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之《伤寒论》的温病经文解释

如题所述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之《伤寒论》的温病经文解释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对于伤寒论经文也有独特的见解,通过圆运动的系统解释,可以更好地理解经文。

首先太阳病的意思就是外感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就是说温病的表现为发热口渴,不恶寒。其实温病是有恶寒症状的,但是恶寒时间很短。发热为疏泄的表现,恶寒为收敛的表现。

温病为疏泄之病,所以发热重,恶寒轻或者不恶寒。

发热、出汗、身体灼热,都是温病的表现,风温的意思不是受风的意思,而是厥阴风木的风,指的是木气,疏泄之气,也就是说风温就是木气疏泄之温病。

木气疏泄为病,脉阴阳俱浮,这里有人说寸脉为阳,尺脉为阴,阴阳俱浮就是寸脉和尺脉都是浮的。也有人说轻按为阳,重按为阴。轻按重按都脉浮,意味着疏泄之力较多。

木主疏泄,疏泄之力较胜,所以脉阴阳俱浮。

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都是因为疏泄太过,津液枯竭。

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

这句话意思是温病被攻下,因为温病本身中下阳虚,攻下后,木气被伤,疏泄不利,导致小便不利,同时中下空虚,身体虚弱,所以小便失禁。

这里主要是因为中下阳虚,木气被伤,所以要补木气,补中气。

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瘈疭。

如果被用了火攻之法,比如火疗,木气被火烤,就会出现身体发黄,津液不足,不能养筋,就会出现剧则如惊痫,时瘈疭。

若火薰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如果用攻下法、发汗法、火攻法等方法,一错再错,就会导致戕害身体,出现性命之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