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维尽得诸葛亮的真传,为什么平生斗不过邓艾?

是何原因?

其实个人认为这个问题是不存在的,因为我是从来不觉得姜维是比邓艾差的,无论是从个人能力或者是军事作战能力上面来说,很多人会觉得姜维斗不过邓艾,不过是因为姜维在北伐时多次败于邓艾之手,又或者是因为邓艾以一个人力荡平蜀国,但是仔细分析一下,他们俩是单打独斗吗,显然不是的,那又何来说姜维斗不过邓艾呢,不过是一种表象而已。

因为在个人看来,他们俩的综合实力相当,只是说,后人对于姜维的评价没有邓艾高,那是因为姜维多次无故骚扰魏国,导致魏国边境的百姓们生活苦不堪言,而且邓艾在对姜维之时,也基本都是胜多,所以很多人就直接以结果来评判他们俩人,个人认为这稍微有点不公平,因为无论是谁的能力都不是以最终结果来判定的。

总感觉我好像在为姜维拉分一样,但其实不是的,只不过是想公允一点,说到底,他们俩是平分秋色的,尽管说姜维尽得诸葛亮的真传,但是邓艾也是赫赫有名的大将,而姜维多次败给邓艾也有诸多原因,比如说,姜维来年征战,消耗了太多国力,另外想说的一点是,后人将蜀国灭亡的很大原因都推给姜维,个人觉得似乎也有点不妥。

最后想说一点是,其实自古以来,从来都不是以胜负来论能力的,因为古代作战,也从来不是单打独斗,更多的是国力之间的较量,所以说对于姜维和邓艾,实在是没有相比较的必要,因为两人都是三国中出彩的人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9

熟知三国的人应该都知道,在蜀汉后期姜维基本上可以算得上是整个蜀汉的顶梁柱了,而且姜维本人也是尽得诸葛亮的真传。但是无奈的是,最后姜维还是没有斗过邓艾,没有护得住蜀汉的江山,其实姜维之所以斗不过邓艾,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粮草以及兵马的数量。其实在早期将为出兵北伐好几次都是能够差一点成功的,但是姜维出兵贵在速度,所以每次出征的粮草都带的不是特别的多,支撑的时间实在是太短了。

在公元二三四年,诸葛亮由于过度操劳,终于病逝在军中,诸葛亮的逝世对于蜀汉来说是一个非常沉重的打击,你比如说6年以后,南蛮作乱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如果诸葛亮在世,他们断然是不敢造反的。不过诸葛亮在临终之前也是把自己的毕生所学全部传授给了姜维,而姜维真正掌权的时候,其实是在费祎被刺生完以后,而这个时候的姜维已经51岁了。

费祎其实也是诸葛亮指定的管理人员之一,也就是说在诸葛亮去世以后,蜀汉的大小事物基本上都是由他来管理的,不过他的治国方略和诸葛亮还是有一些差异的,诸葛亮主张北伐以攻代守。而他的治国方略其实就是休养生息,不建议蜀国把大量的物资以及人员全部用在北伐上面。

但是在费祎去世以后,蜀汉的大小事物基本上都是由姜维来办理的,这个时候姜维已经成为了蜀汉政权的核心人物。而姜维则是依旧坚持诸葛亮的方针,也就是说姜维其实也是支持北伐的,由于将为常年征战,所以也是惹怒了当时的司马昭,司马昭直接派大军攻伐蜀汉。在公元263年,邓艾率军直插蜀汉后方,这个时候的刘禅毫无斗志,直接打开城门投降,而且还下旨让姜维投降。

第2个回答  2020-09-18

与其说姜维平生斗不过邓艾,不如说弱小的的蜀汉斗不过强大的曹魏。在催枯立朽的绝对的实力面对,所有的才智、计谋、策略,都毫无意义。诸葛亮的本事,确实是厉害的,能辅助弱小的刘备建功立业,让蜀汉三分天下。但这一切,都基于其它势力立足未稳。一旦其它势力稳定了下来,诸葛亮的本事,就会弱化,作用不大。诸葛亮在后期北伐屡战屡败,其实平不是司马懿厉害,而是曹魏太过强大。

姜维,蜀汉名将,可以说是蜀汉后期最会打仗的将领。姜维本来是曹魏的小将,因为受到猜忌和排挤,不得已之下,只好投降蜀汉,跟着诸葛亮混。诸葛亮也是慧眼识珠,发现姜维是个可造之材。诸葛亮便对姜维进行培养,更在临死之前把自己一生的军事结晶《兵法二十四篇》传给了姜维。

姜维本人亦不令诸葛亮失望,全心全意学习诸葛亮的《兵法二十四篇》,而且学有所成。姜维还秉承诸葛亮的遗志,北伐曹魏,以兴汉室。姜维为此,和诸葛亮一样,多次进行北伐。每次北伐之初,姜维一般都会取得一定的优势,但最终的结果都是失败,不得不退兵。

姜维的失败,主要是因为邓艾。每到关键时刻,姜维都受制于邓艾,从而最终失败。最后一次,邓艾避过姜维等人的防线,直插蜀汉的都城,后主刘禅投降。姜维为之奋斗的蜀汉,正式灭亡。其实,姜维的本事未必不如邓艾。邓艾之所以屡屡可以克制姜维,取得胜利,主要原因是:姜维时期的蜀汉,已经变得弱小,而曹魏在不断的强大。姜维和邓艾的战争,姜维处于严重劣势状态,有些时候粮草都不够。姜维焉能不输!

第3个回答  2020-09-17

因为邓艾也是不可多的的智勇双全的人才。虽然诸葛亮将毕生所学都教予姜维,但是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再加上蜀国本来就气数已尽,在蜀国后期已经没有什么可用的人才,所以最终姜维也没有完成诸葛亮的遗愿。

诸葛亮在世的时候就曾经多次率兵北伐,但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使得每次北伐都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最终诸葛亮积劳成疾,再加上年事已高,所以在北伐期间病死在帐中。诸葛亮去世之后,他手把手教导的学生姜维扛起了北伐的大旗。姜维能够得到诸葛亮的认可,说明他的军事才能是不容小觑的。姜维还被称为与诸葛亮,庞统和司马懿并列的幼麟,以此来称赞其军事才能。

但是姜维在诸葛亮死之后的北伐进程中并不顺利,因为他遇到了他人生中最大的对手就是魏军的邓艾。邓艾从小就喜欢研究地形,并且善于琢磨地形的优势,哪个地方可以安营扎寨,哪个地方可以进行作战,慢慢积累经验就成了一个在军事上颇有建树的将军。邓艾和姜维多次交手,虽然姜维的胜率更大,但是邓艾将姜维大军死死的拖住,使其不能更深入的北伐,实现蜀国匡扶汉室的目标。

最后邓艾暗度陈仓,借道阴平,直接带兵拿下了蜀国的国都成都,刘禅不敌邓艾大军,开门投降,蜀国至此亡国。而邓艾有机会直接攻击成都,是因为姜维被困在了剑阁,姜维没有料到邓艾会出此策略。而蜀国投降之后,姜维使用离间计将邓艾害死,最终姜维也自刎而亡。相爱相杀的两人就此终结了生命。

第4个回答  2019-10-04
这就是官二代和草根本质的差距,邓艾出生平民都是靠自身努力做到征西将军,反观姜维官二代出身,入蜀后因得到诸葛亮赏识一路平步青云,在诸葛亮去世前已经是征西将军了,后来更是晋升为大将军,这些仕途的平顺都不是邓艾可以轻易获得的。
姜维是陇西姜氏后代,从小条件很好,虽然父亲早亡,但是并不影响他在成年后州郡为官,他那个州郡的官职,好像还借了他爹战死烈属的光。
邓艾虽然也是早年丧父,但因为他爹不是官吏,所以家境也就是物质生活比姜维差多了,姜维在家读书时,邓艾在替别人放牛,姜维在州当差时,邓艾在给军队看守草料,至于邓氏家族就更不指望了,邓艾原名邓范,就因为同族里有人也叫这名,邓艾就必须得改名字。邓艾除了平民出身还为人口吃,魏国又是个实行的是九品中正制的国家,所以与姜维不同,邓艾的仕途异常的不顺和艰辛。
这二者不同的生活轨迹,造就了邓艾与姜维的不同,虽然邓艾和姜维同样勤勉好学,但邓艾出自底层民众,曲折的仕途经历,使他的眼见和见闻更能结合底层的军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邓艾见访到的高山大泽都能给予他结合到用兵布阵。姜维因为老早就浮的太高,实际比较邓艾脱离基层的军队,他大多是从诸葛亮等人身上学习兵法,实际没有走访过什么战场。这样他就必然要比邓艾的心得差了一个位面,也不了解士兵和军队实际情况,才有此后多次战术上的低级失误,和战略上的重大失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