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如何拥有一个快乐的人生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3-11-10
不少人以为孔子的所谓哲学就是一套伦理规则、道德教条,毫无生气可言。整天仁啊,礼啊,没有意思,其实不是这样的。整部《论语》充满了“乐”,讲的就是人生的快乐,以及如何拥有一个快乐的人生。比如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此种人生可谓之“逍遥”。
孔子并没有像亚里士多德那样纯粹为了成为“最智慧的人”而去求知,孔子的求知仅仅因为他快乐。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求知并快乐着。既然他自己感觉快乐了,为什么他还要去教别人呢?这一方面是因为他求得的知识赢得了别人的尊重,他成了别人眼中的专家,他渊博的知识为他赢得了声誉,不少人甚至千里迢迢来向他请教,想跟他学习,他在传播知识当中也获得了快乐;另一方面,每个人都有交流的欲求,在交流碰撞中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知识层次,也可以愉悦心灵。孔子也一样,和人一起求知,学问也能得到提高,也不会觉得孤独。
孔子这才决定设坛讲学。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只要拿十条腊肉的拜师礼,都可以过来听课,都可以成为孔子的学生。难怪后来孔子感叹:“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话正揭示了孔子对于教学的基本看法:通过教学可以拥有“志同道合”的“朋友”,进而促进自己的求知,收获“亦师亦友”的真挚情谊。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此种“乐”,是人生的真意,也是孔子人生哲学的中心。但孔子认为,快乐是求不来的,也不能去求,即非刻意为之,乃顺自然之性。
论语所讲的“君子”,就是快乐的人。“君子坦荡荡”、“君子泰而不骄”、“君子道者三: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孔子所讲的仁义礼智并不是要压制人性,不是平常人所理解的道德伦理的桎梏。恰恰相反,他是为了让人性在更大程度上得到舒展,激发出生命的活力,人生应该是快乐,活泼,生机勃勃的,而不是生机滞塞,死气沉沉。那不是他所追求的,也不是我们所追求的。
怎样才能拥有人生的快乐?孔子并没有也不可能给我们一个具体的方法。上面说过,快乐是求不来的,但并不是说人在这个问题上无所作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孔子其实有一个很积极的人生态度。从根本上说,他的学说就是教人安身立命,但和庄子不同,他并不超然世外,独善其身与兼济天下统一于“乐”这个内核:不仅自己要有人生的快乐,还希望天下人都有一个快乐的人生。
人生的快乐如果依赖于外在的物质或利益,那这种快乐必然是肤浅的,也是短暂的。孔子深知这一点,所以他告诉我们,“乐”也好,“礼”也好,“义”也好,“仁”也好,都是出于人的心灵,是发自内心,发乎生命的自然行为,而不是由于外在的规则。不是别人强制我这么做,也不是我“应该”这么做,纯粹是人的本性的自然体现。
《论语》中处处蕴涵着一种豁达的人生观,对诸如贫富、贵贱、苦乐、生死等问题,都很看得开。这就是“非功利”的人生态度。关于“非功利”的问题,冯友兰先生在讲墨子的时候有一个说法。他说,墨家追求兼爱,利天下人,墨子本人可能达到了天地境界,至少也是道德境界,但实践墨子学说的人最多只是功利境界。
“非功利”只是一种人生态度,而不是指具体的行为。快乐人生的背后必然是一种“非功利”的人生态度,因为“非功利”才能无所恃,才能“逍遥游”。
孔子说自己70岁时“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何等自由、何等舒泰、何等快乐的一种生活状态。有人说,这个时代太功利太浮躁。其实,是我们自己太浮躁太功利。
很喜欢这句话,以此结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