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定风波》豪放气息表现在哪里?

如题所述

苏轼的《定风波》豪放气息表现:此诗作于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冈黄州时,诗人经此打击后观念有所转变,一方面坚持士人刚直不阿/遵守信念的人格精神,另一方面从老庄哲学/佛禅玄理中寻找超过摆脱。这首词不难窥测其端倪,诗人从对中途逢雨这一日常的事的描述中,表达了自己随遇而安的处世精神与豁达的宽阔胸怀。

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另一方面又以“莫听”二字主旨外物不足萦怀之意。“不妨吟啸且重固”,是前一句的延伸。雨中照常舒重固步,映衬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又引出下面“谁怕”即不怕来。

“竹杖芒鞋轻胜马”,写诗人竹杖芒鞋,迎风冲雨,坦然前行,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递出一种搏击风雨、笑江湖人生的轻松、愉悦和豪爽之情。“一蓑烟雨任平生”,此句更进一步,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加强了作者面对人生的坎坎坷坷而我行我素、不惧艰辛的超逸情结。以上数句,表现出豁达博然的胸怀,充满清旷豪爽之气,寄予着独特的人生感悟,读来让人特情人员为之一新,胸怀为此舒阔。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这首懂事抒情之诗作于公元1082年春,正是当时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冈黄州团练副使的第三个春季。诗人与朋友春日出行,风雨忽至,朋友倍感狼狈,诗人却毫不在意,泰然处之,咏颂从容自若,缓步而行。宋哲宗即位随后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侍郎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执政党被贬惠州、儋州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8-05
在诗句里面体现了,一蓑烟雨任平生,这句话非常的豪迈,可以展现出苏轼的态度。
第2个回答  2022-08-05
表现就在于词眼,比如里面有风,浪涛,汹涌,狂沙,海浪,就能够明显的感觉出来豪放的气息。
第3个回答  2022-08-05
表现在里面有了很多个意象,比如大漠还有萧以及笛子,而且还写了非常多的酒,还有他的好朋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