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学生读谁的散文好

听别人说林清玄、席慕容、余秋雨还有周国平等等都不错,那具体读谁的,要求是一定要对作文有大提高,能练文笔,总之是有益于学习的就对了

推荐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尤其是初高中学生读了,往往会心生敬佩之情,不仅能积累很多优美文辞,还能积累不少于高中语文学习相关的文化常识,对于提升学习,提高作文水平都有很大的帮助。

阅读的方法:

阅读可以分成三种方法:

第一种是信息式阅读法。这类阅读的目的只是为了了解情况。我们阅读报纸、广告、说明书等属于这种阅读方法。

对于大多数这类资料,读者应该使用一目十行的速读法,眼睛像电子扫描一样地在文字间快速浏览,及时捕捉自己所需的内容,舍弃无关的部分。

任何人想及时了解当前形势或者研究某一段历史,速读法是不可少的,然而,是否需要中断、精读或停顿下来稍加思考,视所读的材料而定。

第二种是文学作品阅读法。文学作品除了内容之外,还有修辞和韵律上的意义。因此阅读时应该非常缓慢,自己能听到其中每一个词的声音,嘴唇没动,是因为偷懒。

例如读“压力”这个词时,喉部肌肉应同时运动。阅读诗词更要注意听到声音,即使是一行诗中漏掉了一个音节,照样也能听得出来。阅读散文要注意它的韵律,聆听词句前后的声音,还需要从隐喻或词与词之间的组合中获取自己的感知。

文学家的作品,唯有充分运用这种接受语言的能力,才能汲取他们的聪明才智、想象能力和写作技巧。这种依赖耳听—一通过眼睛接受文字信号,将它们转译成声音,到达喉咙,然后加以理解的阅读方法,最终同我们的臆想能力相关。

第三种是经典著作阅读法。这种方法用来阅读哲学、经济、军事和古典著作。阅读这些著作要象读文学作品一样的慢,但读者的眼睛经常离开书本,对书中的一字一句都细加思索,捕捉作者的真正的用意。

从而理解其中的深奥的哲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用经典著作阅读法阅读文学作品,往往容易忽略文学作品的特色,以 使读者自己钻进所谓文学观念史的牛角尖中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7-08
如果有益于学习,以上几个,绝对的都是好选择。
但是,你说要对作文有大提高,这个呢,怎么说。作文首先提高并不是一个能很快完成的事情。读写练感悟都不能少。如果说以上几个作家的文笔谁最有犀利的个性的话,那么就是非余秋雨莫属了。他的文笔的确犀利。我也是从初中开始读余秋雨的。他的文笔,大气磅礴,又小到一土一沙,但总能让你心里澎湃不已。如果想入手余秋雨,可以读他的成名作《文化苦旅》其他的作品,都很好,《借我一生》《霜冷长河》《千年一叹》等等,都是不错的选择,你可以读后自己给出自己答案。也相信你读后会认可我的选择的
第2个回答  2013-07-09
余秋雨的吧,读他的书能较快提升你的文化积淀和文笔,对作文帮助比较大。林清玄比较关注人生态度的方面,他的文章是比较通俗但很大气的,可以用来提升人生境界。周国平的文章也类似。至于席慕容,她的笔调是比较忧郁的,但文笔很好。你自己斟酌一下吧。
第3个回答  2013-07-08
散文吗,作为女孩子,我觉得读一些林清玄比较合口味,因为有故事性。席慕容比较感伤,语句很优美啦!你可以读一些散文诗:席慕容的《一朵花开的树》,郑愁予的《错误》,卞之琳的《断章》。余光中的也可以看一下
第4个回答  2013-07-09
建议读余秋雨的 他的文风在考场上比较占优势 去先读文化苦旅 那上面有很多考场上可以引用的 先不要去读他早期的作品 他早期作品主要是思想上比较精炼 不太适合考试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