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文中用名言做引用时,有什么作用

当文中用名言做引用时,有什么作用

1、引出中心论点或论题,观点鲜明。

2、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启迪读者。

3、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

这段文字有三处引用。

第一处是作者引用陆九渊的《陆象山语录》中“如今读书且平平读,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

第二处是引用陆九渊的一首诗“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

第三处是“读书不求甚解”,作者在阐明自己的观点时引用晋代著名诗人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中“好读书,不求甚解”一语。作者对前面所引用的句子和诗句是表示肯定的。

扩展资料:

正引:

正用又称“正引”,就是引用者对所引用的语句持肯定的态度,用在引文与原文意思相一致的场合。正引一般是用来印证自己的观点,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它既可以是明引,也可以是暗引。如:

这安公子是那女孩儿一般百依百顺的,怎么忽然的这等执性起来?……他这一段是从至性中来,正所谓儿女中的英雄,一时便有个“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意思;旁人只说是慢慢的劝着就劝转来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引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27

1、引出中心论点或论题,观点鲜明;

2、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启迪读者;

3、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

4、耐人寻味,在文章中有着画龙点睛和升华主题的作用,起到水乳交融的效果。

名人名言即经典性的著作和权威性的言论,一般包括名言、格言、警句、古诗词名句等。在议论文或综合文体中,作者引用名人名言往往作为理论论据来论证自己的观点,以论点为统帅,始终为论点服务。

扩展资料:

1、直接引用,一般引号冒号都用。引号内的内容必须忠实于原文.

毛主席教导我们说:“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毛主席说:“人民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

转述大意时不用引号,冒号改成逗号。如:他说过,没有人的时候是一定要关门的。

李老教导他的学生说:“一定要采取实事求是 的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要强不知以为知”。(2005年江西卷)(引文为直接引语,句号应放在引号里面)

2、间接引用:引文不完整或引文作为行文的一部分时,句末点号(问号、感叹号除外)放在引号外面或不用。分两种情况。

(1)引文结束前不需停顿,那么其后不能有任何点号。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儒子牛”是鲁迅先生的行动写照。

(2)引文结束时刚好需要停顿,那么点号应在引号后。

黑格尔曾指出过,错误本身乃是“达到其理的一个必然的环节”,这是很有见解的。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7
1:可以使文章看起来优美而富有含义。
2:可以让诗句中的意境和本书要表达的感情相渗透,易于表达。
3:证明你的确是“读过万卷书”的,理解其意思并且可以融会贯通使用!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05-30
1.使文章看起来优美而富有含义。
2.能让名言中的意境和文章要表达的感情相渗透,易于表达。
第4个回答  2021-06-16
引用名言可以增强论证的说服力,使人信服,增强感染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