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近体诗?

如题所述

讲究平仄、对仗和押韵的汉族诗歌体裁。
近体诗亦称“今体诗”,诗体名。唐代形成的律诗和绝句的通称,同古体诗相对而言。句数、字数和平仄、押韵等都有严格规定。近体诗这一叫法在中国明代就已经非常流行。
近体诗的声律:汉语是有音乐的语言,诗歌与音乐密不可分。汉语有四声,分平仄。格律诗的声律就是对汉语平仄四声的运用规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8-01

近体诗: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格律诗,是一种讲究平仄、对仗和押韵的汉族诗歌体裁。为有别于古体诗而有近体之名。指初唐之后,形成的又一诗歌体裁。

近体诗亦称“今体诗”,诗体名。唐代形成的律诗和绝句的通称,同古体诗相对而言。句数、字数和平仄、押韵等都有严格规定。近体诗这一叫法在中国明代就已经非常流行。

扩展资料:

近体诗的格律介绍:

1、声律:汉语是有音乐的语言,诗歌与音乐密不可分。汉语有四声,分平仄。格律诗的声律就是对汉语平仄四声的运用规定。

2、对仗:是指诗中两个句子之间的对偶关系,也可以说是一种修辞手法。

3、押韵:格律诗是隔句押韵,押在偶数句子的最后一个字上,也叫韵脚。

4、字数和句数:格律诗的字数和句数是限定的。七律8句56字,五律8句40字,七绝4句28字,五绝4句20字。并且句句字数相等。

5、节奏:格律诗有一定的节奏结构要求。诗句的意义必须与诗句的节奏相吻合。

6、章法:主要内容有:整首句子成双成联、联内相承、联间递转、首联起承、尾联转合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近体诗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0
近体诗亦称“今体诗”。诗体名。唐代形成的律诗和绝句的通称,同古体诗相对而言。句数、字数和平仄、押韵等都有严格规定。近体诗这一叫法在中国明代就已经非常流行,例如明人董其昌《袁伯应诗集序》:“今秋,伯应(袁可立子袁枢)自睢阳寄近体诗一帙,亦以重九至,且属余序。”

特点:

最基本的格律包括:字数、句数、平仄、押韵和对仗(绝句不要求对仗)几个方面,主要有三点:
1、每句必须平仄相间,同联的两句必须平仄相对,联与联之间必须平仄相粘,即“句内相间,联内相对,联间相粘”;
2、除首尾二联外,中间几联必须对仗;
3、一般来说,诗韵必须押同部到底的平声韵。
第3个回答  2006-08-19
【近体、古体】

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被称为近体诗或今体诗,古人这么叫,我们现在也跟着这么叫,虽然它其实是很古的,在南北朝的齐梁时期就已发端,到唐初成熟。唐以前的诗,除了所谓「齐梁体」,就被称为古体。唐以后不合近体的诗,也称为古体。

古体和近体在句法、用韵、平仄上都有区别:

句法:古体每句字数不定,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乃至杂言(句子参差不齐)都有,每首的句数也不定,少则两句,多则几十、几百句。近体只有五言、七言两种,律诗规定为八句,绝句规定为四句,多于八句的为排律,也叫长律。

用韵:古体每首可用一个韵,也可以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韵,允许换韵;近体每首只能用一个韵,即使是长达数十句的排律也不能换韵。古体可以在偶数句押韵,也可以奇数句偶数句都押韵。近体只在偶数句押韵,除了第一句可押可不押(以平声收尾则押韵,以仄声收尾则不押韵。五言多不押,七言多押),其余的奇数句都不能押韵;古体可用平声韵,也可用仄声韵;近体一般只用平声韵。

平仄:古、近体最大的区别,是古体不讲平仄,而近体讲究平仄。唐以后,古体也有讲究平仄,不过未成规律,可以不管。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4
唐代形成的律诗和绝句的通称,句数、字数和平仄、用韵等都有比较严格的规定。

近体诗从句式上说有五言、七言之分;从篇幅上说有律诗、绝句两种。律诗分五律、七律两种。全诗共四联,头两句叫首联,三、四句叫颔联,五、六句叫颈联,七、八句叫尾联。中间两联要求对仗。二、四、六、八句尾要押韵,通常押平声韵。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