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误会颜回译文

  孔子误会颜回

  孔子带领他的弟子们周游列国,走到陈国的时候受到当地人的误解,被围困起来,大家七天都没有吃上饭,一个个饿得眼冒金星,孔子有气无力的躺在那里,连头都不想抬了。

  孔子有一个得意弟子名叫颜回,他四处奔波,终于弄来了一点粮食。他赶紧搭起火来,为大家做饭。

  一阵饭香飘过来,孔子睁开了眼睛,正好看到颜回抓了一把饭送到嘴里。孔子假装什么都没有看到,继续闭上眼睛休息。

  过了一会儿,饭熟了。颜回先盛了一碗,恭恭敬敬的给孔子送来。

  孔子坐起来说:“我刚才梦见了我的父亲,如果饭干净的话,就先祭奠一下他老人家吧。”

  颜回赶紧说:“不行不行,这饭不干净。刚才烧饭的时候,有一些灰尘落在饭里,弃掉了很可惜,我就抓出来把它们吃掉了。”

  孔子这才知道了颜回偷吃的真相。他把弟子们召集起来,对他们,向大家说了自己误会颜回的事,他说:“我们大家平时最相信自己的眼睛,认为眼见为实,刚才的事实证明,我们眼见的不一定都是对的。我们应该从这件事得到反思,就是说,要了解一个人不是容易的。”

  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发现自己错了,马上检讨自己,并举一反三,从而得出更深刻的认识,这正是孔子能够成为一代宗师的原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11-09
颜回偷食
原文 孔子穷乎陈、蔡之间,藜羹不斟,七日不尝粒,昼寝。颜回索米,得而焚之,几熟。孔子望见颜回攫取其甑中而食之。选间,食熟,谒孔子而进食。孔子佯为不见之。孔子起曰:“今者梦见先君,食洁而后馈。”颜回对曰:“不可。向者煤室入甑中,弃食不详,回攫而饭之。”孔子曰:“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犹不足恃。弟子记之,知人固不易矣。” 翻译 孔子在陈国和蔡国之间的地方(缺粮)受困,饭菜全无,七天没吃上米饭了。白天睡在那,颜回取讨米,讨回来后煮饭,快要熟了。孔子看见颜回用手抓锅里的饭吃。一会,饭熟了,颜回请孔子吃饭,孔子假装没看见(颜回抓饭吃的事情)。孔子起来的时候说:“刚刚梦见我的先人,我自己先吃干净的饭然后才给他们吃。”颜回回答道:“不是那样的,刚刚碳灰飘进了锅里(弄脏了米饭),丢掉又不好,就抓来吃了。”孔子叹息道:“(按说)应该相信看见的,但是并不一定可信;应该相信自己的心,自己的心也不可以相信。你们记住,要了解一个人不容易啊。”所以要了解真相很难啊,孔子认为要了解一个人更难啊。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6198.htm

第2个回答  2010-11-03
<吕氏春秋>中记载着这样一则故事.

孔子周游列国时,被困在陈蔡两国之间;没有饭吃,长达七天只靠吃野菜为生,到了第八天,颜回从外面讨回一些大米为老师孔子煮饭,当饭香扑鼻而来的时候,孔子看见颜回抓了一口饭吃.

饭煮好了,颜回为老师献上饭食.

孔子起身对颜回说:"我夜里梦见先师,请你把干净的饭先祭祀给先师吧!"

颜回说:"饭是干净的,刚才有烟尘掉在饭里,我已把它都抓来吃了."

孔子愧想:自己冤枉了学生颜回,尽管话没说出来,但他太相信自己的眼睛,又太相信自己的揣测了,看来眼睛与揣测都是靠不住的.

启示:老板如果总是怀疑经理人有"异心",那他就一定能找到"蛛丝马迹".所以,与其"观人",不如先"观己".只有内心平和澄清,我们才能客观地看待别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