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已经辜负了商鞅,为何还要再负张仪?

如题所述

所谓飞鸟尽良弓藏,如果一个人不懂得在合适的时候退隐,就很有可能会遭受到生命的危险。历史上不懂得在合适的时候退隐的人,包括商鞅等人,而比较聪明的就有张良等人。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逝世,他的儿子秦惠文王继位。由于长年的改革导致了秦国内部矛盾尖锐,秦惠文王作为新君,一方面需要树立自己的威信,得到大家的拥护。另外一方面也是为了报自己长少年的耻辱。维护自己王室的颜面!

于是在公子虔诬陷商鞅谋反时,选择了杀死商鞅。虽然说秦惠王处死了商鞅,但他的改革完整的保留下来,因为商鞅已死堵住了秦国守旧派贵族的嘴,而且秦惠王是非常赞同商鞅那一套的。秦惠王时期,任张仪为相实行连横政策。增强了秦国的整体实力。之后秦武王继位,因为秦武王在当太子的时候就不太喜欢张仪,所以张仪,出逃魏国,并出任魏相。一年之后,张仪死在魏国。

为了成大事,有的时候是要牺牲一些必要的东西的,尤其是国家利益选择之间。所以秦惠文王选择了牺牲商鞅,而张仪主要是因为害怕秦武王会报复他,所以才出逃的,至于他留在秦国是不是会遭到秦武王的刁难,还真不好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