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乐山大佛的诗句有哪些?

如题所述

1、《定风波 乐山大佛歌》近现代:王引

原文:

城郭全非斧烂柯,独参宝像礼巍峨。

一夜石头齑与粉,随份,后人还有后人磨。

译文:城墙内外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独自参拜巍峨的大佛像。石头经过一夜的混杂变成了粉末,后人还会有后人继续磨。

2、《成都行 其九 乐山大佛》近现代:何永沂

原文:

巍巍大佛立唐朝,孕得三苏堪一骄。

佛自慈祥山自翠,船头词客自逍遥。

译文:巍峨的大佛修建于唐朝,孕育了苏洵、苏轼、苏辙三位才子。大佛慈祥山峰翠绿,在船上的诗人非常逍遥。

3、《嘉州淩云寺谒乐山大佛》近现代:熊盛元

原文:

谁谓成功自古无,一龛高接九天隅。

云崩蜃灭三江涌,忍见苍生泪眼枯。

译文:谁说成功不是从古就有的,供奉佛像的小阁与九天相接。 云崩蜃龙灭亡三江翻涌,为了天下苍生眼泪都干涸。

4、《乐山大佛》近现代:刘梦芙

原文:

孰挥郢匠斤,凿岩竟成佛。

一千数百载,世变阅飘忽。

译文:古人纯熟、高超的技艺竟然把岩石凿成了佛像。经过了千百年世事沧桑变化。

5、《乐山大佛》近现代:幻庐

原文:

芸芸人如蚁,俨俨佛如象。

属气度岷峨,闲神坐霄壤。

译文:众多的人好像蚂蚁一样,恭敬的佛像如巨象一般,气魄威震峨眉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13

明万历进士李时华,巡按四川,到乐山后写下《凌云寺》诗:

莲身凭岸起,鹫岭倚云开。

月渡青衣水,烟沉尔雅台。

松树迎吹入,江浪载天回。

何处菩提树,移来胜地栽。

【乐山大佛】

别称:凌云大佛

著名景点:凌云山、麻浩岩墓、乌尤山

简介:乐山大佛,又名凌云大佛,地处中国四川省的乐山市,岷江、青衣江和大渡河三江汇流处,与乐山城隔江相望。乐山大佛雕凿在岷江、青衣江和大渡河汇流处岩壁上,依岷江东岸凌云山栖霞峰临江峭壁凿造而成为弥勒佛坐像,是唐代摩岩造像的艺术精品之一,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弥勒佛坐像,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建造历史:乐山大佛,地处四川省乐山市,岷江、青衣江和大渡河三江汇流处,与乐山城隔江相望。大佛依岷江东岸凌云山栖鸾峰临江峭壁凿造而成,时称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为古弥勒佛的坐像。乐山大佛是唐代摩崖造像中的艺术精品之一,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弥勒佛坐像。大佛双手抚膝正襟危坐的姿势,造型庄严,排水设施隐而不见,设计巧妙。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6-13
芸芸人如《乐山大佛》近现代:幻庐

原文:

芸芸人如蚁,俨俨佛如象。

属气度岷峨,闲神坐霄壤
第3个回答  2018-01-14

明万历十四年( 1586)进士、云南副使罗绲(乐山人)的 《大像石》诗,写出了人们对乐山大佛的尊崇,也反映了人们对乐山大佛“万古不毁”的愿望:

崚嶒绝巘镇江干,砥柱中流独障澜。

石壁疑从天际出,云根半落水中盘。

金身直傍青霄立,玉树唯凭白日看。

万古乾坤应不毁,降神光岳气初完。

乐山大佛,又名凌云大佛,位于四川盆地西南部,距省会成都约150公里,位于岷江、青衣江和大渡河三江汇流处,与乐山城隔江相望。 乐山大佛景区规划面积17.88平方公里,以“天下第一大佛”为核心,以“壮、雅、清、逸”为特色,是具有观光、朝圣、文化、休闲、度假等功能为一体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这里有世界最大的摩崖石刻弥勒坐像——乐山大佛、自然和人文奇观——“巨型睡佛”、青衣别岛——乌尤寺、佛教雕刻艺术荟萃——东方佛都、宋元古战场——三龟九顶城、中国最早的佛像之一——结跏趺坐佛。 此外,这里还有著名的历史文化景观和景点:秦时离堆;汉时尔雅台、麻浩崖墓;唐时海师洞、灵宝塔、凌云古刹、九曲栈道;宋时东坡楼;元时千峰洞;明时注易洞;当代沫若堂、碑林、龙湫虎穴等。 1982年,乐山大佛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96年12月峨眉山—乐山大佛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第4个回答  2017-12-09

    《凌云纪游》元朝    黄庭坚

    凌云一笑见桃花,三十年来始到家。

    从此春风春雨后,乱随流水到天涯。

    《大像石》  明朝       罗绲

    崚嶒绝巘镇江干,砥柱中流独障澜。

    石壁疑从天际出,云根半落水中盘。

    金身直傍青霄立,玉树唯凭白日看。

    万古乾坤应不毁,降神光岳气初完。

    《凌云九顶》北宋    范成

    聊为东坡载酒游,万龛迎我到峰头。

    江摇九顶风雷过,云抹三峨日夜浮。

    古佛临流都坐断,行人识路亦归休。

    酣酣午枕眠方丈,一笑闲身始自由。

    《次岑韵》明朝    曾介

    古寺何年踞上游,飞鸿天外构层楼。

    两轮曰月摩峰顶,四季烟云罩佛头。

    《凌云寺》明朝    安磐

    金身谁凿与云齐,闻道韦皋镇蜀时。

    绀殿千层零落尽,寺前唯有放生碑。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