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人间词话的评价

求名人对《人间词话》的评价 对王国维的评价也行
求名人对《人间词话》的评价 对王国维的评价也行 一定是名家评价 写明是谁评价的

鲁迅——“他才可以算一个研究国学的人物”
梁启超——“不独为中国所有而为全世界之所有之学人”
郭沫若——“留给我们的是他知识的产物,那好像一座崔嵬的楼阁,在几千年的旧学城垒上,灿然放出了一段异样的光辉”
陈寅恪——“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章,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另外还有评价过他的名人:
俞平伯和钱钟书都是在红学研究方面对王国维的评价,其中钱钟书在《谈艺录》中是对其持批评态度的。
朱光潜是从美学角度评价王国维的。

俞平伯在《索隐与自传说闲评》中说: “及清末民初,王蔡胡三君,俱以师儒身份大谈其《红楼梦》,一向视同小道或可观之小说遂登大雅之堂矣。” (这里的王指的就是王国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8-21
《人间词话》是王国维美学思想体系中最重要的著作之一,也是其构建“境界说”文艺美学体系最主要的阵地之一。王国维在阐释“境界说”的过程中,提出了一组有关审美体验的重要概念,即“隔”与“不隔”。在《人间词话》正文中,“隔”与“不隔”被明确提及是在第三九则、四〇则和四一则,另外在第三六则当中也有“隔雾看花”[1]一语。应该说,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用以阐释这组概念的文字并不多,屈指一数,不过四、五百个字;然而自上世纪二十年代以来,学界对于“隔”与“不隔”之说的研究却是层出不穷,并且众说纷纭。这一方面与王国维作为中国二十世纪美学研究的热门之一有关,另一方面也反映了“隔”与“不隔”这组概念的内涵之丰富。那么,既然已经有如此多的研究成果,本文之所以还要对其进行探讨和研究,主要是出于三个方面的动机:其一,对学术界中已有的研究成果作一个概括性的综述;其二,对王国维美学思想的形成作一个背景性的观照;其三,对“隔”与“不隔”的内涵提出本文的一点新看法。

参考资料:http://course.zjnu.cn/mx/bbs/ShowPost.asp?ThreadID=103

第2个回答  2009-08-21
《人间词话》,王国维著。作于1908~1910年。
《人间词话》是王国维关于文学批评的著述中最为人所重视的一部作品,是接受了西洋美学思想之洗礼后,以崭新的眼光对中国旧文学所作的评论,但他又脱弃西方理论之拘限,力求运用自己的思想见解,尝试将某些西方思想中之重要概念,融入中国固有的传统批评中,所以,从表面上看,《人间词话》与中国相袭已久之诗话,词话一类作品之体例,格式,并无显著的差别,实际上,它已初具理论体系,在旧日诗词论著中,称得上一部屈指可数的作品.甚至在以往词论界里,许多人把它奉为圭臬,把它的论点作为词学,美学的根据,影响很是深远。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是晚清以来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20804.html?wtp=tt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