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草的原文

古诗草的原文

《草 / 赋得古原草送别》唐代: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释义:

长长的原上草是多么茂盛,每年秋冬枯黄春来草色浓。

无情的野火只能烧掉干叶,春风吹来大地又是绿茸茸。

野草野花蔓延着淹没古道,艳阳下草地尽头是你征程。

我又一次送走知心的好友,茂密的青草代表我的深情。

简介:

《赋得古原草送别》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成名作。此诗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人教版小学课本中的古诗《草》选取的是该诗前四小句。


扩展资料:

《赋得古原草送别》作于公元788年(唐德宗贞元三年),作者当时实龄十六岁。此诗是应考习作,按科考规矩,凡限定的诗题,题目前必须加“赋得”二字,作法与咏物诗相似。

《赋得古原草送别》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成名作。此诗通过对古原上野草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依依惜别之情。它可以看成是一曲野草颂,进而是生命颂歌。

诗前四句侧重表现野草生命历时之美,后四句侧重表现其共时之美。全诗章法谨严,用语自然流畅,对仗工整,写景抒情水乳交融,意境浑成,是“赋得体”中绝唱。

这是一曲野草颂,进而是生命颂歌,而且还写出作者对朋友依依不舍。野草离离,生生不已。离离是生长态势;岁岁枯荣是其生命之律动过程,其意蕴是规律和永恒。然而永恒生命并不是在平庸中延续。

诗人把它放在熊熊烈火中去焚烧,在毁灭与永生壮烈对比中,验证其生命力之顽强。野火焚烧象征生命之艰辛和考验;春风吹又生言其顽强不屈,执著不移;侵古道、接荒城则言其无所不往,势不可阻。

诗前四句侧表现野草生命历时之美;后四句侧重表现其共时之美。如此野草,才有资格成为宇宙间一切生命象征,才拥有值得人赞美生命意义。

尾联扣送别之意,"又"字暗示离别乃古今人事之所难免;别情如春草萋萋,亦人之常情。故前人有"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楚辞•招隐士》)之叹,后人亦有"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之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诗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2-16

古诗《草》又名《赋得古原草送别》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成名作。原文:

草 /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代: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译文:

长长的原上草是多么茂盛,每年秋冬枯黄春来草色浓。

无情的野火只能烧掉干叶,春风吹来大地又是绿茸茸。

野草野花蔓延着淹没古道,艳阳下草地尽头是你征程。

我又一次送走知心的好友,茂密的青草代表我的深情。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赋得古原草送别》作于公元788年(唐德宗贞元三年),作者当时实龄十六岁。此诗是应考习作,按科考规矩,凡限定的诗题,题目前必须加“赋得”二字,作法与咏物诗相似。

赏析:

前四句重在写“草”,一开始是一幅优美的风景画,古原之上,刚刚长得繁茂的新鲜的春草在阳光里轻风中不时摇动轻舞。写出了古原草顽强的生命力,它是斩不尽锄不绝的。

只要残存一点根须,来年会更青更长,很快就能蔓延原野。五六句继续写着“古原草”,“远芳”、“睛翠”都是描写草的,但是相比“原上草”意象更加生动和具体了。

古原上清香弥漫可嗅,绿草沐浴着阳光,写出了一种蔓延扩展之势,再一次突出野草生命力顽强的形象。这里笔锋一变抒写重点却转到了“古原”上,引出了“送别”的题意。

原来,作者并非为写“古原”而写古原,而是安排了一个送别的环境。作者送别将要远行的友人,凝望着这阳光里生机勃勃的春草,想到它们生命虽然有限,却是这般的强韧。

心中的感慨逐渐扩大开来,成为美好的赞颂,这不仅仅对古原上的春草,更是对生命本身,就连和友人的分别时刻也被染上了明朗的色调。

还有另一种解释——这样美好的时刻却不得不面对分离,让人感到更加的惆怅。这首诗诗人意在以春草萋萋喻别情凄凄,一表草盛以示情深,一表草又生以喻情不绝。

可是在流传过程中,人们往往将诗的前四句提取出来备加赞扬,津津乐道生命不绝、事物无穷的道理。尤其“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更为人常常摘出引用,以说明论点。

从对《赋得古原草送别》这首诗的鉴赏来说,前四句与后四句是浑成一体的,而且前四句是为后四句服务的,可是从文学鉴赏的复杂性说,也不排斥截取诗的一部分由原意而引申新义的做法。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01-01

草 / 赋得古原草送别

作者:白居易 (唐)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第3个回答  2020-04-07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第4个回答  2018-01-03
(唐)白居易
《赋得古原草送别》
又名《草》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