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情表的全文翻译及赏析

如题所述

翻译:我怀着乌鸦反哺的私情,乞求能够准许我完成对祖母养老送终的心愿。

出处:魏晋李密《陈情表》;

意义:用乌鸦反哺的现象来说明祖母对“我”得的恩情,以及“我”想要为祖母养老送终的心愿,表达拳拳的孝心。

文章概括:李密不想马上出来做官,而晋武帝方面却催逼得很紧。为了摆脱这个困境,达到不出来做官的目的,李密就在“孝”字上大做文章,把自己的行为纳入晋武帝的价值观念中去。

但是这里又产生了一个问题,事父为孝,事君为忠。李密供养祖母是孝,但不听从君主的诏令,不出来做官,就是不忠。古人云“忠孝不能两全”。

所以,文章中李密很巧妙地解决了这个矛盾,即先尽孝,后尽忠。“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等我把祖母刘养老送终之后,再向您尽忠,这样晋武帝也就无话可说了。

扩展资料

《陈情表》赏析及翻译

开头:“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意思就是说我李密命不好,从小就遭遇坎坷。“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意思就是说我刚生下来六个月,我的父亲就离我而去了,我长到四岁的时候,我的妈妈就被我舅舅逼迫着改嫁。

一上来这几句就把自己悲苦的身世展示出来。另外,一个人给皇帝写奏章要辞掉职务,不去赴职,这并非一件小事。字字句句都得要斟酌,去推敲,可能稍不注意就会有杀身之祸。

写到:“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这就把他的祖母刘氏引出来了,没有了父母的呵护和养育,祖母承担起了养育李密的重任,这种祖孙之间的情感,它的这种深厚,是难以用语言来形容的。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何为“九岁不行”?就是我长到了九岁还不能够走路。“零丁孤苦,至于成立”,这里的“成立”就是成人、独立的意思。这样一个零丁孤苦,非常孤单的孩子成长起来,他的内心里是包含了多少的苦水。

接下来李密又写道:“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意思就是说自己家庭衰落,没有什么亲戚兄弟能够帮忙,自己非常地孤单,而他自己到了很晚的时候才有了儿子。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没有什么亲戚朋友,家里连一个小童仆也用不起,没有人能够照看家庭。“茕茕孑立”就是非常的孤单、孤独,只有自己的影子和自己的躯体互相安慰。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表明了他和他祖母的一种特殊的关系。

所以接下来李密就写到:“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到了今天,到了现在,我的祖母年事已高,而且常年卧病在床,我侍奉祖母从来没有离开过,这就点明了他和祖母的特殊的关系,点明了祖孙二人相依为命,不可分离。

进入到第二段,作者开始写自己被征召的过程,作者先这样写:“逮奉圣朝,沐浴清化”,这两句表面上看好像是对晋武帝司马炎的一种歌颂——我们沐浴在清明的教化之中。我想李密写这个陈情表,是要讲究一点策略,所以这句话表现了他的一种人生智慧。

接着:“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这里涉及到一个察举——古代举荐人才的制度,就是经过地方官员的考察,若这个人的品行好就可以推荐他去做官。

前边有一个太守名为逵,因为我李密的品行好,推举我做孝廉,后边又有一个刺史名为荣,又推举我秀才。这是先说的推举他去做官的这个过程。李密却都因为祖母卧病在床供养无主,辞不就职。

但辞掉之后,皇帝继续征召他,所以在这个表里面李密又这样写到:“诏书特下,拜臣郎中”,“拜臣郎中”就是授予他郎中这样的官职。“寻蒙国恩,除臣洗马”,“除”跟“拜”意思是一样的,都是授予官职,又给了他洗马——太子洗马,这是一个官职。

当时皇帝的“诏书切峻”,就是言辞比较强烈。“责臣逋慢”,皇帝的诏书里面已经表现出很不满意的情绪了,即面对皇帝的这种诏书为何如此迟缓?为何辞不就职呢?

他说“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我想要遵奉皇帝的命令去复职,可是我的祖母她的病情是一天比一天严重,我怎么能走得开呢?“欲苟顺私情”,我想要能够满足我的请求,让我留下来照顾我的祖母。

“则告诉不许”,“告诉”就是申请,我的申请又没有被批准,所以李密接着就说:“臣之进退,实为狼狈”,我是去、是留、是赴任、还是在家照顾我的祖母,我进退维谷、狼狈不堪。这里的“实为狼狈”就是自己所处的这个境遇十分的尴尬。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陈情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