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鲁藏布江变质带

如题所述

雅鲁藏布江变质带主要指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动力变质作用的糜棱岩带及罗布莎蛇绿岩群变质岩石。

糜棱岩带是一个分界带,北和东为波密变质带,南和西为康马-隆子变质带。该动力变质带长数百至数千公里,宽约6~14 km,倾向为北东向,为韧性-脆韧性糜棱岩剪切带。该带被北东走向和南东走向的平推小断裂所移位,是一个壳幔型大断裂带,控制着冈底斯和康马-隆子两个构造单元在不同时期各自独特的发展史。它具有规模较大的右行走滑特点。

糜棱岩带内矿物和地质残片定向排列平行于糜棱岩带走向,带内褶叠层、平卧似皱褶,顺面理掩卧似褶皱长英质旋转眼球体、旋转碎斑、似同斜褶曲、多米骨牌构造、拉深线理、生长线理,随处可见。

糜棱岩带内呈残片出现的有罗布莎蛇绿岩群、日喀则群。变质岩性有:变质超基性岩、变流纹岩、凝灰岩、变安山质凝灰岩、微晶二云母片岩、变长石石英砂岩。根据变质矿物共生组合可划分为不规则的两个矿物变质带,即绢云母-绿泥石带和黑云母带。绢云母-绿泥石带主要变质矿物组合:绢云母+绿泥石+石英。黑云母带主要变质矿物组合为黑云母+白云母+石英+斜长石。

值得说明一点是,带内橄榄辉石岩、辉石岩、辉长辉绿岩和玄武岩及泥砂质岩,实属罗布莎蛇绿岩群的组成部分,是洋盆环境下形成的。

总之,雅鲁藏布江变质地带,属低绿片岩相,以动力变质作用为主,但不排除前期的区域低温动力变质作用。从该带内构造残片说明早白垩世该带为扩张的洋盆环境,末期闭合,到晚白垩世雅鲁藏布江主干断裂北倾俯冲造成日喀则群巨厚磨拉石及混杂堆积,由于俯冲、碰撞、造山及青藏高原整体抬升,具北倾的逆冲的滑脱构造体系强烈风化剥蚀,形成如今的构造形态。虽然属于动力变质带,但从其发生发展而言,它应属于雅鲁藏布江缝合带的组成部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