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这是讨论交流,说的好的,能引发我思路的,给分。复制引用的,请注明出处。

我对三国时期的人物非常痴迷,演义看了很多遍,史书也查阅了不少。众所周知,《三国演义》里的人物,与历史人物出入还是相当大的。想听听高人,从《三国演义》的创作背景、创作目的出发,来分析曹操、刘备、诸葛亮、赵云、魏延这五个人物。众所周知,这五个人物,在演义和史实中的出入很大,作者在创作小说时,肯定是依据当时的背景,而进行的润色修改以及移花接木甚至不惜“诋毁”历史人物来达到创作小说的目的。
我先说一个观点吧,历史上,魏延的军事功绩以及后来的官职都要高于赵云,但是小说里,甚至陈寿的《三国志》中,五虎将却没有魏延,而是赵云,从刘备的用人(喜欢刚烈个性的猛将,而赵云性格却比较稳重),和当时魏延的功绩以及官职,我认为魏延应该比赵云更适合五虎将,我的观点是,由于魏延后期的“谋反”,陈寿在写《三国志》时,肯定不能为“反臣”增光,而罗贯中所处的时代背景,更是痛恨“反臣”,所以魏延理所当然被排除在五虎将之外。
楼下的几位说的都很精彩,不过貌似有点跑题,我说从演义创作需求目的出发,来聊聊这5个人。
lvlingpeng17说的挺不错,不过我想,作者写小说,恐怕不仅仅是凭个人喜好吧,还有更深层的含义。大家再继续。
走路的日子,请继续,凭你的第一段话,我保证,你是最佳答案了!我想听听对其他几位人物的见解,着重在于,作者创作这几位人物,对于创作需求方面的理解。还有,对于元末明初这个大的环境,如果可能,再多说点。我很认同你的观点,小说不仅是为了流行风靡(那个时代经济观念、制度都还没现在这么发达),更有重要的推广渲染目的,甚至包含一定的政治目的,当然,我也很赞同像李白那样怀才不遇而抒发的观点!总之,你再多说点,我仅仅是这样思考,由于历史基础有限,很难再往深处想,直接听你说!

第1个回答  2010-09-29
三国演义的好,我认为是在他能吹。吹的不离谱但又让人觉得高。我想罗贯中能在现在起码是博士后导师。
曹操:典型的牛人,什么都敢说什么都敢干,出了什么事自己也敢承担,典型的真男人。
刘备:我个人初期喜欢刘备,但现在简直是厌恶了,他真不是东西,天天都做个要死不活的样看着就来气。没事就忽悠人。(注:这哥们儿忽术极高啥人都能被他收拾了,正宗的“心理学——大家”。
诸葛亮:典型的没事找事做,他与五虎等蜀国文臣武将EQ都很低,被刘备这个大骗子和刘禅这个低能骗子骗光了一生的青春最终连命都豁出去了。在这我只能一声叹息。
赵云:他应该很帅,我想再加上周瑜.马超.曹植应该是三国时的F4。他其实最该当个边关守将,以守为主,以攻为辅。能不打,就不打,非要打,也要少打。
魏延:这哥们儿整个一SB,人说啥他就信啥,没点政治主见,不死不反对不起他这个人。
(以上言论,仅代表个人。无其他实际意义。)
第2个回答  2010-09-28
我想说说诸葛亮,这个人物我感触最深
现在谈到诸葛亮首先想到他的军事指挥能力,料事如神,但也有大多数人给他安了个愚忠的形容词上去,我对愚忠这一点非常不认可!

刘备死前曾经暗示过诸葛亮若刘禅无能诸葛亮能取而代之,但诸葛亮却一直为刘禅管理国家而并没有篡位的意思,大多人都因为这样说诸葛亮愚忠,我却认为诸葛亮聪明!

诸葛亮应该是知道自己寿命有多长的,也传说死前摆过北斗七星阵企图延命却失败了,诸葛亮是知道一统三国复兴汉室是多么艰难的事,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蜀国的内政又混乱!假如诸葛亮篡位,朝中肯定有奸臣借机造反,如果魏吴两国趁机攻来,可不是容易应付的,一但篡位后不能成就霸业,将会落得不忠不仁的污名,况且知道自己寿命,但是不篡位,即使不能成就霸业死了也有忠心耿耿的美名,假如你是诸葛亮,你会去干么?我认为曹操一开始称自己丞相,不称王其中一个原因也是这个,其中一个而已

虽然我只学了《出师表》上,不难看出诸葛亮对刘备的知遇之恩心存感激,一部分朝中大臣也是这样,诸葛亮以及一部分臣子忠心的并不是刘禅,而是刘备,想报答刘备而已,不存在诸葛亮愚忠于刘禅的问题。

所以我认为诸葛亮身上没有愚忠,反而是更体现出诸葛亮的机智
第3个回答  2010-09-28
先给楼主一个建议:
这个话题包含的内容肯定不少,仅评说一个人恐怕就会诉诸不少笔墨,更何况是五个人。如果每个都详尽说到(比如我就想谈详细些),那就是长篇大论了,不仅楼主筛选起来费事,其他网友看着也觉得太费时间。所以,建议楼主分五次提问(比如:第一问《三国演义》为何这样写曹操、第二问《三国演义》为何这样写刘备等等),这样,大家回答起来也方便——愿意回答哪个就回答哪个。这样还有一个好处:如果一起回答五个人的事,那么,有的答案回答曹操好一些,回答其他人的差一些;有的答案回答刘备好一些,而回答其他人就差一些,如此,楼主取舍起来就会比较为难。分开问分开答,选择起来就方便多了。不知楼主以为然否。

等些时候我再“言归正传”。
第4个回答  2010-09-28
曹操 奸雄也!从他的为人处事中我们也能看到他性格中的多疑、奸诈。
但是我认为说他是汉之国贼应该是小说中的需要。曹操,到死也没有称帝,一直以汉之丞相自居,反观其他两位呢?
曹操之所以“挟天子以令诸侯”也应该是出于他的一种无奈之举,因为他对“天子”失去了信心,并非大汉!请楼主也想想,当时如果你是曹操,你会怎样?
将兵权交出?给那个汉献帝,还是他那些“大臣”?我想如果那样的话,就没三国了,大汉朝早就亡了吧。
第5个回答  2010-09-29
没什么可聊的,三国演义上面写的打仗就是儿戏。虽然好看但不合实际。写打仗跟过家家一样。
我倒觉得罗是个颠倒家,事实上:关羽最不忠于,屡屡叛变,而偏偏被写成忠于之士,周瑜最是大度,却被塑造成了小气鬼
赤壁之战分明就是一个小小的战役,罗贯中却借鉴朱元璋和陈友谅的鄱阳湖之战来生搬硬套。
与其说刘备信赖孔明,不如说信赖法正。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