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24节气“小暑”的诗句有哪些?

如题所述

1、《小暑开鹏翼》——唐.耿湋

沃州初望海,携手尽时髦。

小暑开鹏翼,新蓂长鹭涛。

月如芳草远,身比夕阳高。

羊祜伤风景,谁云异我曹。

2、《小暑金将伏》——唐.武元衡

才非谷永传,无意谒王侯。

小暑金将伏,微凉麦正秋。

远山依枕见,暮雨闭门愁。

更忆东林寺,诗家第一流。

3、《纳凉》——宋·秦观

携杖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4、《消暑》——唐.白居易

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

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

此时身自保,难更与人同。

5、《安禅逢小暑》——唐.李频

却忆凉堂坐,明河几度流。

安禅逢小暑,抱疾入高秋。

水国曾重讲,云林半旧游。

此来看月落,还似道相求。

6、《苦热》——宋·陆游

万瓦鳞鳞若火龙,日车不动汗珠融。

无因羽翮氛埃外,坐觉蒸炊釜甑中。

7、《七绝》——宋.晁补之

一碗分来百越春,玉溪小暑却宜人。

红尘它日同回首,能赋堂中偶坐身。

8、《小暑才交雨渐晴》——宋.方回

平陆莽为巨浸,晴空变作漏天。

明朝是小暑节,重霉必大有年。

9、《小暑六月节》——唐.元稹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

户牖深青霭,阶庭长绿苔。

鹰鹯新习学,蟋蟀莫相催。

10、《能迎小暑开》——唐.独孤及

殷疑曙霞染,巧类匣刀裁。

不怕南风热,能迎小暑开。

游蜂怜色好,思妇感年催。

览赠添离恨,愁肠日几回。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6-15

1、《消暑》

唐代-白居易

何以销烦暑,端居一院中。

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热散由心静,凉生为室空。

此时身自得,难更与人同。

2、《苦热》

宋代-陆游

万瓦鳞鳞若火龙,日车不动汗珠融。

无因羽翮氛埃外,坐觉蒸炊釜甑中。

石涧寒泉空有梦,冰壶团扇欲无功。

馀威向晚犹堪畏,浴罢斜阳满野红。

3、《和答曾敬之秘书见招能赋堂烹茶二首》

宋代-晁补之

一碗分来百越春,玉溪小暑却宜人。

红尘它日同回首,能赋堂中偶坐身。

4、《纳 凉》

宋代-秦观

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5、《夏日无雨》

宋代-释契嵩

山中苦无雨,日日望云霓。

小暑复大暑,深溪成浅溪。

泉枯连井底,地热亢蔬畦。

无以问天意,空思水鸟啼。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10

    “小暑金将伏,微凉麦正秋。”--《夏日对雨寄朱放拾遗》唐代 武元衡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小暑六月节》唐代 元稹

    “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夏夜追凉》宋代 杨万里

    “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消暑》唐代 白居易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纳凉》北宋 秦观

1.《夏日对雨寄朱放拾遗》

唐代:武元衡

才非谷永传,无意谒王侯。小暑金将伏,微凉麦正秋。 

远山欹枕见,暮雨闭门愁。更忆东林寺,诗家第一流。

2.《小暑六月节》

唐代:元稹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

户牖深青霭,阶庭长绿苔。鹰鹯新习学,蟋蟀莫相催。

3.《夏夜追凉》

宋代:杨万里

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译文

夏天的中午,天气炎热,想不到夜晚还是那么热。打开门,到月光下去站一会儿吧。 
这时,远处的竹林和树丛里,传来一声声虫子的鸣叫,一阵阵清凉的感觉也迎面飘来。可是,这并不是风,或许就是大自然宁静的凉意吧?

4.《消暑》

唐代:白居易

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此时身自保,难更与人同。

5.《纳凉》

宋代:秦观

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译文
携杖出门去寻找纳凉圣地,画桥南畔,绿树成荫,坐靠在胡床之上惬意非常。
寂寂明月夜,参差的笛声响起在耳边萦绕不觉,晚风初定,池中莲花盛开,幽香散溢,泌人心脾。

赏析

《纳凉》是一首描写景物的短诗。从字面上看,可以说没有反映什么社会生活内容。但是,透过诗句的表面,却隐约地表现出:诗人渴望远离的是炙手可热的官场社会,这就是他刻意追求一个理想中的清凉世界的原因。秦观是一个有用世之志的诗人。他对官场的奔竞倾夺表示厌弃,力求远避,此诗表达的就是这种感情。这种把创作念图隐藏在诗句背后的写法,读者应着意体会。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06-16
第4个回答  2020-02-27
何以销烦暑,端居一院中。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