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谏逐客书》能够说服秦王收回逐客成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如题所述

  根本原因是激烈竞争的环境迫使领导者尊重人才,使用人才。
  《谏逐客书》是李斯的一篇优秀古代公文,是应用写作法定公文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这里的“书”不是书信,而是上书、奏章,为古代臣子向君主陈述政见的一种文体,是一种臣子向帝王逐条分析事理的公文名称,与表性质类似。该文能比较充分地体现公文的一些本质属性,正是这些公文本质属性形成了该文鲜明的特色。
  文章先叙述秦自穆公以来皆以客致强的历史,说明秦若无客的辅助则未必强大的道理;然后列举各种女乐珠玉虽非秦地所产却被喜爱的事实作比,说明秦王不应该重物而轻人。文章立意高深,始终围绕“大一统”的目标,从秦王统一天下的高度立论,正反论证,利害并举,说明用客卿强国的重要性。此文理足词胜,雄辩滔滔,打动了秦王嬴政,使他收回逐客的成命,恢复了李斯的官职。
  

  文由四段组成,第一段以秦国历史上四位君主因用客卿而成帝业的事实说明客卿对秦国作出了巨大贡献,为论证逐客的错误提供依据,起句说:“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开门见山提出总的论点,显得非常鲜明有力,明明是秦王下的逐客令,却把逐客的错误归之于“吏”说明作者措辞委婉,十分注意讽谏策略。接着,文章进行具体分析。首先由回顾历史入题,从秦始皇十九代祖的穆公到五代祖以下的孝公 、惠文君、昭襄王。举出四个秦国的先君重用客卿而致富变强的事例,说明重用客卿对秦国有利。
紧接着,又用多种手法加以论述:先说这四个君主的成就,都靠任用客卿才取得的。这是对前面所述的小结,后讲从这样看来,客卿有什么对不起秦国的呢?这是进一步地引申和反诘。又讲当初如果这四个拒绝客卿而不接纳他们,疏远有才之士而不用,这就不可能使秦国国富民强。这是从反面假设和推论,在列举史实,层层渲染的基础上,又如此腾挪跌宕,反复论证,就把客卿对秦国的重要作用阐述得极为透彻。
在讲了客卿对秦国有利之后,照理下文应当转入主题,论证逐客的错误了;可是,作者在 第二段里却笔锋一转,设了许多比喻,用来说明秦王对不是秦国产的物十分喜爱,对人却持有另一种态度是不对的,此段所设比喻多种多样,意思分为四层:
第一层:“今陛下……何也?这一层以珠宝等物为喻,设问作结:这些东西一样也不是秦国出产的,而陛下却很喜欢它们,这是为什么呢?这里只提出问题,不立即回答,但不答自明,显得耐人寻味。
第二层“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赵女不立于侧也”
这一层以玩好、美女为喻进行推论:如果一定要秦国出产的东西才能用,那么,夜间放光的璧玉,犀牛角和象牙做成的器具,郑国和卫国的美女,駃騠这种珍贵的骏马,江南的金、锡,西蜀的绘画原料,秦国都不应当占有和使用了,用来装饰后宫、充当嫔妃娱乐心意,取悦耳目的,一定要出于秦国的方才可以,镶着珍珠的簪子,缀有珠玉的耳环,齐国东阿所产的丝绢做成的衣服,华丽的刺绣所做的装饰就不能进于前,而按着流行样式打扮得很漂亮的赵国女子就不能站在旁边了。这一层同前一层不同,是从反面说,并分两个小层次重叠错杂出之。把“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的严重危害说得很透辟。更显出非秦国所出的宝物不可或缺。
第三层“夫击瓮叩缶……适观而矣已”
这层以音乐为喻,进行对比:敲瓦器,弹奏筝,拍打大腿,呜呜呀呀地唱歌,这是秦国的音乐;郑、卫的民间地方音乐。虞舜时的《韶》、《虞》。周武王时的《武》、《象》都是别国的音乐。现在你抛弃秦国的音乐,而用别国的音乐,这是为什么呢?不就是为了痛快于当时,看了舒服罢了。这回答紧接上文,远承第一层的设问,可说是对第三层的小结,归纳了秦国对物取舍的标准,为下文转入正题做了很好的铺垫。
第四层(今取人则不然——制诸侯之术也)
这层以人和物作比较,指出待非秦之人不如待非秦之物,这样看来,你所看重的只是声色珠宝,所轻视的是人才。这绝不是用来统一天下,制服诸侯的方法。这里以成就统一大业作为出发点,说明重物轻人、驱逐外来人才的错误,推论符合逻辑,立意超卓不凡,具有一种高层建瓴的气势和撼动人心的力量。这段设喻丰富多样,写法灵活多样,运笔酣畅流利,为全文最精彩的部分,前人对此极为称誉,如宋代李涂就说:“中原诸物不出于秦,而秦用之,犹人才不出于秦,而秦不用,反复议论,深得作文之法。”(《文章精义》)
第三段论述驱逐客卿有利敌国,而不利于秦国。先从正面说理,指出土地广大粮食就丰富,国家辽阔人口就众多,兵力强盛军士就勇敢。比喻强调只有胸襟博大开阔,才能包举贤士,广罗人才,下面仍继续设喻申述这个意思,:泰山不拒绝任何土壤的堆积,所以能够成就它的大;河海不挑剔任何细小流水的汇入,所以能够成就它的深;统一天下的君王不排斥前来归附的民众,所以能够显示他的德行。泰山、河海两个比喻是陪衬,“王者不却众庶”才是本意,由于连类设喻,运用排比,显得很有力量。接着又深一层阐明此意:地不分东南西北,人才不论来自那一个诸侯国,这就是五帝三王所以能够无敌于天下的原因。此处以古论今,强调应该不分地域,广揽人才。下文就落脚说明逐客的危害。这里不仅运用古今对比,还有敌我对比,提出两种做法,两种结果,以此说明对敌人有利,对秦国的统一大业不利。论证鞭辟入里,雄辩有力。
第四段 收束全文,进一步证明逐客关系到秦国的安危。用两句话就总结了前面三段的意思:谈物的部分来照应第二段,以见“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的做法不当。最后一句照应第三段,阐明逐客对秦国危害之所在,因而从利害关系上立论,抓住了秦王的思想要害,所以极有说服力,这两句还和文章开头提出的总论点“窃以为过”相呼应,具有首尾相连、前后贯通之妙。
这篇文章在论证秦国驱逐客卿的错误和危害时,没有在逐客这个具体问题上就事论事,也没有涉及自己个人的进退出处,而是站在“跨海内,制诸侯”完成统一天下大业的高度,来分析阐明逐客的利害得失,这反映了李斯的卓越见识,体现了他顺应历史潮流的进步政治主张和用人路线。文章所表现出的不分地域,任人唯贤的思想,在今天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这篇奏疏在艺术上有两个显著特色。
一是善于用比喻。从而增强了议论的形象性和说服力。最突出的例子是用秦王取物的态度为喻,来说明秦王对取人应该抱的态度,和不应该抱的态度。如文中写到:“夫击瓮叩缶……适观而矣已”这形象地说明了秦王想得意于天下,在取人方面也应该弃退秦国那些平庸之辈,而取用异国的贤能之德。此外,用“泰山不让土壤……故能就其深”为喻来说明“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的道理;用“藉寇兵而赍盗粮为喻来说明逐客是“资敌国”、“益仇”的愚蠢行为,也都很形象,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二是气势奔放,文采斐然。这与作者多用铺陈、夸饰手法和排比、对偶句子以及多选用华美辞藻有密切关系。如文中写秦国历史上“四君”因客功而成事的情况,手法铺张,多用排比,对偶句显得文势充畅,并有音节之美。其中写惠王用张仪之计而在军事外交上取得了成功,就用了“拨、并、收、取、包、制、据、割、散、使、施”等动词,可见辞藻的丰富。文中写秦王为满足生活享受而取用天下了珍物一段,不仅手法铺张,句式多用排偶,文气充畅,而言调谐美,而且充满了色乐珠玉等方面的华美辞藻,极富于文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12-07
根本原因是激烈竞争的环境迫使领导者尊重人才,使用人才。
  《谏逐客书》是李斯的一篇优秀古代公文,是应用写作法定公文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这里的“书”不是书信,而是上书、奏章,为古代臣子向君主陈述政见的一种文体,是一种臣子向帝王逐条分析事理的公文名称,与表性质类似。该文能比较充分地体现公文的一些本质属性,正是这些公文本质属性形成了该文鲜明的特色。
  文章先叙述秦自穆公以来皆以客致强的历史,说明秦若无客的辅助则未必强大的道理;然后列举各种女乐珠玉虽非秦地所产却被喜爱的事实作比,说明秦王不应该重物而轻人。文章立意高深,始终围绕“大一统”的目标,从秦王统一天下的高度立论,正反论证,利害并举,说明用客卿强国的重要性。此文理足词胜,雄辩滔滔,打动了秦王嬴政,使他收回逐客的成命,恢复了李斯的官职。
  

  文由四段组成,第一段以秦国历史上四位君主因用客卿而成帝业的事实说明客卿对秦国作出了巨大贡献,为论证逐客的错误提供依据,起句说:“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开门见山提出总的论点,显得非常鲜明有力,明明是秦王下的逐客令,却把逐客的错误归之于“吏”说明作者措辞委婉,十分注意讽谏策略。接着,文章进行具体分析。首先由回顾历史入题,从秦始皇十九代祖的穆公到五代祖以下的孝公 、惠文君、昭襄王。举出四个秦国的先君重用客卿而致富变强的事例,说明重用客卿对秦国有利。
紧接着,又用多种手法加以论述:先说这四个君主的成就,都靠任用客卿才取得的。这是对前面所述的小结,后讲从这样看来,客卿有什么对不起秦国的呢?这是进一步地引申和反诘。又讲当初如果这四个拒绝客卿而不接纳他们,疏远有才之士而不用,这就不可能使秦国国富民强。这是从反面假设和推论,在列举史实,层层渲染的基础上,又如此腾挪跌宕,反复论证,就把客卿对秦国的重要作用阐述得极为透彻。
在讲了客卿对秦国有利之后,照理下文应当转入主题,论证逐客的错误了;可是,作者在 第二段里却笔锋一转,设了许多比喻,用来说明秦王对不是秦国产的物十分喜爱,对人却持有另一种态度是不对的,此段所设比喻多种多样,意思分为四层:
第一层:“今陛下……何也?这一层以珠宝等物为喻,设问作结:这些东西一样也不是秦国出产的,而陛下却很喜欢它们,这是为什么呢?这里只提出问题,不立即回答,但不答自明,显得耐人寻味。
第二层“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赵女不立于侧也”
这一层以玩好、美女为喻进行推论:如果一定要秦国出产的东西才能用,那么,夜间放光的璧玉,犀牛角和象牙做成的器具,郑国和卫国的美女,駃騠这种珍贵的骏马,江南的金、锡,西蜀的绘画原料,秦国都不应当占有和使用了,用来装饰后宫、充当嫔妃娱乐心意,取悦耳目的,一定要出于秦国的方才可以,镶着珍珠的簪子,缀有珠玉的耳环,齐国东阿所产的丝绢做成的衣服,华丽的刺绣所做的装饰就不能进于前,而按着流行样式打扮得很漂亮的赵国女子就不能站在旁边了。这一层同前一层不同,是从反面说,并分两个小层次重叠错杂出之。把“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的严重危害说得很透辟。更显出非秦国所出的宝物不可或缺。
第三层“夫击瓮叩缶……适观而矣已”
这层以音乐为喻,进行对比:敲瓦器,弹奏筝,拍打大腿,呜呜呀呀地唱歌,这是秦国的音乐;郑、卫的民间地方音乐。虞舜时的《韶》、《虞》。周武王时的《武》、《象》都是别国的音乐。现在你抛弃秦国的音乐,而用别国的音乐,这是为什么呢?不就是为了痛快于当时,看了舒服罢了。这回答紧接上文,远承第一层的设问,可说是对第三层的小结,归纳了秦国对物取舍的标准,为下文转入正题做了很好的铺垫。
第四层(今取人则不然——制诸侯之术也)
这层以人和物作比较,指出待非秦之人不如待非秦之物,这样看来,你所看重的只是声色珠宝,所轻视的是人才。这绝不是用来统一天下,制服诸侯的方法。这里以成就统一大业作为出发点,说明重物轻人、驱逐外来人才的错误,推论符合逻辑,立意超卓不凡,具有一种高层建瓴的气势和撼动人心的力量。这段设喻丰富多样,写法灵活多样,运笔酣畅流利,为全文最精彩的部分,前人对此极为称誉,如宋代李涂就说:“中原诸物不出于秦,而秦用之,犹人才不出于秦,而秦不用,反复议论,深得作文之法。”(《文章精义》)
第三段论述驱逐客卿有利敌国,而不利于秦国。先从正面说理,指出土地广大粮食就丰富,国家辽阔人口就众多,兵力强盛军士就勇敢。比喻强调只有胸襟博大开阔,才能包举贤士,广罗人才,下面仍继续设喻申述这个意思,:泰山不拒绝任何土壤的堆积,所以能够成就它的大;河海不挑剔任何细小流水的汇入,所以能够成就它的深;统一天下的君王不排斥前来归附的民众,所以能够显示他的德行。泰山、河海两个比喻是陪衬,“王者不却众庶”才是本意,由于连类设喻,运用排比,显得很有力量。接着又深一层阐明此意:地不分东南西北,人才不论来自那一个诸侯国,这就是五帝三王所以能够无敌于天下的原因。此处以古论今,强调应该不分地域,广揽人才。下文就落脚说明逐客的危害。这里不仅运用古今对比,还有敌我对比,提出两种做法,两种结果,以此说明对敌人有利,对秦国的统一大业不利。论证鞭辟入里,雄辩有力。
第四段 收束全文,进一步证明逐客关系到秦国的安危。用两句话就总结了前面三段的意思:谈物的部分来照应第二段,以见“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的做法不当。最后一句照应第三段,阐明逐客对秦国危害之所在,因而从利害关系上立论,抓住了秦王的思想要害,所以极有说服力,这两句还和文章开头提出的总论点“窃以为过”相呼应,具有首尾相连、前后贯通之妙。
这篇文章在论证秦国驱逐客卿的错误和危害时,没有在逐客这个具体问题上就事论事,也没有涉及自己个人的进退出处,而是站在“跨海内,制诸侯”完成统一天下大业的高度,来分析阐明逐客的利害得失,这反映了李斯的卓越见识,体现了他顺应历史潮流的进步政治主张和用人路线。文章所表现出的不分地域,任人唯贤的思想,在今天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这篇奏疏在艺术上有两个显著特色。
一是善于用比喻。从而增强了议论的形象性和说服力。最突出的例子是用秦王取物的态度为喻,来说明秦王对取人应该抱的态度,和不应该抱的态度。如文中写到:“夫击瓮叩缶……适观而矣已”这形象地说明了秦王想得意于天下,在取人方面也应该弃退秦国那些平庸之辈,而取用异国的贤能之德。此外,用“泰山不让土壤……故能就其深”为喻来说明“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的道理;用“藉寇兵而赍盗粮为喻来说明逐客是“资敌国”、“益仇”的愚蠢行为,也都很形象,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二是气势奔放,文采斐然。这与作者多用铺陈、夸饰手法和排比、对偶句子以及多选用华美辞藻有密切关系。如文中写秦国历史上“四君”因客功而成事的情况,手法铺张,多用排比,对偶句显得文势充畅,并有音节之美。其中写惠王用张仪之计而在军事外交上取得了成功,就用了“拨、并、收、取、包、制、据、割、散、使、施”等动词,可见辞藻的丰富。文中写秦王为满足生活享受而取用天下了珍物一段,不仅手法铺张,句式多用排偶,文气充畅,而言调谐美,而且充满了色乐珠玉等方面的华美辞藻,极富于文采。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5-14

百家讲坛:李斯的谏逐客书究竟写了什么?竟然能让嬴政收回成命!

第3个回答  2015-12-07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