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8分)夜泊钱塘(明)茅坤江行日已暮,何处可维舟?树里孤灯雨,风前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8分)夜泊钱塘(明)茅坤江行日已暮,何处可维舟?树里孤灯雨,风前一雁秋。离心迸落叶,乡梦入寒流。酒市哪从问,微吟寄短愁。小题1:诗歌结尾句在诗歌中起什么作用?其中“短愁”指怎样一种愁?(2分)小题2:诗歌颈联“迸”“入”两字精妙传神,请结合诗句具体说明。(6分)


小题1:总括(总结)全诗,或答点明主旨,或答揭示情感;羁旅(漂泊)或思乡
小题2:“迸”,为突然碎裂(破裂)之意(1),作者以此形容树叶凋落之态,让人感觉树叶不得自然脱落,而是断裂迸下的,显示了力量(1),突显了自己离愁的沉重(1)。(或:从语音上看,“迸”字为去声,发音气促而低沉,让人觉得叶离母体有一种强动所致,不是自然落叶,而是断裂迸下。有了这样的感觉,每一片落叶都让他惊心魄,百感交集。)
“入”,化无形的乡梦为有形(化虚为实)(2),诗人的乡愁与钱塘江水融为一体,如钱塘江水一样澎湃起伏,无休无止(1)。


小题1:
试题分析:抓住关键字。首先从颈联和尾联入手,因为这是交代故事中心和诗人主观感受的关键所在,
任何一首即事叙情,借景抒情的诗篇都不例外。而“乡梦”“短愁”一乡一愁,清晰无误的显示着此乃“思乡之愁”;再看“离心”,这分明是一份离别之情。离开谁?当然是离开家乡,离开亲人的别愁情绪;继看“孤灯”与“一雁”,这一组数量上的修饰,可谓是将形单影吊描绘得淋漓尽致。值此孤独之际,我想,也只有那个温暖的家才能够抚慰一颗颗寂寞的心灵,此处,虽未写乡愁,确是字字言乡思,句句写乡思。诗歌结尾句在诗歌中起了点明主旨的作用。第八句总括全诗,卒章显志”,短愁”二字涵盖了上文提到的“孤灯”“一雁”所表之情,“离心”“乡 梦”之感。 “短愁”应是那种萦绕心间,难以驱散、排解的愁情,是那种“剪不断、理还乱”,“却下眉头,又上心头”的愁情。
小题2:
试题分析:“离心迸落叶,乡梦入寒流。”在作者的眼里,树叶也因难以承载离别之情而坠落,连“寒流”也载不动思乡之梦。抓准意象。君看,“日已暮”太阳已经落山,夕阳已然西下,每逢傍晚之际,正是一家其乐融融的时候,远在天涯的游子又有几人不在思乡?这时的思乡之情也格外深沉。想落脚歇歇吧,居然是“何处可维舟”,偌大钱塘江,竟没有一块可以拴住小船的地方吗?恐怕,这飘荡在外的游子对于无家可归更是一番凄凉吧。“树里”“风前”承受着餐风饮露的生活,这就更让人怀念那个贫寒但却温暖无比的港湾。所以,此时正是“孤灯”难眠,见“雁”思归之际。也难怪在作者的眼里,树叶也因难以承载离别之情而坠落,连“寒流”也载不动思乡之梦。想来,实在精致。树叶也已人化,随情而动。梦本无形,化入江水,又成有形,水之澎湃,愁之无限,凄清惨淡,溢于言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