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陵一望洞庭秋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是什么?

这是什样的作品?我在网上没找全,麻烦指点一下。谢谢!
谢谢楼下,不过看好问题。

创作背景:

这是作者谪居岳州(即巴陵,今岳阳)的送别之作。梁六为作者友人潭州(今湖南长沙)刺史梁知微,时途经岳州入朝,遂有与诗人的相遇。当时作者被贬为岳州刺史,在为梁知微举行的送别宴会上创作此诗。洞庭山(君山)靠巴陵很近,所以题云“自洞庭山”相送。

这是唐代大臣张说的作品《送梁六自洞庭山作》,是送别之作。

原文为:

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见孤峰水上浮。

闻道神仙不可接,心随湖水共悠悠。

译文:

放眼遥望巴陵地区洞庭湖一带的秋景,成天看到的就是这孤独的君山漂浮在水中。

传说这君山上曾居住着神仙可惜未能得见,我的心潮随着那荡漾的湖水绵远悠长。

扩展资料

此诗通过对洞庭湖景色的描绘,寄托着作者宦游异乡的沉郁心情和对朝廷的思恋情绪。在诗中,诗人的心绪始终与洞庭湖山水相伴相随,洞庭湖、君山的山水色形,被抹上了诗人浓重的主观感情色彩。

首句说到“巴陵一望”,后三字忽然咽了下去,成了“洞庭秋”,纯乎是即目所见之景了。这写景不渲染、不著色,只是简淡。气蒸云梦、波撼岳阳的洞庭湖上,有座美丽的君山,日日与它见面,感觉也许不那么新鲜。但在送人的今天看来,是异样的。说穿来就是愈觉其“孤”。

诗人目睹君山,心接传说,不禁神驰。三句遂由实写转虚写,由写景转抒情。从字面上似离送别题意益远,然而,“闻道神仙不可接”所流露的一种难以追攀的莫名惆怅,与别情当有微妙的关系。

神仙之说是那样虚无缥缈,洞庭湖水是如此广远无际,诗人不禁心事浩茫,与湖波俱远。岂止“不可接”而已,眼前,友人的征帆已“随湖水”而去,变得“不可接”了,自己的心潮不禁随湖水一样悠悠不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送梁六自洞庭山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0
一、 创作背景:
张说于开元四年(716)贬为岳州刺史,才志难展,心情苦闷,恰逢梁六路径岳阳回长安,好友相会,贬所送人,引起诗人对朝廷的向往,对命运的感叹,对友人的惜别,怀满腹惆怅的心情创作这首诗。

二、原文:
送梁六自洞庭湖

张说

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见孤峰水上浮。

闻道神仙不可接,心随湖水共悠悠。

三、翻译:

站在岳阳楼上举目遥望,看见洞庭秋水远接云空,那孤独的君山耸立湖心,倒影在广阔的湖中整日浮动,听说君山上面有神仙住着,仙凡相隔不能与他靠拢,我从今以后的相思情和那湖水一样悠悠无穷。
第2个回答  2009-08-24
张说(667-730),字道济,又字说之,是初唐渐盛之际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他“前后三秉大政”、“掌文学之任凡三十年”,在礼乐建设、文化事业、文学创作、提携后进等方面都有突出的建树,在中国政治史、文学史上均占有一定的地位,是开元盛世的一代鼎臣。张说在文学上标举“奇情新拔”、“天然壮丽”的审美理想,在美学观和文艺观上体现了盛唐气象的通达和壮阔。他的诗歌创作各体皆备,长于五言,复多古体、歌行。开元初年,曾一度为唐玄宗老师的张说因故被贬居岳州洞庭湖畔,其间他创作题材多样、内容充实、风格清健,风骨与文采并重,呈现初盛唐过渡的特点,体现了魏晋与齐梁诗风结合的倾向。其中,羁旅行役、徜徉山水之诗,感情率真质朴,描写细致生动,初显兴盛气象,代表张说诗歌的最高水平。《送梁六自洞庭山作》正是此时之作。
在文学传统中,迁谪主题以“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为基调,加上贬谪地的险山恶水,让原本强烈的被贬谪、被拘囚的心态更加浓重,不平则鸣成为心理需求与取向。先有屈原被逐沅湘,幽愤交加而有《离骚》《九歌》,集忠君之情、身世之叹于一体;随后贾谊贬居长沙,感同身受而作《吊屈原赋》《鵩鸟赋》,情感内质与抒情方式与屈原一脉相承,成为后世贬谪文学主题形态、艺术取向的范式。追溯屈原、贾谊创造的“流放文学”原型,曾一度身居朝中台阁的张说找到一种精神的认同:“远莅长沙渚,欣逢贾谊才”(《岳州别梁六入朝》);“自怜心问景,三岁客长沙”(《巴丘春作》);“空对忘忧酌,离忧不去心”(《对酒行巴陵作》)。这些诗句倾诉了刚直遭贬的迁愁谪恨。在入无廊庙、出见瘴地的环境中,诗人声声叹息,多抒发去国怀乡之思、怀才不遇之愤、前途未卜之忧、岁月迟暮之感,从而形成张说《送梁六自洞庭山作》的写作背景。
首句“巴陵一望洞庭秋”开门见山地交待了时间和地点,在洞庭之畔的巴陵故城送别友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远绍屈原《湘夫人》的秋思,一种遥远凄恻的寒意涌上心头,浸透纸背,为全诗奠定了秋意浓浓、暮霭沉沉的情感基调。然而诗意并未限于秋天的怅然和孤寂,从而陷入逼仄的格调中,而是接之以次句“日见孤峰水上浮”,衬托出首句悄然蕴涵的洞庭湖的浩淼烟波和动荡恣肆的水势。洞庭一望无际、波光粼粼,沾染氤氲湖光水汽的一轮新日,顺着君山慢慢爬到空中,挥洒下一片耀眼的日晖。摇曳生姿,水波微荡,君山若浮于水天一色之间,比之雍陶“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题君山》)之句,更充满了动感生机;又较刘禹锡“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望洞庭》)平添了几分阳刚与粗犷之气。洞庭之水,秋波浩渺,友人即将征帆渐远,直上朝廷,而诗人却谪居岳州,遥无归期,洞庭如明镜般,镜中所见尽是心绪难宁。以洞庭秋色隐喻离怀,“孤峰”双关,既指洞庭湖上孑然独立的君山,又暗示作者孤独难耐的心情,失落与孤寂之情渐上心头;“浮”字顿生扑朔迷离之感,峰浮于水,人浮于世。张说从纷纭杂沓的自然中捕捉最足以表现心境的词语来传达山水神韵,其所呈现出在诗境净化和情思净化方面的努力,对后来的山水诗很有借鉴作用。
后二句“闻道神仙不可接,心随湖水共悠悠”, 张说深藏自己的心事,含蓄地借助景物抒发依依惜别之情:湖岸送客,客帆已远,而身不能随,目之所及,心随湖动。承接上两句,前句由实转虚,由景及情,后句以景句结,“不言送别,而送别之神情透露”①。“神仙不可接”,明写君山神仙传说不可复现,暗指对九重宫阙的思恋之情;字面上是传说中的神仙“不可接”,实则暗喻友人“不可接”,友人远上之朝廷“不可接”。“心随湖水共悠悠”,心潮随湖水翻荡起伏、悠悠不息,暗喻送友人入朝而起的思阙怀乡的复杂心情,并非只是单纯牵挂友人的渐行渐远,而是慨叹自己不能如友人一样再度回朝,对自己无尽无期的谪居生活自怨自艾罢了。诗不言愁而愁意弥漫,幻化为心上之秋,无可奈何的仕途命运与湖水一并流转。象征性的意象在诗中的运用,在字词的锤炼中形成了凝练精简的情思,使得波涛浩淼的洞庭秋水与绵密翻荡的愁心情韵在某种相似的情感内质上构成共鸣。沈德潜称之曰:“此洞庭为神仙窟宅,然身不至,惟送人之心与湖水俱远耳”
第3个回答  2009-08-24
呵呵,这个没几个人知道的,我来告诉你吧,因为我旁边有文学老教授的,可是标准答案哦!
这是作者谪居岳州(即巴陵,治今湖南岳阳)的送别之作。梁六为作者友人潭州(治今湖南长沙)刺史梁知微,时途经岳州入朝。洞庭山(君山)靠近巴陵附近,所以题云“自洞庭山”相送。诗中送别之意,若不从兴象风神求之,那真是“无迹可求”的。作者张说开元名相,也是促成文风转变的关键人物。其律诗“变沈宋典整前则,开高岑后矫清规”,亦既往而开来。而此诗则又是七绝由初入盛里程碑式的作品。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