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难封" 大家说是什么原由?

请大家抒发自己所知道的看法,不要乱载来.

司马迁《史记李广列传》,把个李广这一从军四十多年身经七十余战的职业军人形象写得生动深刻,引得后来的文官武将、宦仕侠杰或歌或咏、或悲或叹,特别是对他的终身没有封侯更是嗟吁不已,甚者把酒扼腕、抽刀望天,真是奇言怪象,百出不穷。 很多人都把李广难封候说成是生不逢时,但实际上并非那么简单,从《史记》还可以找出另外多种原因。平心而论,李广的悲剧命运是注定了的,这既有时代的背景,更有其个人的因素。 李广所处的时代,正是西汉国防战略发生重大转折的关键时期。汉武帝时代是中国两千年专制制度的开始,雄才大略的汉武帝登基后,汉武帝所推广和施行的政策一改汉高祖以来在匈奴和战问题上的消极防御国策,变“无为而治”为“有为进取”。 对匈奴的侵扰,汉武帝采取积极反击的措施,运用骑兵集团纵深突袭的战法,对匈奴贵族势力实施歼灭性打击。在这一重大战略转变形势面前,李广的悲剧就在于他 作为在对匈奴消极防御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将领,他的思想中存在的先秦时代士风、思想、人格的遗留还在起重要作用,同时又以“道之所在”自居,自认为是皇帝王侯的师友,李广在为汉文帝打猎时的表现可以说明这一点。李广身上也存在“士为知己者死”的 生活准则,他的英勇有一部分原因很有可能就是为了报答汉文帝的那句话。遗憾的是他的那种崇尚个性自由、豪放不羁的思想和生活方式与汉代统治者大一统的思 想,与逐步完善的专制时代是那样的格格不入,李广无力承担统率汉军大规模反击匈奴的重任,突破不了那个时代对他的局限,只好眼睁睁地看着以卫青、霍去病为 代表的“新生代”将领后来居上,建功立业,所以不可能不受到排挤以至由此自刭。历史的规律就是这样无情:汉朝廷战略方针的演变遂成为李广难封的一个重要原因。 汉武帝所尊的儒术,尊的并不是孔子的儒学,其实质是为专制制度制造听话顺从的奴才,专制统治的国家需要的是奴才、顺民,而容不得这样“自负其能”的李广。李广的悲剧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汉朝尊儒政策的虚伪,汉文帝所说的:“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骨子里就是说,我这个时代不需要你这样的人。这表面化的人、表面化的言语,无信无行,实为后代帝王使用权术的榜样。 李广本人作战 英勇、仁爱士卒、素使敌人闻风丧胆,仅仅是有一点个性就不为统治者及其宠幸所容,可见专制皇权不容许有任何个人自由性格存在,这样一个尖锐的矛盾恰恰是在 李广身上得到了深刻的体现。因此,李广的悲剧应当看作是个性群体与专制统治者相对抗并必然会以失败告终的悲剧,专制制度不灭亡,这种矛盾就永远存在,而且 是永远不可调和的矛盾。在个性自由、民主与专制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这一根本原因之下,上述各种主客观原因都只是一种外化的现象。 当然,李广抑郁不得志更在于他个人军事才能局限所致。作为一名久历战阵的将领,李广长于战斗指挥,骁勇善射,在战术上灵活机智,有勇有谋,敢于打硬仗,打恶仗,射术之精堪称一绝,威震匈奴各部,被匈奴畏誉为“飞将军”。然而这种近攻格斗上的剽悍骁勇,终究掩盖不了李广拙于战役和战略指挥的根本缺陷。李广曾先后五次率精兵参加反击匈奴的作战,应该说杀敌立功、晋爵封侯的机遇多多,可是他不是无功而返,就是损师折将,根本没有表现出“飞将军”的风采。常言道,“一之为甚,其可再乎!”连 续五次机会李广都不曾把握住,这恰好说明,李广只是一名斗将,而非真正大将之材。他明显疏于战略战役指挥上的大智大勇,尤其不善于指挥大规模骑兵集团远程 奔袭、机动作战,而这一点正是他的致命弱点,也是他一生不得封侯的最主要原因。对这样的遭遇,李广愤愧自杀,这是缺乏自知之明的表现;司马迁等人的鸣冤叫 屈,则是失却理性态度的曲辞。其情虽可悯,其理实难喻。 从李广攻打匈奴以来,不论是在战略上还是在个人性格上都有使其不被封侯的因素。主要分析下来李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毛病是他的致命弱点: 毛病之一:私自接受军印,没有封侯。李广曾跟随太尉周亚夫攻打吴楚叛军,夺获吴楚军旗,作为朝廷命官却私下接受梁王授给的将军印章,这一举动无疑是一个“政治错误”,所以即便有功也不得受赏。这说明李广胸无城府、没有政治见解。从汉景帝对李广的态度可以折射出李广在政治上的幼稚,在专制制度下,不具备见风使舵的变态性格,纵有千般能耐,不仅于事无补,反会引火烧身。 毛病之二:官报私仇,没有封侯。李广和灌强一起打猎被霸陵尉扣留,在天子任李广为右北平太守时,李广随即请求派霸陵尉一起赴任,到了军中就把他杀了。这件事情表明李广是个心胸狭窄,睚眦必报的性格。 毛病之三:功过相抵,没有封侯。李广不能封候完全是合理之举,李广虽然名声很大,战斗勇敢;但他作战时自负其能,不计后果,好凭一时之勇,呈一时之威,往往是以硬碰硬,杀敌一万,往往自损八千,甚至全军覆没,又怎能封候呢? 毛病之四:杀害已降,没有封侯。李广一生命运不济,他的部吏封侯者不少而李广始终不得侯爵。但是他在镇守陇西时,羌人造反,曾使用诈术,诱使羌兵八百多人投降,最后全部加以坑杀,以致李广追悔不及,感到终身引恨。 毛病之五:治 军无方,没有封侯。程不识和李广当时都任边郡太守并兼管军队驻防,但同样是带兵,两人的风格截然不同,程不识的部队纪律严明,李广的队伍十分散漫。的确, 在李广身上,爱兵如子、身先士卒的优点殊为突出,可是,他在治军上放任自流,不讲求以法治军、严格管理也是不争的事实。这种把严格要求和关心士卒对立起来 的做法是根本不可取的。李广违背了这一治军的基本原则,无怪乎劳而无功、际遇坎坷了。 司马迁对李广的评价主要是表率作用:“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李广象个老农民那样朴实憨厚、诚实勇敢,说话还结巴,但做得好。“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当个一定层次的模范人物还是满够条件的。不论王勃的“时运不济,命运多桀,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的嗟乎也好;王维的“卫青不败由天性,李广无功缘数奇”的惊叹也罢;辛弃疾的“李蔡人品在下中,却是封侯者”的不平也好;郁达夫的“恨司马贫穷、江郎才尽、李广难朝”的感叹也罢,等等。都是过多地看到了司马迁写李广的优秀品质特点一面,而没有看到司马还写了的李广的那些毛病和问题的一面。可见,李广的悲剧,不在于时运不济,而在于他自身弱点。所以,对他的分析和评价,也应少一点道德上廉价的同情,多一份历史上冷峻的思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9-29
李广很早就带兵戌守边疆,部队精锐,所以皇帝对他不能不防。加上他资格很老,需要有人可以牵制他,所以不封他为侯,而他以前很多部下都封为侯,对皇帝来说是相当阴险的一招,但对他而言简直是相当大的侮辱,如果不是他忠心耿耿的话。当他因作战被认为失误,含恨自杀后,武帝根本没有从中得到什么警醒。对待他孙子李陵的叛变采取罪李广全家的惩罚,可见武帝是有希望李家的势力在边疆消失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