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咏柳和春日这两篇古诗我搜集了一些资料

如题所述

咏柳
从课本图片上看出是春天,画的是柳树,明确这首诗与柳树相关,诗题《咏柳》。
解题:“咏”,通过写诗作文歌颂、赞美。咏柳,即赞美柳树。
本文的作者是唐代诗人贺知章,他通过描写二月的柳树,表达了对春天美丽景色和蓬勃生命力的赞美。同时通过感受柳树美景,也表达了作者对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趣。
春日
这是一首借泗水寻芳宣扬圣人之道的的理趣诗。因孔子曾在洙、泗之间教授弟子,所以诗的首句便提泗水。从题目“春日”看,似为游春之作,然而,在南宋时期泗水已被金人侵占,朱熹不可能去泗水游春,所以这首诗是虚构想象之作,而泗水就是暗指孔门。诗的字面意思,在于说明大自然具有无限蓬勃的生机,因此万紫千红,触处皆春。而实际上诗人用“万紫千红”比喻孔学的丰富多彩,他将圣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机、点染万物的春风。“万紫千红总是春”在当今常用来形容祖国形势一派大好,或者文艺园地百花争妍的情景。
作者简介
贺知章:唐代诗人,字季真,少年就以文词而出名,越州永兴(今浙江省萧山)人,写景的诗较为清新通俗,除本课《咏柳》外还有《采莲诗》、《回乡偶书》广为传诵。
朱熹:南宋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字元晦,号晦庵,晦翁。祖籍徽州婺源(今江西)。他博览群书,广注典籍,在哲学上发展了程颐,程颢关于理气关系的学说,集理家之大成,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系统,称为程朱理学。
字词解释
【咏柳】
歌颂和赞美瘤树。作者借赞美柳树来赞美春天。
【碧玉】
绿色的玉石。本课用绿色的玉石来比喻柳叶。
【绿丝绦】
绿色的丝带。本课用来形容柳条。
【胜日】
好日子。
【光景】
风光景物。
【等闲】
随意。
2 《古诗两首》
课标要求与教材分析:
这篇精读课文由两首古诗组成,描写和赞美了春天的景色。《咏柳》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作品,写的是初春二月柳树。《春日》是宋代理学家朱熹所作,是一首春游诗,赞美了万紫千红的春天景色,同时也点出了“东风”是万紫千红的源头这个道理。两首诗把春天描写得姹紫嫣红,多姿多彩,而又充满了勃勃生机,表达了作者对万物复苏的春天的渴望,以及春天到来的喜悦。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7个全字,能正确读写“碧玉、妆成,裁出、剪刀、万紫千红”等词语。
2、背诵两首诗。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热爱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大体了解诗句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记背诗句是重难点。
教学设计思路:
这篇精读课文由两首古诗组成,描写和赞美了春天的景色。《咏柳》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作品,写的是初春二月柳树、柳条、柳叶。《春日》是宋代理学家朱熹所作,是一首春游诗,赞美了万紫千红的春天景色,同时也点出了“东风”是万紫千红春天的源头这个道理。两首诗把春天描写得姹紫嫣红,多姿多彩,而又充满了勃勃生机,表达了作者对万物复苏的春天的渴望,以及春天到来的喜悦。教学这两首古诗时,没有逐字逐句教学生诗句的意思,而是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去了解诗意大略,以赏析的角度教会学生学习诗歌的方法。
教学准备:
收集两首古诗的有关资料;背诵春天的古诗。
导学案:
自读导航:
1、作者相关情况搜索:
贺知章____________________
朱熹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通诗句,疏通词句。
初读古诗,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认准字形,结合注释和诗句理解词意,不懂的查字典或查工具书,并在书上做好批注。
3、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咏柳》中柳树具有_______特点。
《春日》讲的是作者在春日浏览,看到_______。
4、细读诗句,深入思考。
《咏柳》的一、二句分别把______比作了_______,三、四句用了_______修辞手法。
《春日》里的_______景像让我们感受春的美好。
5、回顾全诗,总结提升。
《咏柳》,作者通过对初春二月____的描写,歌颂_____,赞美大自然呈现的_____。
《春日》,赞美了万紫千红的春天景色,也点出____是春天的的源头。
6、丰富阅读,拓展视野。
读《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清明》(杜牧) ,体会诗中所描绘的春色。
7、诗情画意。
选择其中的一首画一幅画,并配上文字描述,突出春天的多姿多彩而又充满生机。

课外资料
贺知章(659—744)唐代诗人。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越州永兴(今浙江省萧山)人。少年就以文词而出名。公元695年擢进士,做过工部侍郎等官。晚年与李白交友,酒后作诗文,神采飞扬。他工书法,尤善章草隶书。《全唐诗》存其诗一卷,共存诗20首。写景的诗,较为清新通俗,除本课《咏柳》外,还有《采莲诗》《回乡
偶书》广为传诵。
朱熹(1130—1200)南宋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字元晦,号晦庵、晦翁,别称紫阳、考亭。祖籍徽州婺源(今江西),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曾任秘阁修撰等职。他博览群书,广注典籍,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以至自然科学有不同程度的贡献。在哲学上发展了程颐、程颢关于理气关系的学说,集理学之大成,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系统,称为程朱理学。他从事教育时强调启发式。他治学态度严谨,分析问题精密,对后代的学者影响很大。他的著作很多,有《四书章句集注》《周易本义》《诗集传》《楚辞集注》,后人编纂的《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和《朱子语类》等多种。
评价检测:
第一部分 语言积累
一、字(重点的内容讲了可以再检测)(非重点的课上练了就行)
1.读音易错字(用“√”选出词语中带点字的正确读音)放在词语或句子中
绦(tāo tiáo) 滨(bīng bīn) 似(shì sì)剪刀
2.字形易错字
裁、紫
3.笔顺易错字
“碧”按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再查( )画,按音序查字法应查( )部。
“裁”按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再查( )画,按音序查字法应查( )部。
“紫”按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再查( )画,按音序查字法应查( )部。

板书设计:
古诗两首
咏柳 春日
碧玉妆成一树高, 胜日寻芳似水滨,
万条垂下绿丝绦。 无边光景一时新。
不知细叶谁裁出, 等闲识得东风面,
二月春风似剪刀。 万紫千红总是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