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睁眼看第一人的是谁

如题所述

中国近代史上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林则徐。林则徐主持编译的《四洲志》简要叙述了世界大五洲30多个国家的地理、历史和政治状况,是近代中国第一部相对完整、比较系统的地界地理志书。在林则徐的影响下,后来产生出一批研究世界地理的学者。此书实为开风气之先的创举;而作者林则徐也被后人称为开始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林则徐(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福建侯官县人,是清朝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历史治水名人。官至一品,曾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在中国有“民族英雄”之誉。1839年,林则徐于广东禁烟时,派人明察暗访,强迫外国鸦片商人交出鸦片,并将没收鸦片于1839年6月3日在虎门销毁。虎门销烟使中英关系陷入极度紧张状态,成为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入侵中国的借口。尽管林则徐一生力抗西方入侵,但对于西方的文化、科技和贸易则持开放态度,主张学其优而用之。根据文献记载,他至少略通英、葡两种外语,且着力翻译西方报刊和书籍。1839年主持编译的《四洲志》,也因此被称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5-20
中国近代史上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林则徐。林则徐主持编译的《四洲志》简要叙述了世界大五洲30多个国家的地理、历史和政治状况,是近代中国第一部相对完整、比较系统的地界地理志书。在林则徐的影响下,后来产生出一批研究世界地理的学者。此书实为开风气之先的创举;而作者林则徐也被后人称为开始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1林则徐简介
林则徐(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福建侯官县人,是清朝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历史治水名人。官至一品,曾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在中国有“民族英雄”之誉。1839年,林则徐于广东禁烟时,派人明察暗访,强迫外国鸦片商人交出鸦片,并将没收鸦片于1839年6月3日在虎门销毁。虎门销烟使中英关系陷入极度紧张状态,成为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入侵中国的借口。尽管林则徐一生力抗西方入侵,但对于西方的文化、科技和贸易则持开放态度,主张学其优而用之。根据文献记载,他至少略通英、葡两种外语,且着力翻译西方报刊和书籍。1839年主持编译的《四洲志》,也因此被称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5-20
谁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第一人”?至少到目前为止,我所知道的就有4大人选:魏源、林则徐、龚自珍、徐光启。

举人,道光二十五年[1845]中进士,官至高邮知州等职,晚年弃官归隐,潜心佛学”。近代大思想家、大学者魏源著有《海国图志》,认为论学应以“经世致用”为宗旨,提出“变古愈尽,便民愈甚”的变法主张,倡导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并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也就是“以敌抗敌”、“学敌抗敌”)的主张,开启了了解世界、向西方学习的新潮流,这是中国思想从传统转向近代的重要标志。

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第一人到底是谁?魏源、林则徐,还是另外谁

湖广总督、陕甘总督、陕西巡抚和云贵总督等职,两次受命钦差大臣,因1839年到广州主持虎门销烟、抗击英军侵略而被尊称为民族英雄)成了学界一致公认的“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第一人”。近代大政治家、大思想家林则徐尽管一生力抗西方入侵,但对于西方的文化、科技和贸易则持开放态度,主张学其优而用之。千古未遇的西方资本主义强敌入侵,促使林则徐“最先从封建的闭关自守的昏睡状态中觉醒,以全新的态度睁眼看世界”。林则徐还是中国引进国际法的第一人、中国近代外交事业的先行者、中国国际法学的开山者。海国图志》是其好友魏源将林则徐及其幕僚所翻译的文书合编而成,此书对晚清的洋务运动乃至日本的明治维新都具有启发作用。看来,“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最初还是林则徐提出来的。林则徐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者和杰出的民族英雄,他在了解世界、研究西方方面带了头,成了中国近代传播西方文化、促进西学东渐的带头人。

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第一人到底是谁?魏源、林则徐,还是另外谁

此外还有人说,龚自珍(1792-1841年,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段玉裁外孙,嘉庆二十三年[1818]中举人,道光九年[1829]中进士,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职)才是爱国主义热情,揭露清统治者腐朽,主张“更法”、“改图”,呼唤改革风雷的风气,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著有《定庵文集》、《己亥杂诗》等。龚自珍高瞻远瞩,有所洞察当时全球国内外的大事动态,清醒地看到了清王朝已进入“衰世”,是“日之将夕”;他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是近代改良主义的先驱。
第3个回答  2021-05-21
在中国,林则徐拥有极高的知名度。这当然不是无缘无故的。

他所主持的虎门销烟,揭开了中国近代史上反帝斗争中的光辉一页;他作为一位出色的治水专家,在江浙一带兴修水利工程,对黄河、长江进行了有效治理,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他清正廉洁,勤于职守,循法秉公,用心谋求兴国之道,在腐败成风的晚清政坛犹如一缕清新之风。

林则徐从未出过国 为何被称为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林则徐从未出过国,却被历史教材称为“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这是什么缘故呢?

1839年,林则徐被任命为钦差大臣、两广总督,前往广州查禁鸦片。在这之前,林则徐几乎没有与外国人打过交道。在查禁鸦片的过程中,林则徐与外国人斗智斗勇,逐渐意识到文武官员和普通民众,对中国之外的世界了解甚少。就连他自己,也是如此。

比如,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已经打了2个月,林则徐还坚信英军只是依仗船坚炮利,“一至岸上,则该夷无他技能,且其浑身裹缠,腰腿僵硬,一仆不能复起,不独一兵可手刃数夷,即乡井平民,亦尽足以制其死命。”

林则徐从未出过国 为何被称为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其余文武官员就更不用说了,一如林则徐所焦虑的那样,“沿海文武大员并不谙诸夷情,震于英吉利之名,而实不知来历。”所以,林则徐迫切需要找到一个渠道,来了解外界的真实情况。

基于这一点,林则徐干了几件当时人们很难理解的事情。他在南下广东时,就请了一位在理藩院中任职的老人随行,作为他的英文翻译。在广州,又将几名会英语的华侨、澳门教会学校学生招至幕中。虎门销烟之前,他致信英国女王,为担心英文翻译信件有误,请英国船员进行校正。

在满朝文武对外国人嗤之以鼻,避之犹恐不及的时候,林则徐能够主动接触“洋务”,难能可贵。

林则徐从未出过国 为何被称为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随着与外国人接触得越多,林则徐对外部世界历史、地理、制造等各方面的兴趣越来越浓。

为系统了解世界各国的地理、历史、政治情况,1839年,林则徐主持编译了把英国人慕瑞所著《世界地理大全》,并亲自润色、编辑,撰成《四洲志》一书。这是当时中国第一部较系统的世界地理志。

1840年,林则徐的好朋友魏源受林则徐的委托,在《四洲志》等资料的基础上,编撰而成50卷的《海国图志》,影响极为深远。林则徐编撰这部书的目的,就是“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林则徐从未出过国 为何被称为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不仅如此,林则徐还把外国人讲述中国的言论翻译成《华事夷言》,将英国商人主办的《广州周报》翻译成《澳门新闻报》,并引进翻译了瑞士人滑达尔于1758年所著的《滑达尔各国律例》。

正是因为掌握了《各国律例》,林则徐在英国水兵杀害中国农民林维喜的事件上,才能有理有据地驳斥义律的狡辩。

林则徐在致英国女王的信件中,也强调:“弼教明刑,古今通义,譬如别国人到英国贸易,尚须遵英国法度,况天朝乎?今定华民之例,卖鸦片者死,食者亦死。……故新例于带鸦片之人,定以斩绞之罪,所谓为天下去害者此也。 ……若过此期限,仍有带来,则是明知故犯,即行正法。”这是表示,清朝的禁烟行为符合国际法,中国禁烟行为完全符合国际法,中国有权根据本国律例对英国鸦片贩子施以严惩对,违反禁烟禁令的英国鸦片贩子“货尽没官,人即正法”并无不妥之处。

林则徐从未出过国 为何被称为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遗憾的是,林则徐在“开眼看世界”上做了大量的工作,却没有得到高层的重视。

1842年,由于清朝军队一再遭到惨败,道光皇帝坐不住了。当年3月21日,道光皇帝召见曾经与英国人有过接触的吏部尚书、扬威将军奕经,一口气向他问了5个问题:“该女主年甫22岁,何以被推为一国之主?有无匹配?其夫何名何人?在该国现居何职?”

奕经哪里回答得了这5个问题?不光是奕经,满朝文武官员中,没有一人能够回答哪怕其中一个问题。

林则徐从未出过国 为何被称为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如果道光皇帝看过林则徐翻译的《四洲志》,他就不会问出这些荒诞的问题;如果奕经和满朝文武官员看过林则徐翻译的《四洲志》。他们就不会被问得瞠目结舌。
第4个回答  2021-05-19
近代中国睁眼看第一人的是林则徐这是魏源对他的评价。
千古未遇的西方资本主义强敌入侵, 促使林则徐“ 最先从封建的闭关自守的昏睡状态中觉醒,以全新的态度睁眼看世界” 。林则徐赴广州主持禁烟后,在与侵略者斗争的实践中意识到自己对西方知识的贫乏、国人对王朝之外世界的无知,他急于改变“沿海文武大员并不谙诸夷情,震于英吉利之名,而实不知来历” 的状况,于是开始有意识有目的地收集外文报刊、书籍进行翻译,以求获得有价值的情报,加深朝廷、国人对“西洋”的了解。通过分析外国的政治、法律、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他认识到只有向西方国家学习才能抵御外国的侵略。
他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主张,他提出为了改变军事技术的落后状态应该制炮造船的意见;他亲自主持并组织翻译班子,翻译外国书刊,把外国人讲述中国的言论翻译成《华事夷言》,作为当时中国官吏的“参考消息”;为了解外国的军事、政治、经济情报,将英商主办的《广州周报》译成《澳门新闻报》;为了解西方的地理、历史、政治,较为系统的介绍世界各国的情况,又组织翻译了英国人慕瑞的《世界地理大全》,编为《四洲志》;适应当时对敌斗争和对外交涉的需要,着人迅速编译了《国际法》,这在中国国际法学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 它标志着西方国际法著作开始正式传入中国,,标志着近代国际法开始在我国应用于对外交涉,标志着中国近代国际法学史的开端。从理论上说,林则徐是中国引进国际法的第一人、中国近代外交事业的先行者、中国国际法学的开山者。
林则徐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者和杰出的民族英雄,他在了解世界,研究西方方面带了头,成为中国近代传播西方文化,促进西学东渐的带头人。我们从中国国际法学史角度看,他在鸦片战争中,不仅是维护国际法原则的中流砥柱,而且也是中国引进国际法的第一人、中国近代国际法学的开山者。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