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歌词的格式

null

流行歌词常用格式(一、二) (一) 本章我们主要详细介绍一下二段体、三段体的组成及两种常用的创作格式。 两段体的组成: 歌词一般由一段体、二段体、三段体和多段体组合而成。目前我国流行歌词常用的创作格式绝大多数是由二段体、三段体组成。 首先我们先来介绍一下二段体的组成。 二段体是由A+B组成。 那么什么是“A”? “A”,是指一首歌词的正歌部分。 什么是正歌?就是我们常说的段落。 如: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等等。这些分段在歌词里统称正歌。 什么是“B”? “B”,是指一首歌词的副歌部分。 什么是副歌?就是我们常说的高潮。在歌词里我们称之为副歌。 A+B二段体其实就是正歌+副歌,由这两部分组合而成。 刚才我们介绍的是二段体的组成,现在我们介绍一下二段体的格式。 二段体也有很多种格式。在这里我们主要介绍一下“8+”格式中常用的“8+4”和“8+8”格式。它们是由正歌和副歌两部分组成。 “8+4”、“8+8”的含义: 前面的“8”或其他数字指正歌,后面的“4”、“8”或其他数字指副歌。 正歌又分两段,每段四句,共八句,就是正歌部分的第一段加第二段。副歌部分有四句也有八句的情况。所以这个格式我们称之为“8+4”和“8+8”格式。 当然还有其他8+格式,在这里我们主要先讲这两种格式。 在这里我们需要注意一个细节,就是每段四句歌词中的字数不能相差太多。相差一、二个字是没有问题的,如果字数相差太多会让作曲家不好进行作曲。所以我们在作词的时候,也要考虑到作曲家谱曲是否困难。一个好的词人,不仅自己写的作品要好,还要顾及作曲和歌手演唱的情况。 前期创作时就要为后期作曲、演唱铺好路。所以写词的时候要注意每段四句歌词的字数,第二段的字数最好也要跟第一段歌词的字数基本相同,这样就可以了,正歌部分就基本完成了。 接下来我们说一下副歌部分,副歌一般也是由一个四句或一个八句组成,它们的字数也需要基本相同,但不需要跟正歌部分的歌词相同。因为他们是两个部分:A+B。这是歌词最基本的一种创作方法,适合刚开始学写词的朋友们练习,大家可以先从“8+4”练习,然后再“8+8”的练习,一定要循序渐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7-05
词都有词牌。例如满江红,西江月等等。所谓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清代万树的《词规》中共收一千一百八十多个,实际上词牌比这个数字还要多。  词牌的来历,大约有下面四种:  一、本来是乐曲名称。  词的前身是配曲的歌,如菩萨蛮,相传是唐代宣宗时,女蛮国进贡,她们高髻金冠,一身璎珞(;身上佩带的珠宝),形如菩萨,于是,时人有作菩萨蛮一曲咏之的,以后就成为词牌。西江月、沁园春等也是如此。  二、取词中几个字做词牌的。  如忆江南,即因白居易的“江南好……能不忆江南”而来。而念奴娇亦名大江东去,即因苏东坡的“大江东去”句而来。  三、原来是词的题目。  如渔歌子是咏渔家生活的,浪淘沙是咏大浪淘沙的,更漏子是咏夜的。凡是词牌下注明“本意”的,那词牌也就是题目了。  大多数词牌不是词的本意,而只是一种词谱的代号,词题和词牌不发生关系。一般人填词要另立题目或在下面注引小字以言其所咏之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