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老师,高考材料作文怎样审题

如题所述

作文要求学生“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于是有的学生经常会抓住材料中的一句话或者一个方面立意,出现立意偏题跑题的现象,导致作文分数不及格。那么,如何选取最佳立意角度,以使作文获得高分呢?烟台二中南校语文高级教师黄君柱建议考生,材料作文首先要全面理解材料,在此基础上才能明确立意,而且一定不能无视材料或游离话题。
全面理解材料,七步骤明确立意
“文章的立意取决于审题。审题不清,立意不准,就会跑题。”黄老师分析说,“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绝不是断章取义,是基于“全面理解材料”基础之上的,是对全部材料从不同角度的解读。
黄老师建议考生,可以采取以下步骤来进行审题立意。1.概括内容:概括材料主要内容。2.明确对象:明确材料陈述对象。3.划分主次:尽管有的材料涉及很多人或物,但有的人或物只是议论的对象,在文中不起什么作用。审题时,要分清整体与局部、主要与次要的关系,从重要人或物的角度入手思考。但也有些材料几个对象之间并无明显的主次之分,而是平行并列的关系。所以从理论上来说,每一个对象都可以提炼出至少一个观点。4.选择角度:材料重点写哪个对象,就从哪个对象入手,这是立意的根本点。5.抓关键句:有的材料为了突出中心,往往会在材料中设置关键句,通过这些句子来暗示出作者的观点态度情感倾向。抓住这些关键句,就能准确把握住材料主旨,正确立意。6.由果溯因:如果能从材料中列举的现象或结果推究出造成所列现象或结果的本质原因,往往能找到最佳的立意。有时一个结果可能缘于多个原因,可以多角度分析这些原因和结果。一般来说,有几个原因就有几个写作的角度。7.明确立意。

具体的范文模板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jsOn0TzeEx8GdEQn1i3MDA?pwd=62tc 提取码: 62tc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3-14
作文要求学生“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于是有的学生经常会抓住材料中的一句话或者一个方面立意,出现立意偏题跑题的现象,导致作文分数不及格。那么,如何选取最佳立意角度,以使作文获得高分呢?烟台二中南校语文高级教师黄君柱建议考生,材料作文首先要全面理解材料,在此基础上才能明确立意,而且一定不能无视材料或游离话题。
全面理解材料,七步骤明确立意
“文章的立意取决于审题。审题不清,立意不准,就会跑题。”黄老师分析说,“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绝不是断章取义,是基于“全面理解材料”基础之上的,是对全部材料从不同角度的解读。
黄老师建议考生,可以采取以下步骤来进行审题立意。1.概括内容:概括材料主要内容。2.明确对象:明确材料陈述对象。3.划分主次:尽管有的材料涉及很多人或物,但有的人或物只是议论的对象,在文中不起什么作用。审题时,要分清整体与局部、主要与次要的关系,从重要人或物的角度入手思考。但也有些材料几个对象之间并无明显的主次之分,而是平行并列的关系。所以从理论上来说,每一个对象都可以提炼出至少一个观点。4.选择角度:材料重点写哪个对象,就从哪个对象入手,这是立意的根本点。5.抓关键句:有的材料为了突出中心,往往会在材料中设置关键句,通过这些句子来暗示出作者的观点态度情感倾向。抓住这些关键句,就能准确把握住材料主旨,正确立意。6.由果溯因:如果能从材料中列举的现象或结果推究出造成所列现象或结果的本质原因,往往能找到最佳的立意。有时一个结果可能缘于多个原因,可以多角度分析这些原因和结果。一般来说,有几个原因就有几个写作的角度。7.明确立意。
黄老师说,这七个环节确定立意的方法特别适合复杂的材料作文或寓言类作文。运用这一思维流程,并不能解决所有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问题,但至少能避免学生片面理解材料,因为思维流程的第一步就是提醒学生全面理解材料。同时,这一思维流程还促使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有利于把握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培养思辨能力。
审题注意四原则,切忌无视材料
另外,黄老师提醒考生,总之新材料作文的审题一定要掌握四条基本原则。
1.整体性原则:新材料作文的审题要有全局意识,要从材料的整体着眼,不能抓住其中的只言片语,以局部代替整体,否则很有可能出现偏题走题现象。
2.多向性原则:一般来说,新材料作文中材料所蕴涵的观点并不是唯一的,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的结论,因此,要运用发散性思维,学会多角度审视材料。
3.由物及人原则:写材料作文时,有寓意的材料或叙述“物”的材料,需要学生采用由物及人的横向联想法进行立意,即由材料中的物联想到人,进而联想到与材料内容相类似的人生哲理、社会现象等,从而提炼出写作观点。4.筛选性原则:因为我们从材料中获得的观点具有多样性,因此,在进入写作时对所得到的观点还要进行适当的筛选。筛选的原则:①服从材料的整体;②观点尽可能新颖,体现“与时俱进、文以载道”的原则③自己有话可说。同时,黄老师提醒考生,审题还要注意“三忌”:一忌无视材料,另起炉灶;二忌游离话题,喧宾夺主;三忌主旨不明,迷雾朦胧。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