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吃月饼的由来

中秋节月饼团购,2014中秋节月饼团购网www.yigou588.com稻香村月饼 大三元月饼 宫颐府月饼,更多品牌,更多优惠

传说唐高祖李渊与文武百官欢度中秋,他兴致勃勃地看着吐蕃送来的圆圆的“胡饼”,指着天上明月说要以圆饼邀明月。后来中秋吃月饼的习俗就流传开来。
月饼最早并不是叫月饼,而是叫胡饼,它是用胡桃仁、芝麻制作而成的;唐太宗在吃胡饼的时候,觉得胡饼这个名字不好听,而那天正好是八月十五中秋节,于是抬头看着月亮就说既然月亮这么圆,就将这种胡饼叫做月饼。
月饼最初是祭月的祭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相结合,赠月饼、吃月饼,象征人月两团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18

唐朝时,太宗李世民为征讨北方突厥,平定其屡次的侵犯,令手下大将李靖亲自率部出征,转战边塞,结果屡建奇功。八月十五这天凯旋归京。为了庆祝胜利,京都长安城内外鸣炮奏乐,军民狂欢通宵。当时有个到长安通商的吐蕃人,特地向皇上献圆饼祝捷。

太宗李世民大喜,接过装璜华丽的饼盒,取出彩色圆饼,指着悬挂天空的明月说道:“应将胡饼邀蟾蜍(即月亮)。”随后,将圆饼分给了文武百官。从此 ,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流传了下来。

扩展资料

经过元明两代,中秋节吃月饼、馈赠月饼风俗日盛,且月饼有了“团圆”的象征义。经清代到现代,月饼在质量、品种上都有新发展。

原料、调制方法、形状等的不同,使月饼更为丰富多彩,形成了京式、苏式、广式等各具特色的品种。月饼不仅是别具风味的节日食品,而且成为四季常备的精美糕点,颇受人们欢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月饼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4-08-11
  历史起源

  月饼通常是指人们在中秋节这个特定节日里吃的饼,通常为圆形。
  从历史记载来看,首次将饼与中秋的月亮联系起来,是八月十五大将军李靖征讨匈奴得胜而归,唐高祖接过吐鲁番商人献上的胡饼,笑指明月说:“应将胡饼邀蟾蜍”。北宋之时,该种饼被称为“宫饼”,在宫廷内流行,但也流传到民间,当时俗称“小饼”和“月团”。后来演变成圆形,寓意团圆美好。另据《洛中见闻》记载,唐僖宗在中秋节当日命令御膳房用红绫将饼赏赐给新科进士。但那时还没有被称之为月饼。
  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梦梁录》中,那时的月饼是菱花形的,和菊花饼、梅花饼等同时存在,并且是“四时皆有,任便索唤,不误主顾”。可见这时的月饼,还不只是在中秋节吃。至于月饼这个名词的来历,已无从考证。但是北宋著名文人苏东坡留有“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诗句,或许这是月饼这个名称的来源以及月饼做法的根据。
  明代起有大量关于月饼的记载,这时的月饼已是圆形,而且只在中秋节吃,是明代起民间盛行的中秋节祭月时的主要供品。《帝京景物略》曰:“八月十五祭月,其祭果饼必圆。”“家设月光位于月所出方,向月而拜,则焚月光纸,撤所供,散之家人必遍。月饼月果,戚属馈相报,饼有径二尺者。”
  广为流传的有关朱元璋用月饼在八月十五来传递起义消息的故事,与史实不符,因为朱元璋没有领导过起义而只是加入了郭子兴的队伍,还取了郭的义女为妻,后者就是马皇后。如果用月饼传递起义消息的传说为真,那也极可能是张士诚所为。但这个传说从另一方面证明了元朝就有了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
  月饼寓意团圆,也应该是明朝开始的。如果我们综合明朝有关月饼与中秋节民俗的资料来看,应该能够看出月饼取意团圆的历史轨迹:中秋节祭月后,全家人都围坐一起分吃月饼月果(祭月供品)。因为月圆饼也圆,又是合家分吃,所以逐渐形成了月饼代表家人团圆的寓意。
第3个回答  2019-08-16
据说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始于唐朝。北宋之时在宫廷内流行,后流传到民间,当时俗称“小饼”和“月团”。发展至明朝则成为全民共同的饮食习俗。在古代,月饼是作为中秋节的祭品用于祭祀使用。相传是古时候人们用来祭祀月神的祭品,然后逐渐在民间流传,就形成了八月十五吃月饼的习俗。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1-01-17

中秋节吃月饼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