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有三到原文及翻译

如题所述

读书有三到原文及翻译如下:

原文:

凡读书,须整顿几案,令洁净端正,将书册齐整顿放,正身体,对书册,详缓看字,仔细分明读之。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谓熟读,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译文:

凡是读书,必须先整理好读书用的桌子,使桌子干净平稳,把书册整齐地放在桌子上,让身体坐正,面对书册,仔细从容地看清书上的文字,仔细清楚地朗读文章。必须要读的每个字都很响亮,不可以读错一个字,不可以少读一个字,不可以多读一个字,不可以读颠倒一个字,不可以勉强硬记,只要多读几遍,就自然而然顺口而出,即使时间久了也不会忘记。

古人说:“书读的遍数多了,它的意思自然会显现出来。”就是说书读得熟了,那么不依靠别人解释说明,自然就会明白它的意思了。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就是心到、眼到、口到。

心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看仔细,思想不集中,只能随随便便地诵读,那一定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思想集中了,眼会看不仔细,嘴会读不正确吗。

文章赏析

《读书要三到》提出了读书时的正确要求,这是对读书经验的总结和对读书的具体指导,至今仍有很重要的指导价值。那种小和尚念经式的有口无心的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读书既要有恒,又要有心。无论说“三有”“三到”,都不过强调首先人要有上进求学的心,有坚持求学的志,还要有独立不苟同的头脑。读书不可固执不信异己之言,更不可轻信,要有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同时,在书斋学问之外,更要知行合一,亲证亲行,所学知识才经得住考验,来得亲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