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草的原文

如题所述

《草 / 赋得古原草送别》唐代: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释义:

长长的原上草是多么茂盛,每年秋冬枯黄春来草色浓。

无情的野火只能烧掉干叶,春风吹来大地又是绿茸茸。

野草野花蔓延着淹没古道,艳阳下草地尽头是你征程。

我又一次送走知心的好友,茂密的青草代表我的深情。

简介:

《赋得古原草送别》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成名作。此诗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人教版小学课吵庆本中的古诗《草》选取的是该诗前四小句。

扩展资料:

《赋得古原草送别》作于公元788年(唐德宗贞元三年),作者当时实龄十六岁。此诗是应考习作,按科考规矩,凡限定的诗题,题目前必须加“赋得”二字,作法与咏物诗相似。

《赋得古原草送别》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成名作。此诗通过对古原上野草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依依惜别之情。它可以看成是一曲野草颂,进而是生命颂歌。坦歼

诗前四句侧重表现野草生命历时之美,后四句侧重表现其共时之美。全诗章法谨严,用语自然流畅,对仗工整,写景抒情水乳交融,意境浑成,是“赋得体”中绝唱。

这是一曲野草颂,进而是生命颂歌,而且还写出作者对朋友依依不舍。野草离离,生生不已。离离是生长态势;岁岁枯荣是其生命之律动过程,其意蕴是规律和永恒。然而永恒生命并不是在平庸中延续。

诗人把它放在熊熊烈火中去焚烧,在毁灭与永生壮烈对比中,验证其生命力之顽强。野火焚烧象征生命之艰辛和考验;春风吹又生言其顽强不屈,执著不移;侵古道、接荒城则言其无所不往,势不可阻。

诗前四句侧表现野草生命历时之美;后四句侧重表现其共时之美。如此野草,才有资格成为宇宙间一切生命象征,才拥有值得人赞美生命意义。

尾联扣送别之意,"又"字暗示离别乃古今人事之所难免;别情如春草萋萋,亦人之常情。故前人让碰冲有"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楚辞•招隐士》)之叹,后人亦有"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之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1-13

草 / 赋得古原草送别

作者:白居易 (唐)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第2个回答  2019-01-03
草是唐朝诗人白居易写的草的真名叫赋得古原草送别!诗词是:"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是送别诗!
第3个回答  2020-04-07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第4个回答  2017-02-26
《赋得古原草送别》
又名《草》
〔唐〕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