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的理解有变化吗?

如题所述

自我意识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意识,指人对自身的意识,是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个性形成的重要因素,孩子的自我意识随年龄的增长而不同。了解孩子自我意识形成的各个阶段的特点,对孩子性格的塑造有极大的帮助。

美国心理学家G..W.Allport研究认为孩子的自我意识发展分为八个阶段:

1、孩子一岁——对身体的自我感觉阶段

一岁的孩子随着不断积累的各种感觉,逐渐知道自己的身体与其他物体不同,从而知道自己身体的存在。这是一种自我感觉。

2、孩子二岁——对自我同一性的意识阶段

这时的孩子对自己身体高矮、大小的变化有种连续感,知道自己是同一个人,自我同一感与孩子的语言发展相联系,知道那个名字是自己,这使孩子在社会群体中形成自己独立地位的意识。

3、孩子三岁——自我尊重的意识阶段

孩子年龄的孩子能独立做一些事情时会产生自豪、自尊和自爱的心理。这个时期的孩子经常追求摆脱成人的监护,寻求完全的独立。

4、孩子四岁——自我扩展的意识阶段

这个阶段的孩子知道“我的”这个词的意义。这时孩子把自我意识扩展到外部事物上,不仅认识自己的身体是属于自己的,而且还认识到父母、兄弟、姐妹、玩具、小动物等等也同样是自己的,自我意识扩展了。

5、孩子5-6岁——自我意象的形成阶段

这个阶段的孩子形成了“好的我”、“坏的我”这样的概念,孩子能够把自己所做的和别人对他的期望进行比较。也就是说孩子此时具有一个真实的自我和理想的自我。

6、孩子7-12岁——理性运用的自我形成阶段

这个阶段的孩子开始认识到“思维”是解决生活疑难问题的工具,他们能运用推理和逻辑推理来解决复杂的问题,孩子已经开始思考。

7、孩子青春期——追求自我的形成阶段

这个阶段的孩子几乎完全表现出注重未来的趋向,他们确立远大的生活目标,开始以未来的目标来组织生活,使生活具有长期的方向性和目的性。

8、孩子成年——理解自我的形成阶段

孩子这个阶段自我意识已经成熟,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03
当然有变化,随着年龄增长社会阅历的丰富,对同一件事情的想法会变得不一样。有句话是人生有三重境界,第一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这时候说明自我意识比较简单,看到什么就是什么停留在事物的表面。第二境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说明自我意识已经开始对事物的表象进行分析研究,开始探究事物的本质。第三境界是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但是跟第一境界又是完全不一样的,对事情是通过表象看本质,但又选择性的相信表象的简单美好。
第2个回答  2020-11-03
社会心理学教材中,对“自我”定义是这样的,“自我又称自我意识或自我概念,是个体对其存在状态的认知,包括对自己的生理状态、心理状态、人际关系及社会角色的认知。”

以前文章中谈过了自我意识的三个“我”,即主我、客我、镜我,分别描述为:主体我“我是谁”,客体我“我认为我是谁”,镜中我“我认为别人认为我是谁”。

这里,重要的是加强对“客我”的认识,也就是深刻思考我到底是谁,对于这个世界的看法究竟如何,思考个人价值所在。

也谈过想要深刻理解自我,必须从人格结构来讨论,也就是精神分析中的三个“我”,即本我、超我、自我,分别描述为:原始欲望快乐的我、遵循社会规范道德的我、顺应现实环境需要的我。

这里,重要的是加强对“自我”的认识,强大自我能力训练,提高协调本我、超我和环境的综合能力。

上面这些自我知识,可以认为是从横向角度观察自我,“本我、超我、自我”是内涵,“主我、客我、镜我”是外延。

现在从纵向角度观察,看看一个人的自我意识到底是如何形成的,也即是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如何。

自我意识发展三阶段,各自特点不同
社会心理学认为,自我意识发展有三个阶段,按照年龄划分为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

一是,生理自我从出生后8个月开始,到3岁左右,相当于婴儿期。

这个时期,孩子主要发展生理自我意识,“这是自我概念的原始形态,主要是个体对自己躯体的认知,包括占有感、支配感与爱护感,使个体认识到自己的存在。”

比如孩子渴了,原本说“宝宝要喝水”,突然有一天孩子会说“我要喝水”,这就发展出自我概念,开始知道自己和别人是不同的。又比如,一旦从照片或者视频中发现了自己,非常兴奋,能够区分自己来。

二是,社会自我从3、4岁到13、14岁,差不多10年时间,相当于幼儿和儿童期。

这个期间,孩子在认识自我身体基础上,主要发展社会自我,比如从问“我是谁”到问“你是谁”,有了发展社会关系的需要。

这其实就是个体社会化过程,孩子上幼儿园到上学读书,意味着从家庭开始,走向更加广阔的社会,从新环境和周围伙伴相处中,不断发展适应环境和提升自我意识能力。

三是,心理自我从13、14岁到成年,差不多经历10年时间,相当于青少时期。

“发展到此阶段,个体能知觉和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状态和特征,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发展调控自己的心理与行为。”孩子开始追求独立自主,内心思考“我要成为谁”,用专业术语说就是寻求“自我同一性”。

这个阶段,青少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迅速形成,对终生影响巨大。

重视自我意识发展规律,调整教育方式
重视自我意识发展这3个阶段,是“由于自我概念的发展,个体逐渐脱离对成人的依赖,表现为主动和独立的特点,强调自我的价值与自我理想。特别重要的是发展了自尊和自信心——自我概念中两个主要因素。”

这也正是家庭教育中,作为父母要重视孩子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所在。认识到自我发展具有阶段性,就可以在家庭教育中把握以下三点:

一是遵从孩子心理发展规律,采取合适应对措施。

按照自我发展各阶段不同特点,给出父母教育孩子的指导建议,可以收到事半功倍效果。

婴儿期孩子要发展身体意识,这为今后发展奠定基础,为此父母要陪伴孩子,多增加身体接触安慰,让孩子有安全感,产生依恋感,奠定亲密亲子关系。

童年期孩子要发展社会自我,就要鼓励孩子走出家门,多和同龄孩子玩耍,在孩子过生日等时候邀请小伙伴聚会,支持孩子参加集体活动,学会表达自己需求同时,要理解不同人有不同需求。

青少年期孩子进入青春期,意味着独立自主意识加强,强烈表达自己要求,有不合情理言行,喜欢和父母对着干,要牢记这是孩子心理自我成长的必然,要尊重孩子意愿表达。

二是接受孩子个体差异,不着急多帮助。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这从孩子自我意识发展可以得出。

自我发展有阶段性,具体到自己孩子会表现有差异性,发展有不均衡性。智慧父母能在孩子自我发展不如别的孩子时,不指责,不批评,不代替,不着急。

比如,小孩子尿床,喜欢多动,学习能力欠缺,生活习惯培养,性格害羞内向,等等。这时候记住,“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不能帮助孩子,就要闭嘴少指责”。

很多父母的焦虑,唯恐“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其实不过投射出父母自己的焦虑,这时候注重发展孩子相应年龄的主要自我意识就好,要“风物长宜放眼量”,不让孩子输在终点线上,避免孩子最差才是目的。

三是陪伴孩子成长过程,就是父母成长过程。

要明白孩子自我成长过程,其实是父母培养亲子关系过程,家长自我成长过程。

亲子关系自有发展特点,那就是从依恋开始,到尊重支持,再到放手独立。

心理学家许又新教授指出,“依恋的发展有两种可能,一是独立自主精神的发展,一是转变为对父母的依赖。依赖是一种不成熟不健康的心理或性格特点,神经症病人的很多苦恼、困难和心理冲突的根源就是依赖。我们必须明确,一个人从小到大,只有在与同龄人经常的交往中,心理才能走向成熟。”

放手孩子远离自己,走向独立自主,这对很多父母是巨大考验,因为放弃自己最亲密关系是痛苦的。但这也正是亲子关系独特之处,“所有关系都是亲近为主,唯独亲子关系以分离为目的。”

同时,陪伴孩子成长期间,需要学习如何与孩子相处,如何理解孩子需要,如何鼓励支持孩子,如何主动示弱互动,如何觉察自我局限,等等,这些都是更大更广范围人际关系的反应,父母当然也会因为亲子互动而受益。

认识自我意识发展规律,了解3个阶段不同特点,目的是运用这些知识,更好觉察自我,提高亲子互动关系,为家庭教育起到导航作用。
第3个回答  2022-06-27
自我意识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意识,指人对自身的意识,是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个性形成的重要因素,孩子的自我意识随年龄的增长而不同。了解孩子自我意识形成的各个阶段的特点,对孩子性格的塑造有极大的帮助。

美国心理学家G..W.Allport研究认为孩子的自我意识发展分为八个阶段:

1、孩子一岁——对身体的自我感觉阶段

一岁的孩子随着不断积累的各种感觉,逐渐知道自己的身体与其他物体不同,从而知道自己身体的存在。这是一种自我感觉。

2、孩子二岁——对自我同一性的意识阶段

这时的孩子对自己身体高矮、大小的变化有种连续感,知道自己是同一个人,自我同一感与孩子的语言发展相联系,知道那个名字是自己,这使孩子在社会群体中形成自己独立地位的意识。

3、孩子三岁——自我尊重的意识阶段

孩子年龄的孩子能独立做一些事情时会产生自豪、自尊和自爱的心理。这个时期的孩子经常追求摆脱成人的监护,寻求完全的独立。

4、孩子四岁——自我扩展的意识阶段

这个阶段的孩子知道“我的”这个词的意义。这时孩子把自我意识扩展到外部事物上,不仅认识自己的身体是属于自己的,而且还认识到父母、兄弟、姐妹、玩具、小动物等等也同样是自己的,自我意识扩展了。

5、孩子5-6岁——自我意象的形成阶段

这个阶段的孩子形成了“好的我”、“坏的我”这样的概念,孩子能够把自己所做的和别人对他的期望进行比较。也就是说孩子此时具有一个真实的自我和理想的自我。

6、孩子7-12岁——理性运用的自我形成阶段

这个阶段的孩子开始认识到“思维”是解决生活疑难问题的工具,他们能运用推理和逻辑推理来解决复杂的问题,孩子已经开始思考。

7、孩子青春期——追求自我的形成阶段

这个阶段的孩子几乎完全表现出注重未来的趋向,他们确立远大的生活目标,开始以未来的目标来组织生活,使生活具有长期的方向性和目的性。

8、孩子成年——理解自我的形成阶段

孩子这个阶段自我意识已经成熟,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
第4个回答  2022-06-24
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的理解以及自我阅历的增多,所以自我意识理解肯定是有变化的,对于这个世界的一些世界观,价值观肯定是不一样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