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是哪个时候才在中国普及的

虽然在公元105年蔡伦改造发明了纸,但是直到近百年后的官渡之战中曹操下令把部下写给袁绍的(木简)书信付之一炬,这说明在当时纸还没有在上层社会中普及。
在4世纪后期有一次王羲之一次就给谢安送了上万张纸,这说明在当时的贵族阶层中,纸张已经开始逐渐普及了。
那么请问纸张是在哪个时候在平民百姓(一般读书人)中开始普及的?
那么请问三国时期(公元250年前后)纸张已经普及到什么程度了?
东汉105年蔡伦改造发明了纸,但是并未马上普及,在古代要普及一项技术是需要花很长时间的。另外一楼中的电影情节是今人杜撰的,不足为信

纸在公元404年才得到普及。

纸虽然出现较早,但真正用于书写和推广使用是在蔡伦造出质地优良的“蔡候纸”之后。公元404年,东晋桓玄帝曾下令废简用纸,使纸的应用日益推广和普及。

用历史的观点看问题,历史上任何一项重大工艺技术的发明,都不是偶然的,都具有从设想,到雏形,到完善的发展过程。蔡伦之前虽然有纸,但这无损于蔡伦作为重大改良者和完善造纸术这一发明的发明者的丰功伟绩。

是蔡伦的发明创造,使纸进入了它的实用阶段,并迅速、广泛地推广开来,为完善印刷术和促进印刷术的发展提供了物美、价廉、而又易得的承印物。蔡伦的功绩和他作为完善造纸术这一伟大发明的发明家的光辉形象是不容抹煞的。

扩展资料:

蔡伦造纸过程:

改进造纸术时的蔡伦主管监督制造宫中用的各种器物。蔡伦挑选出树皮、破麻布、旧渔网等,让工匠们把它们切碎剪断,放在一个大水池中浸泡。

过了一段时间后,其中的杂物烂掉了,而纤维不易腐烂,就保留了下来。蔡伦再让工匠们把浸泡过的原料捞起,放入石臼中,不停搅拌,直到它们成为浆状物,然后再用竹篾把这粘乎乎的东西挑起来,等干燥后揭下来就变成了纸。蔡伦带着工匠们反复试验,试制出既轻薄柔韧,又取材容易、来源广泛、价格低廉的纸。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纸 (非编制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蔡伦 (东汉宦官,“蔡侯纸”发明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7-28
普及一下知识:蔡伦并不是纸的真正发明者
有人一直认为纸的发明者就是他,这种说法并不十分确切,其实,蔡伦只能算是纸的革新者。专家从1986年在甘肃天水市放马滩西汉墓中出土的绘有地图的麻纸考证,得出的结论是:这些麻纸的年代应为文帝、景帝(公元前179—前141年)的西汉之时。而蔡伦大约出生于公元63年的东汉时期,由此可见,最早的纸并不是蔡伦发明的,他的贡献是组织并推广了高级麻纸的生产和精工细作,促进了造纸术的发展。

蔡伦的家乡地处长江以南的湘水(今湘江)支流,是富裕的米谷之乡。他出身于普通农民之家,从小随长辈种田。汉章帝刘炟即位后,派人至全国各郡县挑选聪明伶俐的幼童入宫。永平十八年,少年蔡伦被选入洛阳宫内为宦。当时幼年宦者须习字读书知礼,蔡伦因成绩优异,于建初元年任小黄门,掌着宫内外公事传达及引导诸王朝见、就座等事。后升任“尚方令”,负责管理皇室工场,监造各种器械。东汉和帝元兴元年(公元105年),蔡伦在总结前人制造丝织品和旧造纸技术的经验基础上,在洛阳发明了用树皮、破渔网、破布、麻头等作原料,制造成了适合书写的植物纤维纸,使纸成为普遍使用的书写材料。

在没有发明纸以前的中国,书籍大多是用竹子做的,这样的书极其笨重而不宜携带;有些书是用丝绸做成的,由于代价昂贵而得不到普及。在西方,在纸没有引进以前的大多数书籍,是用牛皮纸和羊皮纸制成的,这两种纸是经过特殊加工的羊皮和小牛皮,而牛羊皮纸都是稀罕之物,造价极其昂贵。

值的一提的是,当时,当蔡伦研究出新的造纸工艺后,朝廷对这一新的发明进行了严格的保密,这使的西方国家晚中国几百年才使用上真正的纸。那么,造纸技术是怎样传到西方的呢?

据说,公元751年,在今天的哈萨克斯坦境内,唐朝的军队与阿拉伯人打了一仗,结果是唐军惨败,不少士兵被阿拉伯人俘虏,被俘虏的士兵中有几个是造纸技术员,他们受不了阿拉伯人的严刑拷打,招出了造纸的秘密。就这样,中国的造纸技术就像印度人发明的数字那样,经过阿拉伯人之手,绕过地中海,经中东、北非、西班牙,最后到达欧洲,传遍世界!

蔡伦的结局是悲惨的,由于他成名后卷入了宫廷斗争,失败后,为了避免受辱,淋浴全身后穿上最漂亮的服装,喝下了致命的毒药自尽,终年58岁!
第2个回答  2009-07-28
楼主啊,你说的正确。
纸张的普及与印刷术的出现是有必然联系的。
到隋唐时代,纸张才真正彻底普及起来。
当时的印刷术已经相当成熟了。尽管还是雕版印刷,非活版印刷。
但是使用量说明问题。
普及是需要大量使用的。三国时代,已经有“契约”了,纸写的契约书。
普及!不是出现!
这两者差很远。
蔡伦及其门人们不懈努力是不错,但是并不等于普及。汉末魏晋时代,尤其是五胡十六国时代都乱成什么样儿了,怎么普及?
北朝的北魏,皇帝想到民间争书,这个意义不小,说明民间已经有相当的藏书了。
“洛阳纸贵”恰恰说明纸张的消费量并不高。
假如平常都有相当的需求,只不过印制一本儿书,怎么能出现纸张缺货的问题。
直到隋唐,上至国家,下到庶民,用纸张写字很普及,当时的家书远比东晋时代更为广泛,即便是战乱年代,也一样。
而且,唐朝没有“洛阳纸贵”这样的事儿出现,纸张的需求量大,例如国家出版《金刚经》一次的纸张消费量就相当可观。假如制造量小,完全没有可能及时供应。
也只有民间都普及了,才会出现这等状态。
你思考问题向来别有新意,呵呵呵。果然是好朋友。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09-07-25
西汉时便有麻纸,只是制造不发达 和帛一样属贵重西游品
东汉和帝元兴元年(公元105年),蔡伦在总结前人制造丝织晶的经验的基础上,经过改良,在洛阳发明了用树皮、破渔网、破布、麻头等作原料,制造成了适合书写的植物纤维纸,才使纸成为普遍使用的书写材料。 于是公元二世纪纸在中国就开始广泛普及. 三国时期正好是纸广泛应用的时候,但竹简依然存在 使用并渐渐成为象征性物品。
当时北方战乱,造纸业受到很大影响,纸大为短缺,而江南经过长期发展,经济繁荣富裕,造纸业发达 并不受影响,所以 赤壁中曹操发给东吴的劝降书是用的是竹简,1是因为他对孙权鄙视讽刺,2则纸料短缺,为节省他没有必要在劝降书上用纸
东吴用白纸回曹操,就是因为江南经过长期发展,经济繁荣富裕,造纸业发达 并不受影响,纸资源丰富,中间没有有什么问题。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63454055.html?si=2

第4个回答  2009-07-25
东汉初年,纸的发明人叫蔡伦,是现在的湖南省耒阳市人,属衡阳市管辖,蔡伦造纸列入了(中国四大发明之内)...(耒的读音是累的第3声)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