要争取把气沉下去。
【弦下腔特点】幽怨凄切,悲愤激越。为[尺调腔]的反调,一般在剧 中人物最哀伤时使用。如《山伯临终》、《宝玉哭灵》。形成:范瑞娟在周宝财合作下,她在唱腔中以[六字调]为基 础,吸收融化京剧[反二簧]的某些音调,同时也运用 [尺调腔]的旋律,形成了哀伤、悲沉的[弦下腔]。因 伴奏常高于唱腔八度,使唱腔处于“弦下”而得名。 板式:与[尺调腔]一样齐全,表演能力非常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3-04
弦下腔
特点:幽怨凄切,悲愤激越。为[尺调腔]的反调, 一般在剧中人物最哀伤时使用。如《山伯临终》、《宝玉哭灵》。
形成:范瑞娟在周宝财合作下,她在唱腔中以[六字调]为基础,吸收融化京剧[反二簧]的某些音调,同时也运用

[尺调腔]的旋律,形成了哀伤、悲沉的[弦下腔]。因伴奏常高于唱腔八度,使唱腔处于“弦下”而得名。
板式:与[尺调腔]一样齐全,表演能力非常强。
第2个回答  2016-02-18
弦下腔是在尺调腔的基础上,借鉴了京剧“反二黄”的手法,并吸收越剧早期“六字调”的因素发展而来的。弦下腔属于D调,胡琴定弦在1-5。
弦下腔是尺调腔的反调,适于表述悲情激越的情绪,在越剧剧目中,要表述剧中人物哀伤时,往往使用弦下腔。
例如:《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山伯临终”
《祥林嫂》中的“风满天,雪满地”
《红楼梦》中的“宝玉哭灵”
弦下腔的板式与尺调腔一样齐全,表述能力是非常强的。
第3个回答  2016-02-26
越剧是很专业的剧种,这个问题需要专业人士回答了
第4个回答  2009-08-02
弦下腔
特点:幽怨凄切,悲愤激越。为[尺调腔]的反调,一般在剧
中人物最哀伤时使用。如《山伯临终》、《宝玉哭灵》。
形成:范瑞娟在周宝财合作下,她在唱腔中以[六字调]为基
础,吸收融化京剧[反二簧]的某些音调,同时也运用
[尺调腔]的旋律,形成了哀伤、悲沉的[弦下腔]。因
伴奏常高于唱腔八度,使唱腔处于“弦下”而得名。
板式:与[尺调腔]一样齐全,表演能力非常强。
同时你可以在网上查一下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