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乾隆、纪昀、书法和诗词的成就,水平。另外,纪昀官当到什么程度?他的才干有?

评价,乾隆、纪昀、书法和诗词的成就,水平。

另外,纪昀官当到什么程度?他的才干有?

  乾隆自幼就接受汉族传统文化教育,四书五经,诗词歌赋,书法绘画,无一不精,文化修养很高.大学士梁诗正等赞曰:“皇上性契义爻,学贯仓史,每于万机之暇,深探八法之微。宝翰所垂,云章霞采,凤翥龙腾。综百氏而集其成,追二王而得其粹。又复品鉴精严,研究周悉,于诸家工拙真赝,如明镜之照,纤毫莫遁其形。仰识圣天子好古勤求,嘉惠来学,甄陶万世之心,有加无已。” 乾隆的书法从学习赵孟頫入手。乾隆本人雅赏赵孟頫的书法,心慕手追,身体力行。从存世的乾隆书迹看,他的字字体稍长,楷书中多有行书的笔意,行书中又往往夹杂着草书的韵味,点画圆润均匀,结体婉转流畅,缺少变化和韵味,并无明显的成就,这或许体现出一代天子的气度,评者称其“虽有承平之象,终少雄武之风”。

  中国历史上谁写的诗最多是乾隆,乾隆是个学识渊博的人,尤其对诗歌知识了解得非常透彻。乾隆自己写诗也一丝不苟,无论平仄、押韵,都合规合拍,而且请学士校阅。乾隆书读得多,知识渊博,于是在诗中便处处炫耀知识,古书词语、古代为人鲜知的历史在他的诗中如潮如涌,他自以为得意,以难倒儒臣为能事,孰不知一首诗如果离开注释便不知所云,那这首诗还有什么读头?杜甫、白居易的诗使人百读不厌,就是因为他们写的诗明白如话,即使千年以后,也如眼前,哪像读乾隆的诗似在云里雾里呢?
  这就是乾隆有诗十万首还评不上一个诗人资格的主要原因。

  嘉庆十年二月十四日,纪晓岚于协办大学士、礼部尚书任上溘然长逝。
  纪晓岚一生中最主要的业绩,是他的学术活动。他一直是官方学术工作的领导人,凡有编辑之役,修书之事,他必在其间。他历充武英殿纂修官,“三通”馆提调兼纂修官、“功臣馆”总纂官,<胜国诸臣殉节录>总纂官、国史馆总纂官、方略馆总校、<四库全书>总纂官,<职官表>总纂官、<八旗通志>总纂官、实录馆副总裁官、会典馆副总裁官。一生中他参与了多少重要典籍的编修,不可胜数。

  除了修书,他干得比较多的另一件事就是做考官了。他先后任过乾隆山西乡试考官、庚辰会试同考官、壬午本省乡试同考官、提督福建学政、甲辰会试副总裁官、己酉武会试正总裁官、嘉庆丙辰会式正总裁官、己未武会试正总裁官、壬戌会试正总裁官。每赴其任,必有诗传示同僚,以躬谨相勉。他不惮作余力,奖掖后学,故门人众多。经他之手,提携了许多人才。
  纪晓岚五十岁,受诏总篡《四库全书》,他一生的荣耀与辉煌,在此达到了顶点。

  纪昀天资超迈,学问淹通,诗文雅正,为乾嘉时文坛之领袖。
  不知你看没看过《百家讲坛》的“纪连海正说纪晓岚”,里面明确说过纪晓岚的字很烂,很难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1-17
纪昀(1724-1805) 清代学者、文学家。字晓岚,一字春帆,河北献县人(今其村崔尔庄属沧县)。乾隆年间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谥文达。以学识为乾隆赏识。曾获罪谪戍乌鲁木齐,后召还,任四库全书馆总纂官十余年。纂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及《四库全书简明目录》。能诗文,多宣扬封建伦理观念及歌功颂德。晚年著文言笔记小说《阅微草堂笔记》,全书着重宣传封建道德及因果报应,且议论说教过多,但文字质朴简明,涉猎面广,多方面表现了作者的学问和见解。有《纪文达公遗集》,系其孙纪树馨在他死后收集的。
在深厚家学渊源的熏陶下,纪昀从四岁起开始读书问学,以过目不忘、才思敏捷被称为“神童”。24岁那年,他在顺天乡试中一举夺魁。6年之后,在“最号得人”的京城会试中,高中甲戌科进士,从此步入鸿才硕学荟萃的翰林院。起初,他的仕宦生涯可谓春风得意,由乡试主考官、同考官到侍读、侍读学士,为当朝文学重臣之一。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因向姻亲走漏朝廷消息,纪昀被流放乌鲁木齐“效力赎罪”。4年之后,他获赦回京,重入翰林院。恰在此时,一项浩大的文化工程即《四库全书》的纂修正在乾隆帝的主持下紧锣密鼓地展开,历史的机缘把纪昀推向实现其人生价值的顶峰。
清江藩的《国朝汉学师承记》卷六说纪昀“胸怀坦率、性好滑稽,有陈亚之称。然骤闻其语,近乎诙谐,过而思之,乃名言也。”显出一个儒臣、词臣又兼弄臣的本色。他的文集中颇多恭和皇帝之作,艺术价值虽不高,却能相题行事,措语得体.
历史上的纪晓岚并不如电视剧那样,是一个清廉而英勇的斗士;他其实
是一个圆滑练达、谨小慎微的官僚,一个置身浑浊的官场而又渴望着清静的文人生活的士大夫。
第2个回答  2007-01-19
纪晓岚呀,让电视剧给捧高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