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级行政区的1949~2002年

如题所述

1949年
全国(不含台湾省)行政区划之专级行政区(第二级地方)共293个,其中195专区、8盟、54省辖市、21行政督察区、4行政区、1行署区、1特区、1直辖区、1监时委员会、2行署、1矿区、3基巧、1噶本(根?《中国政区地理》,刘君德主编)。其时由于正处共产党政权稳定时期,主要国民政府时期的区划体制。
1959年
共有153个专区级行政区(不含台湾省和西藏地方),4行政区、119专区、29自治州和7盟,另外省辖市为纳入。
1983年
随着1983年开始的“地级行政区划改革”,随之出现全局性的地、市合并——建立中心城市。目的是打破多年来市县之间的行政壁垒和城乡分割、工农分 的格局,发挥中心城市对农村拉动作用,但后来弊端越来越多,尤其是一些不具备经济辐射能力的城市强行升格,与辖县矛盾加大,弊端明显。在各个省、自治区,省、县、乡三级行政体制实际为省、地、县、乡四级行政体制由此造成诸多弊端。一是中央政府的政令不畅;二是财力过于集中地市一级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而忽视县级建设。
2002年
湖北、浙江等部分省渐渐实行在经济上省直管县的办法,行政管理层级开始出现变化,如湖北省出现局部的“省直管市”——省政府直接管辖的“县级市”。 截至2015年4月 年份合计地区自治州盟行政区地级市1983 323 138 31 8 1 145 1984 323 135 31 8 1 148 1985 327 125 31 8 1 162 1986 325 119 31 8 1 166 1987 326 117 30 8 1 170 1988 334 113 30 8 —183 1990 336 113 30 8 —185 1991 338 113 30 8 —187 1993 335 101 30 8 —196 1994 333 89 30 8 —206 1995 334 86 30 8 —210 1998 331 66 30 8 —227 1999 331 58 30 7 —236 2000 333 37 30 7 —259 2001 332 32 30 5 —265 2002 332 22 30 5 —275 2003 333 18 30 3 —282 2004 333 17 30 3 —283 2005 333 17 30 3 —283 2006 333 17 30 3 —283 2007 333 17 30 3 —283 2008 333 17 30 3 —283 2009 333 17 30 3 —283 2010333 17 30 3 —283 201133215303—284201233315303—285201333314303—286201433312303—28820153348303—293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