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级下语文学常识和古诗及古文复习资料

好的话,给600分
真的,这次考试很重要,把分都给你

七年级下古诗词

古诗鉴赏类的试题,首先要把握整首诗表达的主题和作者所表现的思想感情,其次是理解其中关键词句的含义。另外,要注意多读、多思考、多积累优美的古诗词,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并注意同类型诗歌的比较。

目录:七下《题破山寺后禅院》《登岳阳楼》《蝉》《孤雁》《鹧鸪》《木兰诗》《观刈麦》《破阵子》《使至塞上》《黄鹤楼》《归园田居》

一、 名句回放:

1、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2、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3、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4、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 。

1、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2、 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

3、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

4、 移舟水溅差差绿,倚槛风摆柄柄香。

5、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6、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

7、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

8、 零落黄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9、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10、 当窗理云鬓, 对镜帖花黄 。

11、 双兔傍地走, 安能辨我是雄雌 ?

12、 足蒸暑土气 ,背灼炎天光。

13、 吏禄三百石 ,岁晏有余粮。

14、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15、 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6、 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

17、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8、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

19、 晨兴理荒秽 ,带月荷锄归。

二、 古诗探幽

(一)、《归田园居》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1、表明隐居之地和劳动结果的诗句: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2、本诗的点睛之笔: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3、反映劳作艰辛,但躬耕田园的志向不改,表达作者厌恶官场,热爱田园生活的句子: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4、诗人对和平宁静生活不懈追求的句子: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二)、《观刈麦》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⒈表明全家人艰辛劳动的诗句: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⒉表明劳作艰辛的诗句: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三)、《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闻钟罄音。
⒈既写出自然之景,又写出心灵之境的诗句: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⒉既是写景的过程又是悟性的过程的诗句: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⒊拓展:吴均《与朱元思书》陶冶心灵意境相同的诗句"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4、写出了禅院幽静的环境,以及这幽景给人生的启示的句子:"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四)、《黄鹤楼》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悉。
⒈李白如何称颂崔颢的《黄鹤楼》: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⒉感慨古人不可见,世事茫茫难预料,具有伤感惆怅之情的句子: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3、用来表达人们吊古思乡情怀的诗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悉。
4、、崔颢的《黄鹤楼》:以写景出名的诗句是: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5、表现游子的悲苦心情的诗句是: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与此诗句有相同意境的《天净沙?秋思》中的句子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五)、《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⒈写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景象的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⒉不仅显示了大漠景象奇特,而且巧妙的把自己孤寂情绪融化在自然之中的句子: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⒊暗示诗人因为受到排挤而激愤和抑郁的内心的句子: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4、王维的《使至塞上》:诗中写塞外奇特美丽风光的千古名句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5、写出《红楼梦》中香菱所评论的《使至塞上》的两句描写塞上风光的是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六)、关于《木兰诗》
⒈写木兰矫健雄姿的诗句: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⒉写边塞夜景表现军旅的苦寒生活的句子: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⒊写战争的激烈悲壮的诗句: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4、南北朝乐府北方民歌《木兰诗》中木兰从军的原因是: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5、面对可汗大点兵,木兰作出的决定是: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6、木兰出征前紧张准备的句子是: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7、木兰奔赴前线思念亲人的句子是: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啾啾。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溅溅;
8、通过环境描写,渲染出十年军旅生活悲壮、严酷的气氛,烘托出木兰勇敢、坚强的性格的句子: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8、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9、《木兰诗》中概括木兰十年征战生活的句子是: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10、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其原话是:"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1、从"归来见天子"一段里你揣摩一下木兰希望过什么样的生活?"木兰不用尚书郎,愿借明驼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三、精妙品萃

1、赏析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并答题。

① 点明了作者耕种的地点的一句是:种豆南山下

② 点明了作者耕种的时间的一句是:晨兴……锄归

③ 表现作者晚归情趣的一句是:夕露沾我衣

④ 表现作者归隐耕作目的诗句是: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2、下面是对陶渊明《归园田居》的理解,选出不恰当的一句( C )

A、“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二句,交代了劳动的地点、劳动的内容和豆苗的生长情况。“种豆南山下”是平淡之语,“带月荷锄归”是幽美的,两者相互衬托,完美而又和谐。

B、“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二句,写早出晚归,辛勤劳动。荒秽,指各种野草。

C、“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承“荷锄归”,写回家途中穿草而行,露沾衣湿。“种豆南山下”和“夕露沾我衣”,用语虽平淡自然,却将归隐的艰难写得极为具体。

D、“衣沾不足惜,但使原无违”二句,抒发感情。表明避开官场的志趣,抒发作者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3、下列对诗词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黄鹤楼(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A.“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借传说落笔,然后生发开去,叙昔人黄鹤,杳然已去,给人渺不可知的感觉。

B.“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这句话中的 “一去不复返”有岁月不再、古人不可见之憾。仙去楼空,只剩下天际白云、悠悠千载,表现世事茫茫之感慨,流露出诗人消极悲观的思想感情。

C.“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写楼中所见。晴川草树,历历在目,萋萋瞒眼的景象,烘染出登楼远眺者的愁绪。

D.“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这一联写烟波江上日暮怀乡之情,在结构上回应那种渺不可见的境界。

4、赏析王维的《使至塞上》并答题。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①本诗从体裁看是 五律 诗,从内容看,文学史上称之为“ 边塞 ”诗;诗中既言事,又写景,更在叙事写景中表明内心情感的句子是: 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 。

②以传神之笔刻画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3)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蓬草”在古代诗文中一般比喻故乡水;诗人自己。诗中的“征蓬”表达了诗人

怀念故乡,热爱故乡感情。“蓬草”随风飞转,古代文学常用它来比喻漂泊不定的行踪。

B、诗人以浓郁的笔墨写了此次出使的经历。“单车欲问边”,写自已轻车简从,要前往边境慰问将士。“属国过居延”,是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

C、颈联的“直”和“圆”两字历来为人称道,“直”和“圆”准确地描写了沙漠的景象, 而且表现了作者深切感受。“直”字荒凉孤独中透着挺拔雄伟,“圆”字苍茫壮阔中显现柔和温暖。

D、尾联用典流露了向往建功立业的心情,这个典故隐含在 “ 燕然 ”两字中。

5、对下列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声。

A.本诗大约作于诗人做县尉时。诗歌描写了清晨寺后禅院的清幽脱俗的景致,流露出诗人对仕途生活的向往。

B.诗题“题破山寺后禅院”,可知“后禅院”才是诗的重心所在,所以只在起首两句后提过破山寺后,立刻转入对后禅院的描述。

C.“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是历来为人传诵的名句。“曲径通幽处”引发人丰富的联想与思绪,暗示的意义多于写实的意义。“曲”、“幽”、“深”等字眼表现了禅院蓊花木扶疏、幽深清静的环境。

D.“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两句更多抒写诗人的主观感受。一个“悦”字表现了作者从中感受到的欢欣。一个“空”字表现了作者此时此刻心中尘世杂念全消的精神状态。

6、赏析《木兰诗》并答题。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①第一段中主要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急切操办 离别父母 走向征途

②木兰在战场上的一个典型镜头是: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③哪两句诗写木兰不图荣华富贵?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7、阅读辛弃疾的《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语以寄之》完成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① 根据你所掌握的历史知识,说说了却君王天下事中的天下事指的是什么?

收复中原,统一国家。

②辛弃疾尽管“白发生”却依然眷恋自己曾经浴血奋战的疆场,这种眷恋的情结从词中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两个细节中可以读出来。

② 试体味“沙场秋点兵”一句中“秋”字的表达效果。

既点明了季节,也为战士出征增添了肃杀的气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9-03
一.古诗词
1.山际见来烟, 。
鸟向檐上飞, 。(吴均《山中杂诗》)
2.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王维《竹里馆》)
3.峨嵋山月半轮秋, 。
夜发清溪向三峡, 。(李白《峨眉山月歌》)
4. ,散人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5.故园东望路漫漫, 。
马上相逢无纸笔, 。(岑参《逢入京使》)
6.独怜幽草涧边生, 。
春潮带雨晚来急, 。(韦应物《滁洲西涧》)
7.岐王宅里寻常见, 。
正是江南好风景,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8.苍苍竹林寺, 。
,青山独归远。(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9.黄梅时节家家雨, 。
有约不来过夜半, 。(赵师秀《约客》)
10. ,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 。(赵翼《论诗》)
1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 。 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 。
:现在却经常是忧郁。一切都是瞬息, ; 而那过去了的, 。(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二.文言文
5、伤仲永
1.通假字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贤于材.人远矣
2.重点词语
世隶.耕 未尝.
识书具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稍稍..宾客其父 环谒..于邑人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或.以钱币乞.之 称.前时之闻 泯然..
众人矣

仲永之通悟.. 贤.于材人.. 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彼.其受之天也
3.词类活用
邑人奇.之 父异.焉 父利.其然 宾客..其父 日.
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4.一词多义 自:(1)并自为其名 (2)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闻:(1)余闻之也久 (2)不能称前时之闻 然:(1)父利其然也 (2)泯然众人矣 名:(1)并自为其名 (2)不能名其一处 意:(1)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2)宾客意少舒、意暇甚 (3)意将隧入 于:(1)贤于材人 (2)受于人者 宾客:(1)稍稍宾客其父 (2)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文理:(1)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2)文理有疏密
5.古今异义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古: 今: 或.以钱币乞之 古: 今: 稍稍..宾客其父 古: 今: 泯然众人..矣 古: 今:
6.翻译句子
(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2)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3)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7.相关练习
(1)联系上下文回答: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2)事实上,方仲永如同常人的原因有很多,其一,从乡邻的“ ”;其二,从其父的角度来看,“ ”;其三,从方仲永本人来看,“ ”。(引号内填原文)

10、木兰诗
1.通假字
著.我旧时裳 对镜帖.花黄 出门看火.

2.重点词语
当.户织 惟闻..
女叹息 愿为市..鞍马 旦.辞爷娘去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万里赴戎机.. 策勋..十二转 赏赐百千强. 木兰不用..尚书郎 出郭.相扶将.. 雄兔脚扑朔.. 双兔傍地走...
3.一词多义 市:(1)愿为市鞍马 (2)东市买骏马 将:(1)将军百战死 (2)出郭相扶将 愿:(1)愿为市鞍马 (2)愿驰千里足
4.古今异义
卷卷有爷.名 古: 今: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古: 今: 出郭.相扶将 古: 今: 双兔傍地走. 古: 今:
5.翻译句子
(1)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3)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6.相关练习:
(1)按要求用原文填空:
①描写木兰行军速度快的句子:
②描写木兰边塞军旅生活艰苦的句子:
③描写战争时间长、战斗激烈的句子:
(2)花木兰形象的特点?
第2个回答  2009-07-04
真的假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